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摩拜委身美團,一個夢也結束了。
在委身美團點評近10個月后,摩拜單車在某種程度上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1月23日上午,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布內部信,宣布摩拜單車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其唯一入口,摩拜單車將成為美團LBS平臺單車事業部,由他本人兼任事業部總經理。
王慧文在內部信中表示,目前美團APP和摩拜APP均支持掃碼騎車,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至于更名過渡期有多長,美團方面并未明確。
《中國企業家》雜志了解到,摩拜員工也在23日上午收到內部郵件,郵件顯示摩拜CEO劉禹將離開摩拜去創業。為方便溝通,摩拜北京辦公室將在2月底搬至美團集團總部。
2018年4月底,劉禹被任命為摩拜總裁,一個月前出任摩拜CEO。在摩拜員工看來,劉禹給人的感覺是“比較年輕有為,經常穿一條寬松的軍綠色褲子和毛衫,很肥大的那種”。
實際上,在此之前,摩拜內部已經在進行人員優化和軟件打通,摩拜的財務和人事已經向美團匯報。
最激動的時刻遠去
平安夜這天,摩拜員工李曉松一大早收到領導發來的信息:到了來我辦公室。李曉松預感不太好,磨蹭到九點半才從家里出門。他記得那天陽光明媚,但溫度很低。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公司后,他發現以往站在公司門口的保安都進了辦公區域。
李曉松在公司人員優化的名單上。接下來的流程很緊湊,在小會議室,領導面露難色:“公司最近有一些業務調整,一會有個會,你去參加一下。”去到大會議室,那里已經有十幾名同事,人事部門給了大家兩個選擇:被裁,賠償金N+1,以及轉崗。李曉松選擇了轉崗,緊接著去了旁邊的會議室面試。當天他被通知轉崗成功,第二天搬工位。李曉松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下。
實際上,在李曉松被談話的一周前,公司人員優化的訊號已經出現。“各個公司都在裁員,周一、周二所有小會議室都訂滿了,阿姨(摩拜員工對胡瑋煒的稱呼)還走了。”李曉松覺得,胡瑋煒卸任是人員優化“最大的跡象”。周末凌晨看到胡瑋煒發的全員郵件時,李曉松一晚上沒睡好,“我手上沒有特別重要的任務,如果裁員,可能有我”。
關于摩拜這次優化的比例有很多種說法,有員工告訴《中國企業家》,他所在的部門有約130人,30多人被優化。一名國際研發部門員工表示,自己所在部門有300多人,約30多人被優化,比例為10%左右。有媒體援引摩拜高管的說法是,“裁員比例達到30%”。對此摩拜相關部門回應《中國企業家》:“完全不屬實,有一定優化比例,是正常業務調整,絕對沒有30%這么多。”
“被美團收購后,有些崗位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從5個縮減為3個,有些不重要的業務整個組沒了。”上述國際研發部門員工說道。
多位摩拜員工告訴《中國企業家》,美團收購摩拜后,公司沒有出現大家所擔心的大震蕩。雖然原CEO王曉峰、CTO夏一平和創始人胡瑋煒相繼離開,但在這次優化之前,和員工直接相關的變動并不多。有副總裁主動離職,美團派了高管來,在業務上沒有過多干預。
在摩拜員工王一飛看來,胡瑋煒完成了內部信中說的“階段性使命”,把摩拜平穩地交接給了接任者CEO劉禹。
“被美團收購其實還好,不然收縮更大,裁員會提前,也會涉及更多人。”王一飛接受收購與人員優化的事實,對他來說,共享單車這場夢已經結束了,“感覺一覺醒來,公司全沒了,自己拼了半天,變成別人的東西。胡瑋煒在的時候還能穩定軍心,現在阿姨也走了。”
大半年以來,一些同事陸續離職,王一飛雖然選擇繼續留下,但對他來說,最激動的時刻早已遠去,現在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夢想急剎車
王一飛在幾家創業公司工作過,摩拜是他最喜歡的一家。2015年摩拜還未上線運營時,他就加入了。當時他只是對這家公司好奇,面試時夏一平描繪的藍圖打動了他:我們會服務幾百萬、上千萬用戶,而且你能改變一些人的生活。
摩拜的發展也把這張藍圖變成了現實。“經歷了一家創業公司從零開始到爆發式增長,再到現在的平穩期,這三年多真是一言難盡。很多時候我在想,可能一生很難再遇到這樣一家公司。”王一飛說。
對不少摩拜員工來說,最開心的一段時間或許是2016年4月摩拜正式上線到2017年上半年。2016年8月,摩拜進入北京,在北大校園里做宣傳。“那可是ofo的老巢。”王一飛感到很興奮,“(上線)不到半年,我們已經有幾百萬訂單量,感覺特別爽。后來訂單量每天幾萬、十幾萬地增長,公司也在大量造車。”
2017年春節過后是王一飛加班最狠的時候,經常到晚上12點,偶爾還要通宵。摩拜和ofo爭著推出紅包車、月卡、免費騎行,摩拜訂單每天漲一兩百萬是常態,速度快到來不及給王一飛反應的時間。“大家都在憋著勁去做事,什么事都很著急,無法停下來思考,就這樣被推著走。”
到了2017年下半年,媒體上出現摩拜每月虧損數億的消息,這讓員工感到“很難想象”。王一飛一直認為,這個項目盈利能力不是特別強,但至少能在微利的基礎上去尋找其他盈利模式。如果虧損程度如媒體所寫,摩拜還能繼續得到資本的支持嗎?他有些擔心。
王一飛回憶摩拜面臨的兩次危機,都和錢相關。一次是在2015年9月,由于硬件開發投入巨大,李斌投資的幾百萬元用完了,管理團隊不得不去借錢。在李斌接受《商業周刊》的一次采訪中也提到,摩拜早期資金周轉困難時,胡瑋煒自己去借錢。之后愉悅資本的A輪投資進來后,資金問題才有所緩解。
第二次危機是退押風波。2017年年底,部分用戶反映押金難退,大眾無法接受摩拜官方回應的“與網絡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產品設計有關”的理由,選擇退押金的用戶大量出現。王一飛回憶,那時正好是企業結賬日,錢都在企業賬戶里,微信和支付寶賬戶里的錢很少,不夠退押金。加上當時系統又出現了一個bug,用戶被告知退款成功,但其實押金無法到賬。當時公司只能緊急修復,一個個核查。
據《中國企業家》了解,賬戶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在發展上升期時,充進公司微信和支付寶賬戶的押金數額比申請退押的數額多,這一問題沒有引起重視。從那之后,公司會留很多錢在這兩個賬戶中,財務每天會看數據。
但對摩拜來說,資金緊張問題似乎一直沒有徹底解決。2017年摩拜沒有開年會,承諾的年終獎部分員工也沒有發足。不過2018年4月,摩拜被美團收購的消息宣布時,王一飛還是不敢相信:“怎么就被收購了呢,還是業務不搭界的美團。”他感到遺憾。
李曉松的焦慮感更重。他進入公司不久,摩拜就被美團收購,緊接著王曉峰離開。他印象中的王曉峰經常穿著牛仔褲加T恤,牛仔褲里可能還塞瓶礦泉水,說話很有意思。在一次全員大會上,員工問公司被收購后如何發展,王曉峰說,“你們要問些尖銳的問題”。接著有人問:“你們三個什么時候走?”王曉峰、胡瑋煒、夏一平笑笑,回答暫時不走。
胡瑋煒離開后,李曉松的擔憂又多了一層。“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他說,“大家都是跟著胡瑋煒干起來的,美團不會太多地考慮員工,N+1的賠償只是按法律要求的來實行。有一些80后員工家里有小孩,壓力還是挺大的。”
一位被裁員工對摩拜的處理方式感到不滿,雖然有賠償,但他感覺“處理方式很傷人”。忙著找工作的他沒有具體說明“傷人”的原因。在摩拜員工離職群中,大家也在討論要做好維權持久戰的準備。
劉云在被裁后很平靜:“共享單車越做越差,現在摩拜和ofo是雙輸的局面。我覺得走了挺好的,有同事羨慕我說想被裁,也不全是開玩笑。”
“從員工角度看待摩拜被收購,好像還不錯。”一位ofo在職員工對《中國企業家》說。同時,他也表示看好ofo接下來的商業化探索。
摩拜落幕
有摩拜員工認為,公司現在不再追求擴張數據,做好了長跑的準備。來源:被訪者供圖
在美團發布內部信,宣布摩拜全面接入美團APP之前,有觀點認為,共享單車硝煙散去,摩拜進入了全面收縮期。但有摩拜在職員工告訴《中國企業家》,“收縮”一詞不合適。“以前在擴張期,摩拜會為了鋪量、融資做一些明知是錯的事情,現在不再追求擴張數據,而是更看重周轉率、開鎖成功率及車輛健康度,做好了長跑的準備。”該員工說,“2018年以來,公司進入平穩期。”
她舉例稱,過去摩拜在城市鋪車時,和競爭對手比拼數量,原因之一是應對監管。如果對手投了20萬輛車,摩拜只投了10萬輛,當監管部門認為車輛太多要求每家撤掉50%時,對手還剩10萬輛,摩拜只剩下5萬輛,就會非常被動,所以需要打提前量。現在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問題。
胡瑋煒在2018年12月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過去7個月摩拜幾乎沒有投入新車,但訂單在上漲。
在海外,摩拜2018年撤出了英國曼徹斯特和美國華盛頓兩座城市,摩拜官方回應《中國企業家》稱,撤出原因分別是“單車遭遇嚴重的損毀和盜竊”與“華盛頓試運營了一年,數據很好,但當地政府不增加配額”。除了這兩個城市外,摩拜在已經進入的另外19個國家都正常運營。
在一次部門周會上,有員工問副總裁收購后是否會裁員,該副總裁說“暫時不會,王興‘吃相’還挺好看的,沒有立馬對管理層大換血”。
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團對摩拜的整合處在靜止狀態。
美團收購摩拜時,一種普遍的觀點是單車還不具有獨立的商業價值,通過協同可以在美團的體系內形成閉環效應。美團點評上市時,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摩拜不是一個跟打車相關的業務,美團更看重摩拜與平臺的整合,財務上沒有把獨立盈利作為摩拜短期最主要的目標。
“摩拜對美團的本地生活布局有重要意義,是重要的流量入口。”遠望資本創始合伙人田鴻飛對本刊表示,摩拜與美團尚未協同可能是因為美團打車業務暫停,也沒有給摩拜找到更好的領頭羊。
從此次王慧文在內部信中釋放的信息來看,美團對如何整合摩拜已經有了清晰的路徑。而王慧文兼任事業部總經理,也可見美團對單車事業部的重視程度。
摩拜B輪投資方、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此前向《中國企業家》表示,摩拜與美團的協同效應體現在用戶擴展上,不少中老年用戶會騎摩拜,他們可以是美團的新增用戶。另外李論根據美團點評財報算了一筆賬,據財報披露,摩拜有710萬輛車,保守估計一輛車一天被騎5次,單次收入1元,每月騎20多天,收入可以達到9億元。美團招股書公布收購以來26天摩拜的折舊和運營成本分別是3.96億元、1.58億元,這樣算來,未來摩拜每月的利潤相當可觀。
根據財報,從2018年4月4日到6月30日,摩拜貢獻了4.72億的收入,不足以覆蓋26天的折舊和運營成本。但在2018年三季度,由于摩拜和網約車業務均改善了運營效率,該部分的虧損凈額相較二季度有所減少。
美團點評也在尋找把協同價值變成現實的途徑。有摩拜工作人員告訴《中國企業家》,摩拜把美團餐盒制成了自行車擋泥板,目前已經通過審核,隨時可以量產。
(來源:《中國企業家》記者王玄璇 攝影/史小兵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王一飛、李曉松、劉云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