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聯商網
屢陷質量門的代工之王。
3月1日,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來伊份)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于2019年3月1日收到公司副總裁馮軒天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馮軒天辭去在公司擔任的副總裁職務。
事實上,近半年來伊份公司出現頻繁的人事變動。時間財經發現,2018年12月,來伊份公司分別收到股東代表監事鄒曉君先生和董事兼董事會秘書張潘宏女士的書面辭職報告。其中,張潘宏女士辭去公司董事職務、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后將繼續在公司工作。
與此同時,來伊份業績也出現了問題。來伊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都處于暴跌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來伊份由郁瑞芬創立于1999年,產品覆蓋堅果炒貨、肉制品、豆制品、果干果蔬等近1400種品類,截至2018年9月,已在江、浙、滬、京、津等18個省直轄市擁有連鎖門店總數 2663 家。2016年10月12日,來伊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主板零食第一股”。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間財經表示,來伊份的電商業務板塊是很弱的,其銷售渠道及收入主要是線下門店為主,這樣的構成決定了其在門店租賃、人力資源等方面的費用會較大,在整體業績、利潤不是非常理想的情況下,高管的頻繁離職是正常的連鎖反應。
凈利暴跌9成
來伊份2018財年預告顯示,公司預計 2018 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8837萬元到9137萬元,同比暴跌9成。預計扣除2018年度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后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36億元到1.39億元,同比暴跌160%。
對于業績預減原因,來伊份表示,公司所處的休閑食品行業市場前景良好,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目前行業競爭環境趨緊。公司為了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及未來更好地發展,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重點加強了全渠道建設、新市場的布局、信息及管理技術投入、各領域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的引進,從而使相關費用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來,來伊份一直處于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上半年,來伊份實現營收19.93億元,同比增長11.17%,凈利潤則為3701.37萬元,與2017年上半年同比減少57.26%,扣非后凈利潤僅為44.14萬元。
這也讓來伊份收到了上交所對其2018年半年報的事后審核問詢函,來伊份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表示,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一是毛利率有所下降,二是銷售費用增加,三是管理費用增加。
營收不斷上漲,利潤卻不斷下降。與近年來來伊份線下門店瘋狂擴張不無關系。
根據公開數據,2013至2016年上市之前,來伊份的總門店數處于縮減狀態,由2013年的2384家縮減至2016年的2260家。但從2017年開始,門店總數又重新恢復增長,尤其是加盟店的增速較為明顯。2018年,來伊份還提出了以擴展線下業務,增加加盟店為核心的“萬家燈火”計劃。
截至2018年6月30日,來伊份的總門店數達2628家,其中直營門店總數為2352家,較2017年同期增長275家;加盟店共276家,較去年同期新增94家。
FBA付邦安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付邦安公開表示,來伊份利潤的下降和其在線下的擴展有一定的關系,也與其沒有做好單店客單價客流量和利潤產品投入預算有關。而目前線下零售不溫不火,零食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基本在向線上轉移,消費習慣的改變和來伊份布局線下思路的沖突,對后者來說是一大挑戰。
據了解,來伊份采用全渠道經營模式,在經營線下連鎖門店的同時,還不斷加強線上電商和移動APP銷售的布局。
就目前線上市場,線上零食已經形成了由三只松鼠、百草味等品牌主導的局面。而對來伊份來說,目前其已經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兩難境地,線下直面高額租金和管理費用,線上又將面臨激烈的競爭才能分得一杯殘羹。
曾有分析師表示,來伊份的優勢在于門店,而弱勢是電商。不過在門店增速乏力,而電商發展高亢的情況下,來伊份也將目光投向了電商發展。但是由于起步較晚,來伊份的發展電商發展并不順利。
屢登質量黑榜
作為休閑食品的經營企業,來伊份本身并不直接生產商品,幾乎所有產品全部外包代工。這也就造成了公司很難對產品的品質做到完全的把控。
近年來,媒體和消費者對來伊份食品質量問題和售后問題的投訴一直不斷。據新京報統計,2018年12月初到12月12日,有超過10名消費者在網上稱:在吃來伊份食品時,發現食品中混有疑似訂書釘、老鼠屎物、昆蟲等雜物。
2018年12月12日,網名為“Lewissa_劉”的消費者在微博發文稱,其在來伊份南京萬達店購買溫州風味鴨舌,在食用時發現產品中有一個訂書釘,隨后進行了拍照并在網上曝光。
同在12月12日,網友“你太厲害了你快上天吧”在微博發文稱,在購買的來伊份豬肉絲中發現疑似“老鼠屎”物品。
2012年還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影響了IPO進程。
2012年8月3日,證監會在《關于不予核準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決定》顯示,報告期內你公司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被有關部門處罰;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缺陷且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被媒體曝光質量問題后銷售收入明顯下降。
2012年4月24日,央視曾曝國內部分蜜餞加工廠生產環境臟亂,工人隨意添加添加劑等問題。被曝光的杭州靈鑫食品公司、梅園食品廠、永海食品廠等企業證實是來伊份的蜜餞供應商。
據來伊份招股書顯示,2013年-2016年上半年,來伊份共召回不合格產品70250公斤,不合格產品涉及肉制品、水產品、糕點、果蔬等。
事實上,來伊份近幾年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登上監管部門抽檢“黑榜”。
2013年3月,江蘇省食安辦發布,標稱上海萊達林實業公司康康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來伊份”牛軋糖大腸菌群超標。
2015年5月,原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標稱漳州市珍桂食品公司生產的1批次“來伊份”手撕肉條菌落總數超標。
2016年6月,江蘇省食藥監局通報,標稱江蘇德盛食品公司生產的1批次“來伊份”脆薯薯大腸菌群超標。
朱丹蓬表示,來伊份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關鍵在于對如此多的代工廠商沒有嚴格審核,難以完全從產業鏈上進行把控。代工廠商的不斷增多以及快速擴充的產品數量,管理難度也隨之加大,導致來伊份在外部采購、內部管控和店面管控3個方面均面臨挑戰。代工模式造成的質量問題,是整個中國零食行業的一個硬傷。
(來源:北京時間財經李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