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一手抓資源整合、一手抓規劃落地,總經理李存孝(參見圖片)僅用兩年時間,便在物美新街口廣場抓出味道來了。
北京物美新街口廣場,是原來的新街口新華百貨店,臨近北二環路,東面是什剎海、休閑酒吧一條街,西面是西直門交通商圈,北面是學校教育區,一路向南是西單商圈。位于交通線路網絡一個集合點,附近有地鐵2號線、4號線、19號線,還有30多條公交線經過,兼顧交通流量和社區居民客群,店址位置相當理想。
一、觀念新:從傳統百貨轉向區域化SC
2006年11月,物美集團旗下的新街口新華百貨開業,當時確定的目標是打造高品質時尚百貨店。服務范圍涉及二環周邊、輻射北京西、北部地區,影響全市,也可以理解為中高檔區域型百貨店。
這棟鄰近北二環路的建筑體共9層,經營面積6萬平方米,經營布局是:地下一至二層是物美大賣場,地上一至五層是新華百貨,地下三層和地上六層為停車場。
周邊社區老百姓的口碑中有兩點比較突出,一是這一帶交通持續擁堵,讓人頭疼,特別是地鐵19號線施工,圍擋臨建完全遮住新華百貨正立面進出口,南北向只貼墻留出三米多寬一條窄巷;二是對新華百貨地下一二層的物美大賣場印象更多一些。
2016年下半年,物美集團調整運營團隊力量,李存孝走到一線,開始主抓這個項目的規劃改造。結合行業迭代升級趨勢和企業運營實際,李存孝提出淡化傳統百貨店的定位、向區域新生活方式中心轉型,命名為“物美新街口廣場”。按照西城區政府說法,把它叫做鄰里購物中心,筆者在下文對此還有持續分析。
李總給人的印象是,懂業務、情商高、善于推陳出新。他設定的改造理念是:“效率要高、體驗要好”,同時要牢記商業的本質——"高品質、低價格、好服務”,體現三個導向:“坪效導向、品牌導向、體驗導向”,實現四個目標:“賣場場景化、功能社交化、服務數字化、運營的體驗化。”這一觀念符合市場趨勢,現實可行。
二、下手快:整合多方資源,邊改造、邊經營
2017年的一天,筆者一行跟隨李總到六層改造區域現場(參見圖片),李總分析說,要將停車場改造成多功能經營區,包括影院、餐飲、商務辦公、KTV等,適應新的生活方式需求,克服周邊地鐵施工對客流的影響,靠自身的造血功能吸客聚客,讓顧客站在六層窗口可以看得到德勝門、什剎海風光。
當時,僅用半年時間完成改造的五層餐飲區已經開業迎賓,面積不大、人頭攢動。李總帶我們和員工擠在一起吃面條包子,問李總,六層改造工程量、難度不小啊,這么短時間能干完嗎?李總說,能,而且還要不影響下面幾層的正常經營,邊改造、邊經營。
2017年以后,隨著五層的餐飲區亮相,原來在五層的戶外運動和兒童品類區調整至三層和四層,壓縮了鞋區和男裝品類區面積。到年底的時候,李總說,通過一年的改造,品牌數量減少100個,總銷售額保持持平,保留的品牌銷售額同比提升10%。
五層引入的晟嘉國際影院項目,是新街口地區第一家具有現代化4D功能影院,同步,在六層餐飲區有匯集老字號的“迷失什剎海”以及“新街口懷舊記憶”等主題區,由于下手快、變化大,被中國百貨協會評為“2017中國零售業的創新實踐基地”。
2018年2月晟嘉國際影院開業。置身超前設計的放映廳,聽到前來觀影的顧客聊天說:嗨,這兒變得夠快的哈。
顧客們可不知道,李存孝指揮團隊不分黑白大干165天,艱難苦楚又跟誰說呢。有道是,這個年頭能說的不少,有好些個項目連唱帶念的,卻是沒有做、打,三五年過去竟然不知從何下手,能說到并且做到的確實不多,李總當入此列了。
三、難度大:從停車層轉向時尚生活城
1、產品組合有新意
五層改造引入晟嘉國際影城,經營面積3000多平米,共有12個廳,工業風、兒童主題、4D影院等,滿足各種需求的觀眾。與此鄰接的是“新街口美食城”,經營面積約為2000多平米,包括有小食城、獨立家庭餐廳、水吧、休閑輕餐等。
六層經營面積約為7000平米,歷經10個月改造,打造成主題文化街區,2019年1月“北京味道·印象北京”、麥頌唱吧KTV亮相(參見圖片)。成都網紅火鍋“獅子樓”、首次入駐北京,“哚哚米線”也是北京首店,秦云老太婆攤攤面、贛南人家、 城市英雄、東福日料都是首次在北京二環內的中心地帶開店。與此鄰接的是美容中心和商務共享辦公區。
五六層煥然一新,原來的四層加上改造后的兩層(即4+2),初步實現符合當地商圈口味兒的區域型時尚生活廣場定位。
2、搶時間、破難關
六層原為停車場,樓體老舊,層高較低,燃氣通風消防設施不足。為滿足商業經營需要,必須對基礎功能全方位改造。基礎改造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是改造消防疏散通道。拆除原來四部垂直運送車梯,在原有空間內,拆掉部分樓板,從一層到五層垂直打通,再造鋼結構步行梯,并將疏散樓梯貫通,每層設有12個逃生通道,新增消防門40余部,消防疏散寬度由18米改造為24米,新增強排煙系統及新風系統,包括消防強排煙機組8個,新風機組14個,充分滿足消防及環保硬件要求。
第二步是更新消防監控系統。拆除原有消防監控系統,重新設計、配置滿足商用標準的消防栓、噴淋、報警器、監控探頭設備,淘汰運營十多年的消防中控設備,升級改造中控室監控系統,滿足最新消防疏散及監控系統規范制度要求。
第三步是報裝新增燃氣及電氣系統。經過40天施工,完成報審鋪設燃氣管道、報審電力增容等一系列工作。新增的燃氣主管道,供氣量可達150立方米/每小時,同時可供3家1000平米的餐飲商戶營業使用,解決了該店長期燃氣供應不足的老大難問題。
3、物美沒有投入改造費,你信嗎
李存孝帶領團隊在兩年時間干這么多事,可謂時間緊、難度大,再加上零投入,就更厲害了。
物美集團COO于劍波風趣地說,這是物美式的“平臺加創客”,在物美的平臺上,吸引外部合作伙伴投入資金共同改造,創新運營,一舉多得。
事后說起來容易,實際做起來難度還是很大的。五層改造總投入5000萬,六層整體改造投資1000萬。要找到適當的合作伙伴,洽談確認合作條件,取得共識,共擔風險,既要會交朋友,還要會做生意,李存孝做到了,實現了“零成本招商”的原則,引入外部資金完成改造。
李總說,誠信合作換來共贏局面,昔日的停車場,已經改成現代商業城。五六層租金合計大約2000萬,可以說是高效化的騰籠換鳥了。以六層為例,舊的停車場改造完以后,形成全新的經營資源,年收益由25萬元增至659萬元,翻了26倍。
業內人士都明白,老商業項目當初設計標準低,運營時間長,安全系統老化,很多功能已經不能滿足新的經營需求,改造面臨幾個大難題,其中一個就是投入資金來源,有的跑主管機構、有的跑投資機構。李存孝做了一個很好的標桿,不花錢辦成了事,大家可以好好借鑒一下。
四、下一步:完善定位功能、提升品牌亮點
1、關于定位觀念的補充
就店鋪所處的商圈客群氛圍來看,物美新街口廣場不局限于鄰里服務,還應該考慮積水潭地鐵站及周邊公交聚散流量的需求,因此筆者認為,物美新街口廣場是帶有區域型服務功能的社區生活中心,這可能也是李總沒有簡單將定位聚焦于鄰里購物中心的原因吧。
中購聯主任郭增利對社區商業有成熟的看法。他分析認為,大城市的店鋪定位,應該區分開都市、區域、社區和鄰里四級,在北京,市級店鋪和區域級店鋪相對凸顯,但社區和鄰里店鋪的商業功能定位相對薄弱。需要分辨清楚并強化社區生活中心的理念。筆者認同這個觀點。西城區居民較密集,有足夠的消費群體,鼓勵現有傳統店鋪轉型為社區店鋪、鄰里店鋪,完善社區商業在整個商業布局的短板,是合理的。
2、關于下一步的運營目標
李存孝介紹今明兩年的后續任務時說,一期改造主要抓手有兩個,一是一層開門做生意,引流聚客;二是五、六樓租賃改造,實現“4+2”整體轉型,目前基本實現目標。接下來二期工作目標,是要在今明兩年加快完善功能產品結構,提升內部品牌亮點,實施外立面改造,等地鐵19號線站圍擋臨建撤掉以后,整體將全新亮相(參見圖片)。具體包括:
地下物美超市,要持續優化購物環境,展示數據化營銷平臺優勢,更好地發揮社區老百姓菜籃子功能,繼續升級服務力。
一至四層,要繼續完善和提升精品百貨經營,改變單一落后的聯營合作模式,優化升級品牌專柜,大力引進專門店、集合店,包括兒童樂園、歐美日新潮精品、國際快餐、輕餐飲、烘焙精品等經營產品,帶動客流、確保業績。
五、六層要繼續完善服務功能,突出品牌亮點,即影院和主題餐飲“北京味道·印象北京”,就餐環境要素進一步還原新街口舊貌,點亮北京風情主題。
六層屋頂平臺要營造綠植花園氛圍,讓顧客坐在這里眺望什剎海和德勝門,真切體驗“走進新街口、眺望什剎海、感受老北京”的情懷。
2019年1月10日召開的2019北京商業品牌大會上,物美新街口廣場榮獲北京商業創新大獎。北京市西城區政府也是關愛有加,將物美新街口廣場命名為2019年“數字智慧示范中心”。數字化也好,智慧化也好,李存孝認為這是鼓勵,也是一種期望和要求,在轉型社區生活中心過程中,要借鑒和引進更多數字化手段和內容,緊跟生活方式升級帶來的需求轉型,補充、創新社區服務產品,打造個性化的社區商業品牌。
(來源: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潘玉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未經允許 不可轉載!)
- 該帖于 2019/2/5 22:2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