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有上海消費者向媒體爆料,自己在盒馬鮮生上海大寧店購買胡蘿卜時,發現工作人員將前幾日的標簽撕下,換上了當日的標簽。
對此,盒馬鮮生回應北京商報記者,上述行為在盒馬是絕不允許的,目前盒馬已對此事展開全面調查,公司營運團隊將在一周內修訂完成更細致的操作標準在全國門店執行。
據悉,方先生于11月15日下午在盒馬鮮生大寧店的蔬菜柜前挑選胡蘿卜時,看到身邊工作人員正在對胡蘿卜外包裝的日期標簽進行更換。方先生進一步觀察發現,胡蘿卜原來的標簽日期為11月9日、10日、11日的,被更換完后日期信息統一變成11月15日。盒馬大寧店門店經理回應方先生稱,涉事工作人員是外聘第三方員工,可能在操作流程上存在失誤,已被盒馬鮮生大寧店開除,同時盒馬方面承諾將賠付方先生1000元現金,希望他撤銷向監管部門的投訴,不過方先生拒絕了商家的理賠方案。
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回應北京商報記者,上述消費者反映的行為是絕不允許的,今天18日起起盒馬已在全國范圍內門店開展自查,杜絕類似情況發生。即使包裝破損需要重新包,也應當保留原標簽。公司營運團隊將在一周內修訂完成更細致的操作標準,對全國所有門店進行培訓,由店長負責執行到位。盒馬鮮生表示,此事暴露了公司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應當由管理團隊而不是一線員工承擔責任,取消了對當事員工的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換標簽”事件也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不少人想到盒馬此前針對生鮮品類推出的“日日鮮”概念,即不賣隔夜菜。不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盒馬鮮生所銷售的“日日鮮”商品并不包括所有生鮮品類,此次涉事的胡蘿卜便不屬于“日日鮮”系列。
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胡蘿卜商品在盒馬門店的銷售期通常為5天,一般是在區域的大倉或運營中心進行包裝,然后配送到門店。國家對此類農產品并沒有嚴格的銷售標準,主要由企業自行決定商品流轉時間。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超市企業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農產品售賣比較復雜,國家并沒有明確的標準,每家企業的運輸存儲條件也不同,導致商品到店的新鮮度不可能一致。胡蘿卜本身有帶泥和水洗等品種,因此在架售賣時間也不可能統一,一般情況下胡蘿卜的在店銷售時間為2-3天。
另據上述超市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對于生鮮農產品,國家并沒要求必須要打生產日期標簽,因為新鮮度肉眼可見,非要加上一個當日標簽,也并不是很合適。對于葉菜品類,打不打日期都只能賣一天,因為葉菜只要一過夜基本就會損壞,只不過有些企業想給顧客進行一些概念引導。如果不新鮮,顧客根本不會買。國外超市的生鮮產品也主要是以標品形式售賣,比如藍莓、草莓等都是整盒售賣,也不加日期標簽,顧客看新鮮就買,不新鮮就放下。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王曉然 徐天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