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7月5日,零一科技在深圳舉辦了首屆零一科技節,于第二天的會程中,小米生態鏈參謀部戰略規劃師韓乾源出席并做了專題演講。演講之后我們iMoblie 手機之家非常有幸得到了對其進行采訪的機會,韓乾源就包括有品規劃、小米生態鏈合作模式及小米生態鏈產品打造產品的理念等多個方面做出了闡述,從其中,我們嘗試去理解小米生態鏈的成長模式和其爆款頻出的根本原因。
有品:精選生活電商
針對我們關于有品商城產品覆蓋面擴展的問題,韓乾源認為“有品叫精選生活電商,它其實跟網易(嚴選)一樣,都屬于品質電商,希望帶來更多的優勢制造資源,然后跟小米一樣做高品質、高顏值、高性價比的產品,所以未來會更開放,會進一步引入更多的外貨”。
而在豐富用戶選擇和精簡用戶選項的平衡把握上,韓乾源表示“我們每個品類可能會選擇兩到三款或者三到五款的好產品,這個是基于我們做硬件這么多年,對于硬件的技術、材料其實都非常了解,我們其實很清楚哪些產品好,哪些產品不好。當選完好產品的時候,我們不希望給用戶太多繁雜的選擇”。從中我們了解到有對同類產品,有品會做出一定篩選,精選的產品在價格具有較強優勢的同時,還要做到品質能夠同一流產品媲美。
合作:入資不控股、幫忙不添亂
關于記者提出的小米生態鏈合作模式的問題,韓乾源明確小米合作的出發點為“入資不控股、幫忙不添亂,就是占的比例不大,然后不謀求控股,保持合作生態鏈企業的獨立性和創業者心態”。
小米在合作之中更多扮演著為生態鏈企業賦能的角色,除了在產品定義階段就積極合作而外,小米還會將本身在供應鏈方面的和渠道方面的優勢能力加持給各類初創企業,幫助他們聚集于產品本身。
韓乾源表示:“其實有很多的創業企業很難拿到資源,尤其是作為硬件,一開始去找工廠做,工廠問你能做多少訂單,你說三千、五千的,你這個價格是別人的十倍、二十倍,這是供應鏈的一道坎。即使你做出來了,消費者不知道你的品牌,你又有一道坎。找電商,給不給你賣還不一定,給你賣了,給你推不推還不一定。即使給你賣了,消費者不知道你的品牌,又做不起來。每一步都會死掉很多人。我們就是先有供應鏈,先有品牌,先有渠道,所有的都有了,營銷、售后、物流、客服一條龍。”
同時,除了本身在供應鏈端的強話語權而外,生態鏈整合之后,小米生態鏈在集采方面的優勢也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品牌:充分開放
關于記者提出小米對生態鏈企業開發自主品牌產品的態度問題,韓乾源也直接表述:“我們是這樣,充分開放。這個企業是一個獨立的經營個體,他的所有經營戰略決策是由他自己來決定的,小米對他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
對于只有建議權這一根本理念的進一步強化,小米甚至鼓勵各家生態鏈企業做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渠道,這些自主品牌具有更高的獨立性。關于這一點,韓乾源直接以實際案例說明:“如果說是自己的品牌,其實跟小米生態鏈是割裂的,它叫智米、華米、紫米等等都可以。我們只給他提供了銷售渠道,其他的不參與,在宣傳口徑也是他自己的品牌”
產品:精確預判,聚焦用戶需求,不自設太多邊界
談及到產品,韓乾源則有充分的自豪和自信,并在交流過程中透露了部分小米生態鏈在打造產品時各環節的一些理念。在一款產品正式啟動之前,小米生態鏈系統就會做出兩方面的預判,其一是產品本身,其二則是產業趨勢。
產品預判:
“現在我們講究的是80%的錢花在找坐標上,然后一個炮彈打過去。我們的邏輯是有數據給他做支持,同時他能真正到用戶家里,跟用戶一對一地聊,定性定量地去調研,洞察用戶需求”,韓乾源說到,而執行這一調研溝通操作的,則是小米生態鏈中合作的創業團隊本身,他們以本身的行業專業性和市場洞察力配合小米的操盤經驗,雙方結合挖掘出最好的產品定義的點,然后一個點打爆。
產業趨勢:
對于產業趨勢的預判,韓乾源形象地將其描述為“做具有明天屬性的產品”,對于預判的具體標準,他說到:“我們看產業趨勢預判,至少要看五年,因為我這個打板的打磨過程,可能需要一到兩年,上市還要賣一到兩年,所以至少要看未來五年”,增強其話語說服力的是他同時補充的實際案例:“比如我們的凈水器用的是反滲透,但我們當年出反滲透的時候,反滲透是凈水器的非主流,就是占比很低,但今天成為主流了。”
產品把握:
不同于很多朋友談及小米必稱的高性價比,韓乾源在訪談中告訴我們:“高品質第一,高性價比第二,始終堅持高品質,品質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遠,任何一款產品,一定要保證品質沒問題,作為科技企業,是在刀尖上行走的,(產品)出現什么事情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必須要保證品質。”
而為了保證產品的高品質,小米對生態鏈企業自主性和自己的引導性做出了很好的平衡。韓乾源表示:“在這里邊,我們會跟大部分的創業者,跟他共同定位產品”,這個定義里,就包含了產品的爆點、售價及功能性,這些本就是小米所長。而在專業領域,生態鏈企業處理著自己最為擅長的部分,更多承擔著研發的功能。在這兩者之間做出平衡的,則是小米在大多數時候所主導的外觀設計部分,保證產品的美觀,符合生活美學,也符合小米產品一致的調性。
韓乾源認為:“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盲目的擴張特別大以后,其實容易出問題,我們講究專注、極致、口碑。專注其實代表小米本身,手機、電視這是小米自己做的,其他大部分是生態鏈做的,每個企業的基因不一樣”
可以看到,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小米生態鏈本身是非常健康的,合作雙方有著充分的互相尊重,而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米有著足夠的克制,自我反省自身的能力范圍以及合作方的利益保障,這是我們最直接感受到的兩個方面。
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在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的同時并沒有丟失掉自己的自主性,他們對于產品的熱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保留,而在功能性完成之后,又有小米成熟的設計理念加以包裝,并提供銷售渠道及資源,這也就不奇怪為什么小米生態鏈之中總能誕生出爆品了。
現在,小米即將在香港正式敲鐘上市,而我們也分外期待,在迎接了這一巨大轉變之后,小米生態鏈又將有著怎樣的表現,其所積累的能量,是否會迎來更多爆發的契機。
轉自我在零一科技節上手機之家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