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剛才在上海桂林路406號的華鑫中心看到一家猩便利,背面有一家7—ELEVEN。猩便利營業時間已經改為早上7點到晚上10點。也許是商務樓商圈,夜晚生意清淡的緣故。
第一次體驗猩便利,感覺這是一個很開放的便利店,店長主動介紹,幫助完成注冊。按照店內顯示的購物流程,先下載了APP,然后在店長的熱情指導下完成購物�;�1分錢要了一杯熱咖啡(原價10元),店長還推薦我購買了1元一瓶(原價3.9元)的烏龍茶。
猩便利支持多種支付方式:APP微信或支付寶支付,因為有人值守,不進行核銷環節也算完成交易,完成交易以后可以點評;小女孩買了一個售價6元的蛋筒冰激凌 ,因為沒帶手機,就用現金支付,如果手機APP支付就只要4.5元;如果沒下載APP,還可以在自助收銀臺自助結賬;還有一臺掃臉設備,掃臉可以搶紅包。
據店長介紹,猩便利的服務特色之一是提供“自提服務”,可以在任何場景預訂商品,到店提貨,這種服務看來很受商務區顧客歡迎。猩便利在辦公樓內還設置“無人貨架”。
由于結算方式與傳統便利店不同,貨架位置也有一定得差異,如傳統便利店的糖果端架一般在服務臺正對面的位置,猩便利則在鮮食加工區斜對面的端架位置。
有共享雨傘與共享充電寶。還有免費WIFI,密碼展示清晰。促銷方式靈活,咖啡第二杯半價。
首次體驗的感覺還挺好。雖然黃色調比較單一,商品也比較少,貨架沒有滿陳列(過飯點的鮮食區除外),蔬菜沙拉似乎賣得不怎么好,賣場沒有傳統便利店整齊,賣場中間房頂用了筒燈,也比較明亮,有一個酒類貨架但銷售似乎不怎么樣,有香煙銷售,但占比可能大大低于傳統便利店,這與香煙供應量有關。
從猩便利感到:
(1)新零售不僅僅是生鮮化與餐飲化,更是營運戰略與營運方式的變革。
(2)零售營運的本質是新零售不僅僅是吃的。新零售營運當前的本質是數據化(內部),外部的營運本質是處處考慮顧客的便利與價值。
(3)踐行新零售有兩個基本問題需要特別重視,一是立場問題,這一點雖然做得比較好,但是也要符合最基本的商業規律,二是營運問題,任何一項技術或服務項目的落地和有效運作,都得依靠以標準和人為基礎的現場營運管理,這一點是新零售需要強化的必修課。
(作者系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禁止轉載�。�
- 該帖于 2018/8/6 22:2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