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收官。在旅游過年逐漸成為新民俗的趨勢下,上海消費市場保持火熱狀態。
中國旅游研究院與銀聯商務聯合發布的《 2019春節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顯示,春節期間上海地區人均旅游消費金額排名全國第一。
據銀聯商務大數據監測,上海市春節期間(2019年2月3日~9日)7天共發生消費177.3億元,其中2月4日(除夕夜)、5日(年初一)兩天消費市場最為火熱,分別發生消費22.8億元和21.9億元,同比增速高達9.8%和14.1%。消費金額排名前三的商圈為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和陸家嘴,三者均為市級核心商圈。
與此同時,上海的外來游客消費次數高達519.4萬人次,發生消費為66.2億元,其中2月6日(年初二)、7日(年初三)兩天外來游客消費熱情高漲,分別發生消費9.97億元和10.50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1.0%和9.6%,春節期間外來游客消費占全市發生消費比重達37.3%,遠高于元旦期間的29.7%。
數據還稱,外來游客消費中江蘇省和浙江省游客消費人次占比較高,分別達到26.6%和13.6%,兩地合計超過四成。而消費5000元以上的高消費游客來源地排名前三的是北京、蘇州和杭州,消費人次占比分別達到14.1%、12.1%和5.1%。
在外地人喜歡來上海過春節購物、消費的同時,上海人卻熱衷于出城旅游消費。數據顯示,上海居民外出旅游消費共計983.2萬人次,發生消費為111.2億元,人均花費1130.9元,外出旅游目的地城市主要集中在蘇州、杭州、南京等周邊城市。
上海市商務委抽樣調查380家零售和餐飲企業數據顯示,從增速來看,2019年節日期間(2019年2月4日至10日)重點樣本企業銷售額,較去年同比增長8.1%;從業態來看,購物中心、專業專賣店、便利店、餐飲等業態都保持較好增長,189弄購物中心、百聯南橋購物中心、奕歐來奧特萊斯、繽谷廣場、上海環球港、佛羅倫薩小鎮、奉賢寶龍廣場等樣本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
據貓眼電影統計數據,《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等多部賀歲影片熱映,2019年2月4日(除夕)~9日(年初五),SFC上影、萬達院線等38家影投企業在上海全市共實現票房1.99億元,觀影人數達到428.3萬人次,場次人均數46.5人,高于全國場次人均10.7%。
為了把當地的消費留在上海,并把全國乃至全球的消費都吸引到上海,上海市在打響“上海購物”品牌上花了不少心思——啟動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發布十條“上海購物專線”,持續創新商業模式,并借助大數據為消費市場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上海市商務委商貿處處長孔福安此前表示,2018年落戶上海的“首店”數量已經超過600家,其中全國首店超過300家,數量均比去年翻番。今年還將至少爭取500家首店落地。
用孔福安的話來說,在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回落的背景下,“上海挺住了”。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68.69億元,比上年增長7.9 %。
春節前夕,俄羅斯的蜂蜜、斯里蘭卡的紅茶、阿塞拜疆的紅葡萄酒、日本的糕點等400多種首屆進口博覽會帶紅的 “明星展品”同款,在與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一街之隔的綠地全球商貿港舉辦大型年貨集市進行銷售,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前往采購,增添了市民年貨里的“開放味兒”。
(來源:第一財經 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