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拍信
十年前,甚至在更遙遠的時候,我們很難想象人們會花錢充值會員來獲取視頻內容。而在物質相對富足的今天,會員內容消費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也正是人們的追劇觀影的“閑情雅致”催生了規模龐大的視頻內容消費市場。
當下視頻內容消費市場中,主要有兩大視頻平臺類型:一種是以愛奇藝、騰訊、優酷等為代表在線綜合視頻平臺,另一種是以抖音、快手、微視等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視頻平臺平分秋色,都在視頻內容消費市場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在這兩類視頻平臺中,硝煙一直彌漫著,各個平臺們相互角逐,直至好的平臺脫穎而出發展成大平臺,最后不少小平臺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在短視頻平臺方面,用戶市場已經基本被抖音和快手等頭部平臺所霸占。而在線綜合視頻方面,自然也是“優騰愛”三巨頭獨領風騷。
三巨頭一條心:外購和自制雙管齊下
我們且來看看在線綜合視頻如今的市場狀況。
就當下而言,在線綜合視頻市場幾乎已經被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這三家視頻平臺所分割。整個在線綜合視頻領域還呈現了一個大趨勢,那就是絕大多數的視頻平臺都在追求平臺視頻內容上的“大而全”。所謂的“大而全”指的是平臺視頻內容的類型范圍很廣大而全面,并且視頻內容數量也非常之多。為了追求內容上的“大而全”,平臺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優酷成立十幾年來一直在專注于在線綜合視頻領域的發展,即便2017年土豆宣布轉型短視頻平臺,優酷也不改初心。優酷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豐富平臺內容。一方面,優酷在自制影視劇上加大了投入,建立“超級劇集”和“吵架網綜”兩大內容矩陣。近幾年,優酷連續推出了很多優質網劇,例如《鎮魂街》《十里春風不如你》《白夜追兇》《熱血長安》等等。另一方面,優酷還在在外采購了很多優質視頻內容。例如,優酷與NBC環球、索尼影視達成版權戰略合作,從而獲取了更多優質的版權內容。
同優酷一樣,騰訊視頻也是“內外兼修”,即外購和自制雙管齊下。騰訊視頻出品了很多制作精良的視頻內容,例如《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吐槽大會》《創造101》《明日之子》等等。同時,其還購買了很多新劇的播放權,例如《沙海》《如懿傳》。騰訊視頻不斷購進新劇播放權和產出優質自制劇,保證了平臺上一直保持著一定的熱度,從而使得騰訊視頻的平臺流量始終處于一個比較可觀的狀態。
而愛奇藝的內容戰略也是以“外購+自制”為依托,以此打造優質的綜合性內容壁壘。在版權外購上,愛奇藝通過與多合作伙伴簽署協議,源源不斷為愛奇藝視頻平臺輸入優質內容。例如,截至目前,愛奇藝已經與華納兄弟、Netflix等達成內容授權合作。在內容自制上,近年愛奇藝推出了不少具有很高熱度的劇集,例如《盜墓筆記》《靈魂擺渡人》等等。
由此可見,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都是通過版權外購和內容自制的方式來構建平臺內容的架構,加大平臺內容的豐富度。也正是因為這些平臺在視頻內容上的突出表現,才使得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等主流綜合性視頻平臺三分天下。而在這樣巨頭林立的局勢下,行業內還有一小股垂直類的視頻平臺,這小股垂直類視頻平臺在擁擠的視頻賽道上摸爬滾打,試圖找到一條生存之路。
垂直類視頻平臺逆勢而生:韓劇TV們的“笑”與“淚”
相比于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等主流視頻平臺,垂直類視頻平臺在內容上更傾向于某一個類型。例如,韓劇TV 主打韓劇,天天美劇主打美劇,比利動漫則主打動漫。這些垂直類視頻平臺逆著“大而全”內容平臺的大趨勢生長,這其中有“笑”也有“淚”。
垂直類視頻平臺的“笑”,體現在其平臺內容的專一性,能夠吸引對某一類型視頻內容感興趣的用戶。比如,當很多女性用戶還沉浸在韓劇浪漫的情節中時,正值韓劇TV的春天。當眾多漫友因為在各大視頻網站搜不到自己喜歡的動漫劇集而苦惱時,動漫垂直類視頻平臺的“特長”開始突出。當各大美劇下架主流視頻平臺時,用戶們又在天天美劇等垂直類平臺找到慰藉。
韓劇TV們最大的成功在于他們專注于一個類型的視頻內容,可以為用戶提供某一類型視頻的海量內容。有時候,韓劇TV們在特定類型的內容涵蓋范圍是綜合類視頻平臺的集合。
再者,對于某一個特定類型往往存在這樣的現象:比如,愛奇藝有韓劇A的資源,而騰訊視頻沒有,騰訊視頻有韓劇B的資源,而愛奇藝沒有。對于一些鐘愛韓劇的用戶來說,若要享有全部的資源就得同時擁有兩個平臺的會員。而垂直平臺的存在使得鐘愛某一特定類型的用戶的困擾得到解決。這是垂直類視頻平臺的閃光點。
如果說內容的專一性是垂直類視頻平臺“笑”之體現。那么,垂直類視頻平臺的“淚”則有很多詮釋。換言之,歡笑之余,作為垂直類視頻平臺,韓劇TV們的“淚”點還很多。
“淚”點一,內容專一性暴露了內容單一的問題,這就使得韓劇TV們的用戶群體存在局限性。本來喜歡某一個特定類型內容的群體就那么多,所以即便韓劇TV們使盡渾身解數去吸引用戶,可能也不會有很大突破。相反,那些主流視頻平臺能在內容布局上覆蓋多個細分品類,反而能此吸引多層次用戶群體。
“淚”點二,視頻平臺除了要對內容矩陣投入、打造優質IP之外,也要從別的方面增強用戶服務和產品體驗,而韓劇TV們在這些方面的努力還是不夠。我們可以對比主流綜合類視頻平臺在用戶服務和產品體驗上的表現。各大視頻平臺在倍速播放、緩存增速、畫質等級、彈幕互動上都下了功夫,但是韓劇TV們目前還停留在非常初級的階段。
“淚”點三,韓劇TV們的商業變現能力還拎不清。這主要體現在韓劇TV們還沒有完全建立內容與用戶、廣告主、平臺的多面連接,再者韓劇TV們背后缺少資本支撐。這年頭即便是優酷這樣的視頻平臺也要以阿里為依靠,意圖通過協同融合加速商業變現。相比之下,韓劇TV們不免顯得有點勢單力薄。
垂直類視頻平臺的“笑”與“淚”給我們的思考很多,那么在主流視頻平臺巨頭林立的情況下,韓劇TV們該如何討生活?
“精”耕“細”作:韓劇TV們的謀生之道
整體上看,雖然垂直類視頻平臺有出彩之處,但是似乎其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需要在視頻列強的重圍之下艱難生存。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視頻巨頭之間競爭的加速,視頻行業的馬太效應會愈發劇烈,韓劇TV等垂直視頻平臺想要生存,必得靠“精”耕“細”作。而所謂的“精”耕“細”作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方面,“精”耕“細”作意味著要把垂直平臺現有的類型內容精品化、優質化。這其中就有很多講究。精品化內容要求平臺收錄的這一類型的視頻內容體量大,并且要涵蓋所有熱點內容,要達成的結果是讓用戶一想到這一類型內容就會第一個想到這個垂直平臺。優質化內容則要求視頻內容的畫質、音質、甚至于字幕、翻譯都要彰顯一定的水平,以此來提高平臺的品質感。
另一方面,“精”耕“細”作還意味著平臺在運營上的精細化操作。其實,在這一點上垂直平臺具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垂直平臺的用戶群體非常明確,平臺可以從后臺獲取清晰的用戶畫像。然后,可以根據這些用戶畫像來制定相應的運營方案,打造完全符合特定用戶群體喜好的模式,以此來吸引用戶并增大用戶體量。
此外,針對現有核心用戶和高粘性用戶,試水付費會員相關服務、推出特色周邊商城等,也不失為垂直視頻平臺們的差異化求生之道。
不論是從垂直內容,還是從平臺運營上優化垂直平臺,目的都是建立平臺良好的口碑,以此加大用戶的粘性,增強用戶的體驗。當平臺用戶的體量漸大、價值漸高時,廣告商自然而然就會找上門來,韓劇TV們也就不愁變現了。而解決了變現的問題,垂直視頻平臺們或許就能過上美滋滋的小日子。不過在此之前,韓劇TV的好口碑之路還很長。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曠創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