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消費者對創新業態似乎“情有獨鐘”,就拿10月10日開業的“撒蕉的猩猩”IP主題羅森便利店來說,首日銷售額突破11萬的成績也刷新了中商羅森旗下便利店的首日營業額記錄,而“撒蕉的猩猩”IP與羅森都只是中商新業態版塊項目的“冰山一角”。
母體外創新
中央商場執行總裁劉夢婕說:“新業態板塊就是做母體外創新,也就是用新團隊、新機制去創造新內容,這才符合新的思維邏輯和生命軌跡”,劉夢婕告訴《聯商網》:“我們將自己的身份從裁判員轉化為運動員,選擇新的商業內容。”
羅森便利店可以說是南京中商新業態項目目前最為成功的代表,以南京市場為例,可以說正是羅森便利店開業的“南京現象”引發了“群雄”紛紛進駐南京市場。
此次新開的“撒蕉的猩猩”也是中商新業態版塊一員小將,“這個IP就是整個新業態板塊另外一支,獨立團隊操盤的一個全新項目。這個IP用來給合肥第七家羅森便利做主題形象店,從目前市場效果來看,我覺得作為第一次亮相的新的IP形象,完全沒有輸給任何一個成熟的IP形象。”
其實除了IP形象外,“撒蕉的猩猩”還做衍生品的開發,與市場其它IP毛絨、公仔類衍生品相比,撒蕉的猩猩將衍生品品類規劃聚焦在了高頻、復購甚至剛需商品上,比如休閑零食、美妝工具、SOS周邊等。
之所以將“撒蕉的猩猩”與羅森結合,是因為便利店這樣的場景給了“撒蕉的猩猩”IP形象一個很好的載體和呈現的空間,讓它有亮相的機會,有商品陳列、商品銷售的渠道,反過來說這樣有吸引力的、有特點的形象也為便利店吸聚人氣帶來很好的客流,而IP形象的商品也與場景本身形成了很好的交互,產生銷售增量,這實際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有商品。如此一來,IP和店鋪之間實現了雙向循環賦能。
此外,“撒蕉的猩猩”和當下市場上眾多IP的運營形成了差異化。
第一,未來“撒蕉的猩猩”IP運用場景講究的是靈活、碎片化商業空間,這樣才能規模化,才能復制,才能起量。
第二,就是IP的衍生品,基本打破了傳統IP衍生品套路,“撒蕉的猩猩”走的是剛需、高頻、快消路線。
“撒蕉的猩猩”未來是要做獨自商業生態的,在當下的商業環境下,尋找空間創造自有、獨立商業價值。
目前看來羅森與“撒蕉的猩猩”的勢頭迅猛,那么劉夢婕是如何選取新商業內容呢?
“我們有一個最核心的目標,就是對每個項目的單店盈利模型要求非常高”,劉夢婕表示對商業內容的創新一定要考慮兩點,第一就是對母體能夠有輸出,有協同,能夠循環或者交叉賦能,這是很關鍵的一點,第二就是一定要有在母體外的獨立生存力。
美妝是下個風口
10月19日,中商商場將在河西中央商場開出首個美妝集合店項目——云妝,這也是中商新業態板塊的重要一環。
“這家店是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去籌謀的一個項目”,劉夢婕告訴《聯商網》:“我的目標是把這個項目作為中國的絲芙蘭,目標市場就是三四線市場。所有絲芙蘭和一線品牌不會進駐的城市云妝都會去,而且旨在成為三四線城市商業的集客機器和風向標。”
《聯商網》了解到,云妝河西中央商場店面積約為250平米,幾乎囊括了國際一線所有知名的品牌,從蘭蔻、雅詩蘭黛、迪奧、香奈兒、SKII,CPB、契爾氏、歐舒丹、阿瑪尼、MAC、TOMFORD、NARS、YSL、GIVENCHY等,“我們主要選擇各個品牌的TOP5商品。”
“在任何的經濟環境情況之下,化妝品的增長是受影響波動相對比較小的,再有是商業綜合體招商的必爭品類,因為它是客流的發動機。但是化妝品品類作為三線城市來講招商確實難上加難,不是業績做得好就行了,由于城市等級和各方面的因素決定,確實沒有辦法招到,或者招不齊和招不全,另外像絲芙蘭這樣的集合店開店速度也比較慢”,劉夢婕對于三四線化妝品的招商情況和化妝品發展做了深入研究,“ 在三四線城市族做這樣品類集合店是非常有市場和吸引力的,這也是今明兩年我們重點發展的項目。”
事實上,百貨公司都認準了美妝行業的風口,金鷹、百盛等也紛紛開出自營集合店搶灘市場,特別是金鷹和中商之間的競爭也會從便利店之爭外在增加美妝,不過劉夢婕顯得信心滿滿,“拋開業務模式這些具體的戰術不談,我們看戰略,從基因決定論角度來看,創新一定要在體外,不同業務需要不同基因的團隊,這一點中商做到了;此外,創新一定要從機制上和頂層架構設計上開始,這一點中商新業態也做到了。所以,我對中商現在正在進行以及未來將要進行的創新業務都充滿信心,當然我們也會不斷的在運動中調整姿勢和節奏,用市場去檢驗。”
(來源:聯商網 羅秀玲)
- 該帖于 2018/10/19 17:2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