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商品送到門店破損率居高不下,特別是生鮮類采購買的一級品到門店都成三級品了;配送作業(主要就裝卸)效率低,車輛裝卸車時間長達幾個小時;配送食商品單位不一,一車貨到門店驗收完畢,早高峰過去了……這是大部分中小零售企業物流配送現狀。如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損耗成了目前零售企業比較頭痛的事,載具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工具。載具怎么使用,使用哪些載具,載具怎么管理也是當下物流配送中心遇到的問題。
載具有效的使用不但能保護商品在運輸和中不受到破壞,還能提高物流工作效率�;\車加周圍筐的使用可以在10分鐘內裝一輛4.2M的廂貨車,在15分鐘內卸完。如果生鮮商品在物流配送中心進行了標準件裝筐,門店10分鐘內能完成一車貨的驗收工作。
載具,從字面下理解運載工具,從實用性來說分為托盤類、筐箱類、籠車類三種。這些載具市面上規格、材質、廠家讓人眼花繚亂,作為零售物流應該怎么選擇呢?選擇載具先是規格、材質這些確定也再進行議價選供應商。
選擇載具要遵循統一性、關聯性、專用性、為原則來確定載具規格。統一性,既同一載具規格要統一,比如托盤盡量選擇一個規格;關聯性,就是要考慮其在使用過程中的關聯性,比如籠車一定與車廂尺寸相關,周轉筐與籠車相關等;專用性,在實際應用根據某一品類特性而定的,比如葡萄筐、西瓜筐等。
參考以上原則,理論上一個企業托盤規格不要超過三個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不同的材質與技術要求的,總體控制在5個以內;周轉筐盡量長寬采用一個規格根據商品特性來定其高度,比如西紅柿單層筐、精包裝專用筐、葡萄筐,總體控制在10個左右;籠車最好用1種也可以根據車廂兩種混用最好要超過3個。
載具在應用中的管理,主要是清潔、安全、防損。生鮮用托盤一定要用塑料的平板面的,否則清洗起來很難清洗干凈,非生鮮商品可以用木托盤不過要定期檢查修理,避免安全隱患。各類周轉筐(箱)要定期清洗保證清潔衛生保障商品不受其污染�;\車的管理主要是腳輪與籠欄的檢查,保證運行輕便運載過程中商品安全。
防損,是目前使用載具的企業管理人員遇到最大的問題,周轉筐最嚴重其次是托盤籠車相對好些。周圍筐的使用管理中,中小企業一年幾百到幾千只,大企業甚至每年上萬只幾萬只的丟失。每次的資材盤點管理人員都很頭痛。
周轉筐丟失不只是因為是易耗品,最要的是周轉筐應用比較復雜,除了物流配送中心到門店還有租給供應商的送貨扣除的,也有供應商自己提供的,甚至還有拉到產地的等。
雖然相用場景復雜有些環節周圍周期還長,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解決。只所以會出現大量的丟失主要是不重視,不負責造成的。那么怎么避免丟失減少損耗呢?首先建立專用流程制定標準明確責任人,這樣說好像有點大假空,用兩個不同類型企業的方案來給大家簡單的說說。
大企業把所有載具(資材)輸入企業ERP當商品來管理,供應商租多少每次扣還多少都走系統,門店、采購產地也一樣。這就是前面我為什么一直在控制載具品類個數的原因。責任劃清,你門店、供應商、采購(產地)不在你視線內的你控制不了的由他們自己管理自己負責。我見過最好的實際應用案例是河南一家做豆腐的企業。
中小企業物流配送中心多安排兩個人進點數手寫單據,相關門部門簽收。目前很多企業都這樣做的但做的最好的據說是河南許昌胖東來,為什么大多數沒做好自己反思下。
上萬個KSU商品我們都能管理好,為什么十幾個單品的載具反而管理不好了呢?就六個字,不重視,不負責。
(作者系聯商專欄作者林夕瑜,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禁止轉載�。�
- 該帖于 2019/2/3 10:2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