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導讀:
1、便利店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繽果盒子前高管離職創業,為何還選擇智能便利店賽道?
2、“我家”智能便利店的差異化競爭和選品精選策略是什么?
3、“我家”能否通過聯營加盟模式,實現快速規�;_店?
4、“我家”的平臺化策略,為什么要做便利店領域的“美團”?
“這36平米的空間,是我們連鎖便利店品牌的樣板間,在深圳已落地5家門店,很快將在全國各地的街頭出現,成為人工智能時代守護人們生活的便利店新物種”,8月17日,第二屆中國無人店大會的上海展覽現場,深圳螞蟻空間創始人兼CEO謝群,指著無人店連鎖品牌MY HOUSE MART(“我家”智能精選便利店)的展出樣板間告訴《零售老板內參》。
謝群此前是繽果盒子創始團隊的高管,任繽果盒子COO,去年11月離職后,開始組建團隊創業。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研發打磨,以及3個月時間的店面運營,目前,“我家”智能精選便利店已在深圳落地5家門店,日平均店效8000元以上,最高客單價408元。正在裝修的有2家門店,簽約代理的城市2個,簽約個體加盟客戶17個,簽約印度尼西亞及馬來西亞的代理及合作。
“我家”智能精選便利店已經通過了零售終端市場的檢驗,發展為可快速規模性復制的一體化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謝群表示,接下來,要下快手搶占這塊正在迅速崛起的便利店市場,“打仗的資金彈藥已經準備好了,很快將宣布融資消息。”
離開繽果盒子后,為什么要做智能精選便利店?
“便利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業形態,但不論是傳統連鎖品牌還是老牌夫妻店,從店內硬件到軟件系統到服務體驗均相對落后”,謝群表示,作為在零售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看到了技術對零售行業帶來的沖擊和改變,以及這其中的商業機會。
根據《2018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便利店行業增速達23%,市場規模超過1900億元,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增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在2014年我國便利店市場的銷售額僅為408億。
目前,便利店業態的競爭也非常激烈。作為零售終端,“我家”智能精選便利店的業務思路是差異化。避開零售大鱷、網絡巨頭關注的大超類細分市場,除了選擇相對分散的小超、便利店細分領域,對現有小超、便利店的店鋪體系進行產品、形象、效率、性價比等全方位升級,則是“我家”的重點。
通過與知名設計公司合作,“我家”采用簡潔時尚的整體店面形象,陳列上不像夫妻老婆店那樣雜亂無序,也擺脫了其他連鎖便利店沉悶的風格,更受年輕人喜愛。
作為一家專注智能精選的便利店,在“我家”購物非常便捷,經過智能門禁系統,顧客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進店,選購商品完成后可借助自助收銀系統,快速完成費用結算及商品標記,自助購物。
核心武器:人工智能技術
謝群介紹,“我家”智能精選便利店聚焦人工智能領域,要成為智慧零售平臺型企業與領跑者,“人工智能技術是核心武器。”
目前,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零售終端智能化改造和零售智能化運營服務兩大板塊。
零售終端智能化為傳統店鋪進行智能化場景改造,優化成本結構, “我家”運用公司研發的智能收銀模塊,可獨立輸出,具備紅外識別、稱重比對、防損、人臉識別、人臉結算等功能。
其次,公司開發的智慧門禁,融合最尖端的人臉識別技術,反應速度快、識別度高,可以做到消費者方便、快捷的消費體驗。
另外,就是全場景攝像頭,也是“我家”智能精選便利店未來發展的重點。通過360°高清攝像頭信息抓取,進行動作識別,一個客服可以管理20家店鋪,讓店鋪防損變得輕松自如。
公司的另一板塊業務,是零售智能化運營服務,這是基于智能化零售“人貨場”重構的數字化運營體系輸出,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改善渠道盈利水平,而這依賴對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應用。
“我家”智能精選便利店會使用供應商管理系統、ERP系統、CRM系統、會員營銷系統、智能訂單系統、智能支付系統、智能配送系統、智能化零售運營管理系統等,而這些系統則被公司統一為數字化運營系統,店主只需一個系統頁面便可輕松管理所有的運營工作。
對數據和技術的研發應用,通過基于用戶數據比對分析,結合用戶消費習慣與消費偏好進行消費需求智能解讀,然后進行精準營銷及個性化定制服務。結合數字化系統運營管理能力,形成商業閉環前后端數據實時回傳,實現信息流、商品流、資金流三流數字化打通。
精選商品:SKU穩定在600個左右
“一般便利店的SKU數量在2000至3000個之間,但我家的SKU數量會穩定在600左右,依舊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謝群對《零售老板內參》表示,精選商品是“我家”的一大特色。
謝群以礦泉水為例介紹說,消費者如果走進便利店需要購買一瓶礦泉水,他們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品牌喜好和價格需求,而市面上礦泉水的種類更是數不勝數,想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不太現實,“如果店里有市場上主流的兩個品牌,消費者看起來是選擇少了,但消費者需求依舊得到了滿足,他們不會抱怨商品太少,因為便利店解決的就是臨時消費剛需�!�
精選商品的前提是覆蓋到所有品類,“我家”會在每個品類中挑選相對主流、消費者普遍認可的兩三個品牌。
這樣做的好處是:首先,會帶來店面空間效率的提升;其次,消費決策時間變得更短,為消費者做了初步的篩選;另外,因為購物更加順暢,提升購物體驗。
“我家”還會根據市場以及店內消費者數據調整選品,也會去發掘一些新品牌。
通過對商品、用戶及消費習慣數字化運營,便利店營業時間由12小時變為24小時,提高門店終端盈利能力,節約人力成本。
謝群舉例說,以往月銷售額15萬元左右的便利店,通常需要3至6名員工,或者夫妻倆把所有時間耗在店里,而現在“我家”一個店員管理一個便利店,未來甚至可以做到一個人管理三家門店。
加盟聯營:最快可12個月回本
“我家”在深圳面世之后,為了迅速開拓市場推出聯營模式。
“加盟,只需要提供符合公司標準的場地并支付房租、水電費就可以,其他的全部工作均由我們公司來做”,謝群向《零售老板內參》介紹,各地區加盟商基于對當地的區域位置的了解,而公司已經有一套成熟的解決方案,這樣一來加盟商只是財務投資,擺脫了管理難、看店難、盈利難的問題,做到輕松開店。
除了新開店鋪,傳統便利店也可以跟“我家”實行聯營模式,利用公司的無人零售一體化解決方案對傳統店面進行升級改造,成為全新的智能精選便利店。
根據“我家”運營數據測算,一家月流水20萬元的便利店,聯營升級后,月利潤將會增加1.5萬元以上,除了收入增加,也解放了傳統便利店老板的時間。
其中,實現利潤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聯營連鎖降低了采購成本,店內商品由“我家”供貨,所以包括采購、上貨、物流等供應鏈環節,均由公司統一安排,為了保證效率,公司跟品牌、當地的渠道配送商等進行深度合作。
聯營模式涉及到的利潤分成,加盟商只需投入房租、水電作為加盟條件,進貨成本、人員成本、運營推廣成本等則由“我家”公司負責。謝群介紹,目前是按照店面月營業額的25%作為利潤分到商家,而螞蟻空間公司的毛利率在10%左右,加盟商12至18個月基本就可以回本。
打造便利店行業的美團:連接所有的便利店
為了滿足消費者便利購物的需求,規�;_店是所有便利店從業者的目標,在可控范圍內盡量多的鋪設點位,“我家”也從中看到了新的商機。
存貨一直以來都是零售終端頭疼的問題,過去便利店都會采取前店后倉的模式,而“我家”則開始打造倉、店、配融合的新形態,跑出了“小超”這一解決方案。
“我們接下來會在中高端寫字樓、公寓樓、小區密集的區域開設‘小超’店鋪,運營模式跟便利店一樣,面積在300平米至500平米之間,店鋪即倉庫,隨時滿足周邊1公里范圍內20至30家便利店的補貨需求”,謝群進一步向《零售老板內參》解釋,“小超”服務的這20至30家便利店,絕大部分不會是自己的品牌,“我們希望服務所有的便利店門店,給他們配貨只是第一步,我們要打造成為便利店領域的美團”。
“我家”正在研發自己的客戶端,一個是面對商家,不論是加盟商還是其他便利店,可以在上面挑選補貨,將會由最近的“小超”配送;另外,也會推出一款面向消費者的客戶端,用戶想要外賣任何便利店商品,直接來該平臺選購下單即可。通過這兩個平臺的搭建,也幫助商家觸及更多的消費者。
如果,“我家”真的能實現快速規�;_店,并搭建起便利店版“美團”這樣的平臺,豈不是簡直要逆襲“便利店之王”7-11的節奏?
不過,志在連接便利店的“我家”,正在試圖進行一場對零售行業人、貨、場的重構。
目前,便利店也有進駐外賣平臺,但是平臺普遍要抽成,有的平臺抽成高達20%。未來“我家”可以做到,店員隨時離店進行周圍500米的線上訂單配送,通過人效的提升,履約成本的疊加,“我家”智能精選便利店可以做到0履約配送。
從貨的角度看,消費者除了需要更好的消費體驗,更希望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而對于商家來說,尤其是小店,除了價格就是商品的齊全度。入駐“我家”平臺,訂單增多補貨議價能力增強,商品價格下降。
從場的角度看,通過“我家”門店運營,并輸出一體化的智能便利店解決方案,為其他門店服務,重新定義未來的便利店。
(來源:零售老板內參 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