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今年,咖啡行業最火的品牌當屬“瑞幸咖啡”無疑,初出茅廬就請大牌明星代言、高調開發布會、起訴星巴克等各種動作讓其曝光度節節攀升。
近日,瑞幸咖啡又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君聯資本。
在資本青睞下,與星巴克的糾纏仍未停止,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在某次會議中表示:“瑞幸會是星巴克非常強的一個競爭對手,星巴克的定位使得他的價格過高,限制了咖啡市場做大。我的目的是希望讓中國的消費者能消費得起一杯性價比非常高的咖啡,在這個目標下咖啡市場一定是非常大的,所以瑞幸面對的是可以更加普惠的大眾市場。”
然而除了“無形”的未來目標,瑞幸和星巴克的門店運營、顧客服務等方面更受業內關注。對此,《聯商網》在杭州選取商圈、寫字樓兩個不同區域,分別對瑞幸咖啡、星巴克門店進行測評,看一看差距到底在哪?
商圈對比
瑞幸咖啡星光百貨店:落寞商場人氣冷淡
該店位于星光百貨3樓,走入商場中,《聯商網》發現場內人氣冷淡,幾乎沒有顧客,商場內空空蕩蕩,部分商家都已經撤柜,瑞幸咖啡的店鋪反而顯得有點突兀,與周邊環境似乎有點不搭。
與星巴克不同的是,瑞幸所有門店不設有獨立收銀功能,雖然吧臺處擺放有飲品表,但并不能直接點單,需在瑞幸APP上下單購買,選擇到店自提或者外送,操作過程甚是繁瑣,在《聯商網》體驗中發現,瑞幸咖啡客單價均在25元左右,其咖啡只有冷熱兩種,不可根據顧客要求調節溫度,店員解釋:“因店中咖啡機為全自動設備,沒辦法調整為顧客需要的溫度。”
可能是因為鋪位充足,星光百貨給瑞幸的店鋪面積達到200平米左右,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日10:00-21:30。店內除了吧臺,中間還設有一個封閉式儲存間,店員有3人,店內設有20余張餐桌,可容納50余人。不過,瑞幸在店內并未設置顧客的獨立自取吧臺,也并沒有垃圾桶,扔垃圾需遞給店員。
《聯商網》注意到,在中午用餐高峰期,半小時只有2位顧客到店購買咖啡,店員告訴《聯商網》:“我們基本以外送為主,到店購買咖啡的顧客大約只占到10%。”
一位經常叫咖啡外送的白領姜女士向《聯商網》透露:“雖然瑞幸相比星巴克便宜一些,但我覺得咖啡口感并不是特別好,最重要的是他們只能在APP上購買的這種程序對于我們來說太麻煩了,周圍很多同事也會吐槽這種操作方式,太不便捷了。”
星巴克星光大道店:人氣不減,未受瑞幸影響
在距離瑞幸咖啡星光百貨店不足100米的地方,就有一家上下兩層的大面積星巴克門店,從地理位置來看,星巴克占盡優勢,地處星光大道步行街路口,標識明顯,又處在客流集中地,門店面積達到近500平米,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日7:00-22:00。除此之外,店內還設有獨立衛生間供顧客使用。
在收銀方面,星巴克與所有實體店相同,支持現金、微信、支付寶、Apple Pay等多種支付方式,更加大眾化、簡單易懂。
同為中午用餐高峰期,店內有4名店員,到店顧客達到32人,且人數在不斷增加,連二樓也幾乎坐滿。店員告訴《聯商網》:“我們并不太清楚瑞幸在對面商場開店,我們客流一直比較穩定,并沒有受什么影響。”
星巴克的形象早已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在顧客服務方面也是一大亮點,顧客自選吧臺、門店中企業文化的滲透、定期組織活動為品牌增添了附加值,但相比之下,瑞幸則略顯單調,并無品牌與顧客之間的互動,體驗感一般。
寫字樓區域對比
瑞幸咖啡明豪大廈店:開放性吧臺式符合寫字樓需求
瑞幸咖啡的主戰場一直是寫字樓區域,位于明豪大廈一樓大廳區的瑞幸咖啡采用開放性吧臺式設計,定位服務于寫字樓內的上班族。
《聯商網》觀察發現,在進入寫字樓大門,左側為羅森便利店,右側為瑞幸咖啡,吧臺處有2名店員,鋪位區域設置有4張桌子,可同時容納15人。
但與星光百貨店相同,店內同樣沒有設置獨立垃圾桶供顧客使用,整個區域更為簡潔。
點單同樣采用App下單,但不同的是,由于該店位于寫字樓內,顧客大多為繁忙的上班族,瑞幸采用的開放性吧臺式設計反而使購買過程相對便捷,在中午14時,堂食顧客達到5人,期間到店自取的顧客2人,店員告訴《聯商網》:“由于我們處于寫字樓內,上班族們都比較忙,除外送之外,自取的顧客占比較大,至于堂食的顧客基本在中午用餐高峰期時會較多,大家會當成中午休息的場所。”
《聯商網》了解到,在寫字樓內的瑞幸營業時間也是采用與星巴克相同的做法,工作日與雙休日不同,周一至周五7:30-18:00;周六至周日9:00-16:00。
星巴克網新·雙城大廈店:外圍獨立門店營業時間自由
離瑞幸咖啡明豪大廈店不遠有一家同樣是在寫字樓之中的星巴克門店,該店位于網新·雙城大廈,與瑞幸不同的是,星巴克擁有外圍獨立門店,面積達到250平米左右,營業時間也有較大不同,由于是獨立門店,不用考慮寫字樓的時間,所以該店的營業時間較長,分為兩種時間段:周一至周五7:30-22:00;周六至周日8:00-22:00。
在晚高峰時段,店內人氣不減,顧客達到23人,《聯商網》發現店內顧客大多數是剛下班的上班族,也有一部分在使用電腦,氛圍較為輕松。
對標星巴克 瑞幸還差多少?
據《聯商網》了解,截至2018年5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上廣深等13個城市完成525家門店的布局,包括旗艦店、悠享店、快取店和外賣廚房店,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堂食、自提、外送服務。就在7月,瑞幸咖啡門店已增至660家。
截至2018年上半年,星巴克在中國內地進入了145座城市,總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3362家。其中門店總數超過100家的城市已經有了7座,數量最多的上海已經開出了663家店。根據星巴克最新一次公布的開店計劃,它將在2022年9月前使得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6000家。這也意味著,星巴克從2015年開始在中國市場實施的每年近500家店的擴張速度,還將至少持續5年。
作為老大哥的星巴克給顧客養成的是一種習慣,包括對整體的人性化服務和會員體系是其最大的特點,同時標準化流程完善,點單方便,相比之下,瑞幸想要趕超還需潛心學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聯商網 劉曉悅)
- 該帖于 2018/7/18 16:4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