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易買得敗走中國市場、樂天瑪特出售中國區門店,就連家樂福也引入了騰訊系的投資,一時間,外資零售巨頭們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備受關注。
就在最近一段時間,一向低調的麥德龍的曝光率極速上升,因為關于麥德龍或許正考慮出售中國業務的傳言甚囂塵上,一時間,業界嘩然。
日前,麥德龍集團全球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奧拉夫·科赫(OlafKoch)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專訪,并明確表示,不會出售麥德龍中國業務,其還要在中國加大發展力度,成為一個更好的食品供應商。同時,麥德龍還積極參與了此次進博會,希望未來在中國市場擴大進口業務,并加碼數字化新零售。
不出售中國區業務
奧拉夫·科赫是在2009年作為首席財務官加入麥德龍集團并成為管理委員會成員的。2012年1月,他被任命為管理委員會主席。
從這樣的職場經歷可見這位董事長似乎諳熟財務和投資,對于電商也頗有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有消息稱,麥德龍正在與銀行洽商為旗下中國業務尋找一家合作伙伴,此次麥德龍對中國業務的評估包含了出售股份和尋找合作伙伴兩個選項。
比較出人意料的是,關于“你們是否會出售中國區業務”這樣的敏感問題,還未等第一財經記者發問,奧拉夫·科赫自己就主動表示:“相信大家都很關心我們是不是會出售中國區業務的問題,我現在要澄清,我們不會出售麥德龍中國業務。中國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市場,我們也知道中國的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們將食品安全作為我們的責任。目前來看,中國餐飲行業發展速度非�?�,我們的責任是作為業務合作伙伴、業務的支持者、業務的發展者來幫助他們。因此,我們在中國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發展計劃,為實現這個計劃,我們會尋求一些合作伙伴。”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家樂福其實并沒有完全出售中國業務,而是讓渡了一部分股權給騰訊、永輝。那么麥德龍會不會考慮這樣的模式呢?
對此,奧拉夫·科赫向記者透露:“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同業的投融資發展,我們也尊重并承認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一些金融手段也許會帶來更好的效益。就麥德龍(中國)的價值來講,是麥德龍集團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一定要對麥德龍中國將來的發展有所控制�!�
擴大進口業務,加碼新零售
據悉,在剛剛舉行的進博會上,麥德龍是上海交易團“四大采購聯盟”中大型零售商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展示的商品將以自有品牌和獨有品牌的進口商品為主,一共有14個品類的110多種進口商品,包括牛奶、紅酒、橄欖油、罐頭產品、三文魚等。麥德龍中國希望借助進博會平臺,進一步擴大進口采購,把更多來自全球的,還未在國內銷售的高品質商品通過麥德龍中國在58個城市開設的94家商場,引進給消費者。
“今年,麥德龍進口商品的銷售占整體銷售比例的17%多。未來我們也會增加進口比例。我們有一支專門從事進口商品業務的團隊來關注這個方面。我們比較優勢的商品采購來自歐洲�!眾W拉夫·科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進入中國市場已經20多年,與主力C端零售業務的沃爾瑪和家樂福等不同,麥德龍一直很低調,其開店速度也不算快,當沃爾瑪和家樂福在中國市場都已經有數百家門店的時候,麥德龍在中國市場的門店規模還在百家左右徘徊。
然而,中國零售市場這幾年隨著電商的崛起,市場格局發生很大變化,阿里系和騰訊系的新零售觸角無處不在,沃爾瑪和家樂福也免不了要在中國市場推出新業態并與京東、騰訊系等合作。
面對風云變幻的中國零售市場,奧拉夫·科赫自然也注意到了趨勢和問題。
“我們也在看中國的一些新業態比如中型店的商機,目前我們已經有一些靠近社區的中型店。我們也在考慮有O2O模式。我們開店,既要有O2O的能力,也要服務于B2B的客戶,只滿足于其中一方的門店是不會考慮開設的。我覺得客戶來到麥德龍,主要是因為三件事:一是質量,二是安全,三是我們的創新品類。實際上,我們已經開始與阿里的淘寶合作,與騰訊也有合作,比如怎樣讓我們的商品通過線上進行展示。同時我們也與餓了么、美團進行合作,可以讓我們的商品更快地發送到客戶那里去。當然,合作是有一些前提條件的,尤其是貨運方面的合作,合作方必須要保持冷鏈(運輸)不能斷。一般來講,組織結構是跟隨戰略而制定的。我們現在的戰略,是將O2O商場發展到更高的水平。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地探索食品配送領域業務的快速增長�!�
而與沃爾瑪、家樂福這類與京東或騰訊系直接進行資本捆綁式合作不同的是,同樣是發展O2O合作,奧拉夫·科赫并不愿意去單純地尋找金融投資者。
“關于合作伙伴,我想講一下我們的原則,我們不是在尋找金融的投資者,我們尋求我們的能力延展。如果說這個合作伙伴能夠給我們增加能力或者是補足我們的能力,我們就會選擇對方。只有我們在本地真正找到合作伙伴開始談的時候,才可能確定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合作,也說不定是聯盟模式。目前,我們沒有任何結論。有一個前提條件,如果我們開始與別的合作伙伴合作,那么這個合作一定要比自己單干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眾W拉夫·科赫如是說。
(來源:第一財經 樂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