聯商網消息:零售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從業者繁多,門檻低,競爭壓力大,加班出差是常態,同時,零售也是一個傳遞幸福的行業,得到顧客一個肯定和微笑就很欣慰。
《聯商網》特別策劃“幸福是什么”,一起來關注行業人的幸福感,看看他們眼中的幸福會是什么模樣?為此,6月26日晚,聯商高級顧問團特別組織了一期關于“幸福是什么”的第26期線上沙龍。
本次沙龍由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主持,并邀請了新世界百貨創新事業部高級總經理 、南京店店總、上海巴黎春天(淮海路店)店總萬俊、京東商城線下零售拓展部、江蘇區域拓展部總經理楊緒吉、冠超市區域店長錢鳳麗、五星電器常州店店長蔡斌、唯捷城配市場總監劉進、閃電購市場總監張瑋參與線上討論。
Part1
是否喜歡這個行業,當初是什么讓你堅持了下來?
幸福不同于快樂,快樂可以是一時一地,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但幸�?隙ㄅc人的生活態度相關。有些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能感受到幸福;另一些人,無論擁有什么,都感到沒有滿足。一切都由心生。
從家庭與行業實踐中,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談及了他對零售人“幸福”的感受:有一種幸福不能等待,從父母的幸福中去感受幸福;工作的業績,老板的肯定或事業的成功,雖然不是幸福的全部,但卻會對人生的幸福感產生巨大影響;幸福也來源于身心的自由,身心受到束縛的人生,雖然也能體驗到幸福,但那事畸形的幸福。
從文員做到店長,深耕零售行業12年的冠超市區域店長錢鳳麗表示,進入零售行業很偶然,到目前為止,還沒出現“不喜歡”的想法。她認為,在行業中,跳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頻繁跳槽的后果是讓人覺得缺乏忠誠度,從而影響工作。實際上,每個公司都有每個公司的問題,與其頻繁更換環境,倒不如在當下就把問題解決掉。很多問題當你真的想要去解決的時候,或許并沒有那么難。
有人天生熱愛零售,有人把這個行業當成是對自己的挑戰。京東商城線下零售拓展部 江蘇區域拓展部總經理楊緒吉表示,真正開始涉足零售行業是在2017年初,算是“半路出家”,零售行業談不上喜歡還是不喜歡,目前選擇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的線下拓展,更多的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挑戰。
閃電購市場總監張瑋則稱自己只能算“半個”零售人,加入閃電購之后才接觸零售行業。他認為人就是在處于追尋幸福的過程中,包括自己的學習、工作,甚至是每個選擇上。從進入媒體、軟件公司,到阿里巴巴近10年,基本上都是在線上,沒有太多融入感。在閃電購這兩年,通過觀察各地零售企業,看到了很多真實、豐滿的東西。杭州聯華、物美、永輝、盒馬等開了哪些店都知道,現在覺得自己融入了杭州這個城市,也越來越喜歡零售行業。
從基層營業員進階到五星電器常州店長的蔡斌分享道,大學畢業那會兒,對于零售行業并沒有本質上的認識,無從談起喜歡與否。而從營業員到店長的路上一路走來,是不斷驗證個人對市場的見解的過程,在失敗中積累,在成功中向上,得到一步步肯定。有時候越想這個行業,感覺到越是好玩,它是一個見超拆招的過程,人人都有好勝心,當一次次奮斗出來之后,也就對這個行業產生了認同感。
零售是一個辛苦的行業,但有的人做一行愛一行。新世界百貨創新事業部高級總經理 、南京店店總 、上海巴黎春天(淮海路店)店總萬俊表示,剛進入零售行業時,真談不上什么喜歡,也就是一份職業而已,不過隨著從業時間的增加,開始尋找到了其中的樂趣。自身從事商業近20年,基本上就待過金鷹,萬達、新世界三家企業,之所以能一直到現在還在從事商業,可能是跟自己不喜歡隨便跳槽的性格以及所接受的“干一行愛一行”的教育有關。
進入物流行業6年,既是零售人又是物流人的唯捷城配市場總監劉進認為,作為一家以倉配一體化為主要產品的同城物流企業,對于客戶始終是保持著一顆謙卑之心去做服務。我們首先是零售的服務商,是物流人,如果從產業鏈上下游的關系看,我們也是零售人。通過服務去獲得客戶的尊重,從認知、認同到認可,這也是進入這個行業的重要價值。
Part2
零售壓力很大,平時是怎樣釋放壓力的?
零售業競爭壓力大,加班出差是常態,如何釋放壓力非常重要。在錢鳳麗看來,工作壓力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每個人職業生涯中都會碰到瓶頸,你熬過去了,而別人沒有熬過去,你就領先了。怎么對待壓力,主要還是看自己怎么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工作中遇到困難很正常,總的來說,心態好,一切都會好。
對于壓力,張瑋認為,壓力是你有沒有認為這個事情是自己的事、自己想做的事。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會覺得有壓力,最多是覺得累。如果是滿足公司的KPI,的確會有壓力,因為你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做的事情,主要是為了滿足別人要的結果。我比較喜歡創業公司,去學習和挑戰未知的東西,所以很少感受到壓力。雖然可以通過看電影、看小說放松壓力,但解決根本問題的,還是回到工作中去看事情的目標和結果。
面對壓力,不同人有釋放壓力的不同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減壓方式,萬俊的減壓方式就是運動,健身,流汗。楊緒吉認為,零售業的壓力更多的是來自于銷售GMV和毛利的壓力,來自于門店沒有人流的壓力。而個人釋放壓力方式主要去爬山、或去輕松場所放松。蔡斌則表示,零售行業的壓力時刻存在,壓力釋放需要通過思路的改變來緩解。零售行業的銷售、利潤、費用等KPI都是是冷冰冰的數字,需要從追求結果過度到到追求過程。
零售和物流都是非常辛苦的實體行業,越是節假日大家都休息的時候,越是從業者最忙碌的時候。零售人腳踏實地不浮躁,努力地為消費者服務,物流也是如此。零售門店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需要每天進行補貨,離不開倉儲和配送的支持,如果趕上大促、店慶、節慶,零售物流的壓力確實很大。此外,物流成本太高,降本增效的趨勢,要求庫存要高周轉,精益管理,配送要快時效,精準交付和履約,不要有貨差貨損,不要遲到。任何環節出問題,都是環環相扣,如果真的發生物流的問題,或者因為物流的問題影響客戶的生意,從服務商的角度講,內心也會十分自責。
如何處理壓力,劉進認為,心理上不要先入為主認為壓力是壞事,不然遇到壓力就會條件反射的抵觸,言行舉止會很消極,會影響到別人,而且負能量對自己的健康也不好。他表示,遇到壓力要自我暗示,把它當成一個新的挑戰,接受它,完成它,久而久之,也不再畏難。甚至停不下來,喜歡找有挑戰的事去做,這可能是創業公司人的普遍特征。
以下方壓力圖為例,可以看出壓力對人對物都有重要影響,適當利用壓力是必要的。
(來自周泓,作者系浙江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研究生畢業)
首先,由我們對自身的認識,確定壓力承受的范圍,這對應著圖中的“智能層”;其次,將這些對自身的認識,規則化,制定校正的規則,對應參數自適應層;在實踐中實現壓力自適應控制,對應基礎控制層。由于這也是閉環控制,不可避免將存在自激振蕩的隱患(也就是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度,忽高忽低)。想要適度利用壓力的首要前提是解決智能層,也就是要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
Part3
在從事零售行業的時間里,你認為你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錢鳳麗認為,幸福之事莫過于自身從事零售行業被人認可,老顧客再次光臨就是對自身的認可,團隊同事肩并肩砥礪前行就是一種認可,每一次工作崗位變動,都帶著公司賦予更大的信任和自身肩負的責任。例如,去年被評為“黃山巖松杯”2017中國商超卓越店長時,更是行業內的認可與公司團隊的榮耀。
6月16日,京東五星電器首家無界零售體驗店在河南洛陽開業,未來將在浙江連開三店。在蔡斌看來,人對于新事物始終保持激情和期待,能夠參與到以后京東和五星合作線上借勢、線下體驗的過程,也是一種幸福感的獲得。
萬俊認為,最幸福的事,便是企業的成長,自己和員工的成長,合作伙伴的成長。比如,新世界百貨南京店五年轉型,到現在成為“老舊物業的傳統百貨轉型案例”,這樣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是巨大的。張瑋表示,自己接觸零售企業創新部門的人相對多一點,他們有激情,喜歡挑戰,喜歡接觸和嘗試新事物,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關于幸福,劉進說,首先是要熱愛,熱愛自己的工作。紀伯倫的《先知》里有這樣幾句話:從你的心中抽絲,織成布帛,仿佛你的愛者要來穿此衣裳;熱情地蓋造房屋,仿佛你的愛者要住在其中;溫存地播種,喜樂地收獲,仿佛你的愛者要來吃這產物。
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會愿意花時間去投入,讓自己變得專業,才會有能力去滿懷服務和奉獻的心意,為被服務的人創造幸福,而好的體驗是可以被感知的,被服務的人一定能夠感知到這種幸福。
在服務零售通時,618大促當天第一單配送的時效是37分鐘,刷新了去年雙十一72分鐘的首單配送時效,那種能夠給客戶帶來成功讓人心潮澎湃,這是一份注入熱愛的事業,客戶收獲了幸福,我們也收獲幸福。幸福歸根結底就是熱愛,熱愛工作,熱愛事業,熱愛奉獻。
Part4
對目前的零售行業現狀有什么看法,有哪些好與不好?
近年來,零售行業出現了新趨勢新變化,中國幾千年零售發展史從未像今天這樣變化劇烈。在錢鳳麗看來,線上”“線下”還是“全渠道”都是形而上層面戰略概括,縱觀歷史我們清晰認識到世界是多元的,行業亦是如此,并不是單一一種業態或者“物種”可以統合的,求同存異是我們應該持有一種態度,好與不好只是暫時層面。
作為實體店經營管理者我們首先傳承“商品”與“服務”兩個基本業素不變,購物場景設計與環境(軟性與硬性)營造既是對顧客不變的承諾,堅決執行公司供應鏈系統提供好商品(自由品牌等)策略,培養團隊接班梯隊,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技術革新帶來高效率零售就是我們現在和將來要做的事情。
蔡斌表示,高度同質化的行業特性,讓我們往往用價格競爭和宣傳由頭來吸引顧客而不是通過不斷的研究商品和服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對于這個行業目前的狀況非常的擔憂。實體店的顧客,目前對于價格還是高度敏感的,家電行業同質化程度太高,所以現在大家都在做差異化產品。
711便利店如今雖然和過去差不多,但服務細節十分出色。雖然經過十幾年發展,但中國很多零售門店并未做到711這種水平。張瑋表示,最關鍵的是時代在變化,今天在講消費升級,行業中過去是好的東西現在可能要做改變了。整體來講,現在零售行業的保守心態居多,變化創新的比較少,動作比較慢,而在20年前,零售行業的大部分企業還是創新的。這個局要怎么破,我覺得是行業需要關注的。
楊緒吉認為,客戶的體驗永遠是第一位的,客戶的感知在變,但店沒變。目前的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追逐度也越來越高,而且這個群體正在逐漸擴大,品牌的集中度也會越來越高,需要引起注意。
在萬俊看來,過去的商業太好做了,好做到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只要開個商場(超市)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那是因為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嚴重短缺,不是我們商業人的能力體現。
而現在,我們要在越來越多的商業體中脫穎而出,要在不斷變化的顧客需求中找到方向,更要在科技日益普及的當下,我們就得絞盡腦汁,投入大量精力去改變創新。而且,顧客會用腳來投票,為努力付出點贊的。同時也必定會有優秀的商業體再次贏得顧客認可。目前,商業氛圍太過浮躁,工匠精神在我們這個時代,在我們這個行業成了稀缺品,這是遺憾之處。
周勇總結:好的方面是零售終端前移,不好的是套路越來越多。第一,不要讓人察覺到在忽悠自身;第二,更便利,別給人添麻煩;第三,要有質感,包括商品與服務。
(來源/聯商高級顧問團 整理/聯商網 陳新生)
線上沙龍回顧:
- 該帖于 2018/6/27 19:3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