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集團在北京的商業版圖再添一員。
10月18日,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其于北交所掛牌轉讓的北京開元和安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期滿,目前已征得一家符合報名條件的意向受讓方——重慶龍湖天街商業地產有限公司。同時,交易代價將為底價5.98億元,外帶11.87億元債務。
公告顯示,北京開元和安原由首創置業全資控制,主要持有位于北京豐臺區盧溝橋鄉麗澤金融商務區F-03地塊的一個商業物業,并從事其開發及運營。
而F-03地塊正是首創置業巨無霸綜合體項目“首創中心”的一部分。
該項目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2013年1月18日,首創朝陽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和菲森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聯合體,以21.8億元的價格競得麗澤金融商務區F-02地塊。
3天后,該公司再斥資近29億摘得臨近的F-03、F-05地塊。其中,F-05由首創以9.46億元單獨競得;另外一幅則是通過聯合邦泰克投資有限公司以19.38億元攬下。
項目規劃總體量52萬平方米。其中F-02地塊規劃為2棟甲級寫字樓和商業中心;F03地塊規劃為1棟國際甲級寫字樓和商業中心,F-05地塊則規劃為酒店及商務公寓業態。
另悉,首創置業在拿地之初便對地塊的權益有所安排:將相關地塊50%股權交由國內子公司,另外50%股權則分由境外子公司持有。
同年首創更是出讓了兩塊地的部分權益。其中,F-03地塊50%股權出讓給了股東兼老朋友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原首創置業董事長劉曉光當時表示,交易完成以后,F-03地塊將是首創置業和GIC各持有50%的股份,但是管理權還是在首創置業,GIC負責設計、經營理念、引入資源等。
首創中心整體項目在2014年10月份正式開始施工。
2017年12月13日,F-02及F-03的建筑完成竣工并備案。F-02的1號塔樓建成高度150米,分30層建筑面積合共7.58萬平方米;2號塔樓高度120米,分25層面積約5.1萬平方米。
F-03地塊的塔樓為項目的最高樓,高度達200米,分42層建筑面積約12.56萬平方米。
而為實現“竣工”的最后一步,GIC從F-03地塊項目中抽身。首創置業以代價13.16億元收購相關股權,重新掌握100%業權。
今年3月,首創中心開始進入招商階段。其時據北京當地媒體報道稱,首創事實上只負責公寓住宅部分的銷售,而商業項目已經全部由龍湖地產管理運營。觀點地產新媒體嘗試就該傳言聯系龍湖集團,但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其證實。
有分析認為,首創此次引入龍湖參股首創中心。目的是為了加快公司內部資金的周轉、降低項目的風險。
讓渡股權、援引合作方似乎是首創置業為項目融資的常態化操作,包括當時就F-03地塊引入GIC,就被市場看作是一筆融資生意。
而據觀點指數統計,今年中報顯示,首創置業在其109個投資物業和銷售物業中,就有67個為合作項目,占比達61.47%。
同時,有分析稱,麗澤金融商務區,預計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主體規劃建設,目前在產業導入、基礎設施等方面還未十分完備。所以一些已建成的項目,在短期內確實存在一些運營壓力。
一方面,首創置業需要幫手分擔重擔;另一方面,龍湖集團則是為了在愈見擁擠的北京城再覓拓展。
在今年中期投資者會上,龍湖集團CEO邵明曉就曾披露,近兩三年北京的調控政策很嚴,指望通過住宅大幅沖高銷售金額不太有可行度,所以在北京,龍湖可能要更多地做商業。
但商業用地的匱乏是一個無奈的現實,資料顯示,北京市的商地供應在逐漸減少。
根據《北京市2018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2018年北京將供應國有建設用地4100公頃,其中商服用地僅180公頃,比2017年的計劃減少130公頃,比2016年計劃減少220公頃。
于是,通過收并購存量項目擴張的方法,自然被提上日程。不久前于9月下旬正式營業的房山天街,就是龍湖在京城的第一個收并購物業。
據了解,該項目前身為“勝茂廣場”,多年來一直因招商問題未營業。2017年12月,龍湖將其收購,隨后改造成一個建面13.6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
(來源: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