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將至, 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購物狂歡節,自2009年以來,已經度過了9輪,從09年只有5000萬的銷售額,到去年成交額達1682億元,其影響力早已超過西方世界的“黑色星期五”。
電商曾是壓在實體零售商胸口的大石,但是在新零售概念提出和實踐發展的這3年,“雙十一”也不再局限于線上的“狂歡”,在去年就已經有不少電商和實體零售商不再小打小鬧,開始積極的探索“線上+線下”的打法。
經歷過前幾輪“雙十一狂歡”的洗禮,消費者們越來越不容易沖動消費,到實體店先體驗再購買成為當下的主流消費方式。并且雙十一遲緩的物流也讓人們更愿意線上下單(可享受優惠)、門店提貨。也就是說,人們依然有強烈的“逛街”需求,重新被重視起來的線下流量,使得實體商業絕處逢生。
實體商業未死,阿里系、京東系電商巨頭們紛紛布局線下,試圖依靠廣結路人緣而為線上引流,而線下也通過不同形式來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比如在去年雙十一的前夕,天貓特地在北京三里屯做了一個天貓“理想生活家”電器家居類品牌的集合快閃店。酷炫LED大屏,以及5個不同家居主題空間,擺滿了來自與天貓合作的家居電器品牌的產品,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集中的場景化展示。以及,去年用“紅包雨”、“捉貓”等等優惠活動提前在線下吸金的銀泰,場面一度忙碌不已。
而今年,在11月3日,天貓與太古地產宣布進行全面深入合作,天貓的五大新零售模塊(天貓智慧門店、天貓理想站、明星應援站、天貓智能母嬰室、智慧停車)將首次全量落地太古地產在中國內地的5個商業項目(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京頤堤港、上海興業太古匯、廣州太古匯和成都遠洋太古里)。雙方試圖通過營造全維度體驗的購物場景,來探索新零售商圈解決方案。
阿里巴巴的大本營杭州,今年也提前開啟雙十一模式。杭州大悅城也迎來開業后第一次雙十一,籌備了雙十一潮BUY節,本次活動中除了各種優惠活動外,還有首屆聲浪音樂節Sound waves、線下idol互動等。
烘托狂歡氛圍,杭州大悅城還準備了魔幻激光4D水秀表演。除大悅城外,包括萬象城、銀泰百貨等杭州各大商場都推出了相應的雙十一活動。據悉,銀泰武林店雙11第一個周末客流增長近三成,周日單天客流量達到雷峰塔峰值客流量的兩倍多。特別是上周日一天,就出現了多款百萬級單品。
去年1682億的成績,今年是否會被刷新?今年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會不會是雙十一的引爆點?我們還不知道,但是可以從阿里、京東、蘇寧,甚至新入局的拼多多各家不同的應對策略來看,流量戰場再次升級。
因此,新零售時代下,單純的電商或傳統零售都不會再具備競爭力,如何實現全渠道融合線上和線下,最終實現優勢放大,短板補足,打通商家和消費者的所有通道。以及如何優化消費體驗,塑造完整消費生態,這是電商和實體店共同面臨的新零售挑戰。
作為新零售“大閱兵”的雙十一,今年,你更看好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