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港股市場迎來春節后開市的第一個正式交易日,已連續3日飆漲的先施(00244.HK)也迎來了首次股價回調。
截至港股收盤,先施股價收跌7.46%,報0.31港元,成交494.43萬港元,換手率1.7%。
自從1月31日宣布盤中臨時停牌至今,該公司股價一度飆漲近1.3倍,雖然今日有所回落,但也基本接近翻倍,不過總市值仍只有不到3億港元,屬于名副其實的小票仙股。
格隆匯app查看先施公司資料得知,該公司于1900年創立,至今已有近120年的歷史,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百貨公司之一,于1930-40年代,先施在上海被譽為四大百貨公司之首,開創了中國近現代百貨業的先河。
先施集團早在1972年便于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是香港證券史上最早一批上市的公司之一,至今已有47年時間。
不過,先施也早已不是百年前紅極一時的百貨公司標榜,如今已經淪落為主業式微,退居一隅的小公司。而重組架構或涉及全面收購的消息,則預示著這家曾經歷了120年的歷史滄桑的公司終究還是輸給了時間。
2月1日,先施經過短暫停牌后發布復牌公告,表示公司現正研究將其下公司,包括若干附屬公司的架構進行重整,以消除現時若干成員公司之間交叉持有的情況。
該公司透露,相關架構重組的討論已持續數月,不排除對公司股份及其他已發行證券作出全面收購建議,惟現時仍未確定,相關重組步驟亦未獲得監管機構確認或同意,及尚未作出申請。
公告同時稱,董事會尚未決定進行重組,且無法確定是否會采取重組的任何特定步驟,或(若會)何時會采取步驟。
雖然先施這次公告并沒有發布進一步有關重組架構或股份全購方面的細節問題,不過,對于先施最終走到這一步,在業內人士看來并不意外,實際上,先施雖然有著百年老品牌和曾經百貨公司之首的榮譽,從其近一二十年來的發展看,無論是名聲還是競爭實力上,先施百貨的經營確實相對已經沒落,不斷被后來的競爭者所超越。
從先施這十多年來的營收狀況可以明顯看到該公司的業務經營確實在不斷式微。
格隆匯app查看先施百貨的歷年財務數據發現,從2000年至今,先施的整體營業總收入不但沒有隨著時間的發展而增加,反而是呈現出了震蕩降低的趨勢。最新的2018年的中期營業收入更是僅有約1.5億港元,創下近20年來的新低。
(數據來源:wind)
而先施的整體凈利潤更是 “慘不忍睹”,近20年來的凈利潤大部分時期都是明顯虧損,僅5個財務年度錄得正利潤,不過加起來也僅有1.63億港元,多數時候還不如一年虧得多。如果這樣的財務數據放在A股市場,可能早已是因虧損退市的結局了。
先施2018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止6個月,公司實現收益約1.46億港元,同比減少8.37%,股權持有人應占虧損6836.4萬港元,同比增長28.91%,每股基本虧損0.10港元。
(數據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先施的2018年半年報虧損增加其主要由于證券買賣分類錄得1000萬港元的虧損,而去年同期的分類盈利則為700萬港元。
這意味著之前主業不行靠炒股投資增厚利潤的路子行不通,畢竟波動性太大。
數據顯示,先施近10年來都有搞證券投資的業務傳統,該項投資業務說占的資產一度接近4億港元,占公司總資產超過40%,幾乎變成了先施的另一個主業,不過近年來隨著公司資產規模的不斷縮水也有所減少。
截至2018年8月31日的中期報告數據,先施仍擁有公平值為1.27億港元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于期內,本集團錄得變現收益60萬港元及公平值未變現虧損800萬港元。公司的十大投資個股包括匯豐控股、恒生銀行、中國移動、長江和記實業、長江實業等,不過所投的資產盈虧不一,持股最多的匯豐控股期內公平值變動為虧損190.3萬港元。
業內人士指出,先施之所以在近幾十年間的發展逐漸失去競爭力,以至于營業收入及資產規模持續縮水的最大原因,是與只困守于香港本土市場以及公司相對保守的經營策略有關。
首先香港本土的百貨零售市場空間的天花板顯而易見,具有地理空間和人口增長的先天局限性,而這兩大因素是決定百貨零售業能否實現規模化復制擴張的關鍵,這也是為何內地的零售業能跑出蘇寧、國美、永輝、天虹、王府井等大型商超的緣故。
其次,公司雖然曾經是百貨之首,但發展至今并沒有隨時代而壯大,截至目前公司的百貨門店經營僅安于香港本土,僅有6間店鋪,多年未有新開店面,這在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門店少不但意味著競爭力和品牌力難以提升,也難以實現降低邊際成本,這從側面一定程度說明公司的經營策略較為保守。
此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迅速成為潮流的電子商務和網上消費對線下百貨店的沖擊是全面且巨大的,無法跟上時代潮流的先施百貨首當其沖。
如今,在港股市場共有約14家商超百貨概念的上市公司,而先施的市值在其中最小,完全沒有當年四大百貨公司之首的風范。
值得一提的是,與先施百貨同時年代成立并且呈相互之間競爭多年的永安百貨(目前已經改名為WING ON CO)雖然也相對式微,但目前市值仍有78億港元,并且持續實現相對較好的凈利潤收入,目前動態市盈率僅3.5倍,狀況相比虧損多年的先施明顯好太多了。
WING ON CO2017年度的財報顯示,集團實現收入16.48億港元,同比減少4.28%;經營溢利6.48億港元,同比增長9.38%;歸屬于股東的綜合凈利潤達26.57億港元,同比增長169.28%;每股盈利9.031港元,擬派末期股息每股0.68港元。
其中,綜合凈利潤增長主要由于,投資物業估值凈收益較2016年大幅增加。如不計算此非現金項目及有關遞延稅項,集團應撥歸股東基本凈利潤增加27.7%至5.82億港元,主要由于集團證券投資收益增加及應占一聯營公司盈利,2016年則獲得應占該聯營公司損失。
(來源:格隆匯APP 作者陳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