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在后廚大展拳腳的可能會是各種機器人。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開發了一款雙腕型機器人Duaro,這款機器人的“手臂”能像人一樣活動和分工合作,可以用來將飯團碼到箱子里。另一款Duaro還可以完成關閉蓋子的動作。
最開始,Duaro是面向機械和電子設備制造廠出售的機器,但由于人手短缺,食品加工廠也紛紛看上了這款機器人,飯團工廠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日本老齡化程度提高、及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社會工作,便當和涼菜等熟食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據日本惣菜協會統計,2017年日本涼菜市場規模約為10.0555萬億日元(約合6133億元人民幣),比10年前增加了20%以上,并首次突破10萬億日元。但這也造成了加工工廠人手短缺的問題,食品工廠開始訴諸于自動化解決方案。
只會碼飯團的Duaro操作簡單,一小時就可以處理約3600個飯團。 除了會碼飯團的機器人外,順應需求,去年川崎重工還開發了能做披薩和壽司的機器人。
Duaro并不孤單,市場上與它類似的機器人正日益增多。
全家便利店就引進了可以將雞蛋等食材夾入面包片做成三明治的機器人,希望通過它將工廠必要員工人數減少三成。羅森便利店的控股方三菱商事,也在2016年試驗了能擺放便當盒菜品的機器人。中國市場上,兩個月也出現了一款湘菜炒菜機器人,只要提前準備好醬料和食材,就能讓機器人自動炒菜及調味,據說3臺這樣機器人能頂替8-19名廚房小工。
但類似機器人的研發過程并不輕松,哪怕只是讓它做些切片、碼盤、炒制的工作,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舊金山漢堡聯合會Creator推出的一款漢堡機器人,為了讓它能完成剁肉餅,切面包片,涂奶酪等工作,花了8年時間做研發和完善。
漢堡機器人的項目負責人介紹,即便這個機器的作品已經95%可靠,對廚房來說依舊不夠。“切碎西紅柿是一個特別艱難的挑戰,打包漢堡而不擠壓它的醬,也很難掌握。”
這也造成了這些機器廚師的“高工資”。據《每日新聞》介紹,機器人廚師的價格大約在數百萬日元,成本很高,為了推進自動化,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技術和降低成本。
(來源:界面新聞 訚睿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