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是全球婦女共同的節日,但對香港昔日女首富朱李月華來說,2019年的婦女節實際是破血財的“一劫”。這一天,其掌控的金利豐(1.36, -0.01, -0.73%)金融集團(01031,HK)——香港最大的證券公司股價暴跌8.7%。而自2017年底以來,該公司累計跌幅更是高達79.61%,市值蒸發了1114億港元,相當于海底撈的總市值。
根據福布斯排行榜,近一年多來,朱李月華的身家縮水了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4億元),超過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總身家(550億)。
“賭廳公主”、“融資大亨”、“殼后”、“朱太”……在香港,綽號眾多的朱李月華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在60歲本命年這一年,她的運數卻急轉直下,而改變她財富軌跡的巨大力量,正是金融大亨們最不愿打交道的香港證監會。
被香港證監會搜查五小時
3月7日,香港媒體報道稱,香港證監會當日突擊搜查金利豐金融(2.1,-0.20, -8.70%)集團辦公室,調查時間至少持續五個小時,辦案人員在金利豐辦公室抄寫并帶走大量資料。
當天晚上,金利豐金融發布公告稱,對媒體報道表示不作評論,僅稱事件“并不涉及本集團事務,不會對集團營運有任何影響”。
雖然金利豐金融努力將自己與這次調查撇清關系,但第二天(3月8日),公司股價還是大跌了8.70%。
在此之前,香港證監會在2018年9月和2019年2月先后兩次凍結了金利豐金融客戶的資產。
(友情提示:下面的劇情較為復雜,涉及較多專業術語。但整體意思是,金利豐金融的某些客戶涉嫌金融犯罪,涉及金額高達數十億港元,金利豐也由此受到牽連。趕時間的讀者可以直接略過下面帶框部分的內容。)
去年9月28日,香港證監會通知三家券商(金利豐證券有限公司、中南金融有限公司、匯豐金融證券(亞洲)有限公司)就某人(公告未標明具體人名)的所有賬戶被凍結,上述賬戶內的總價值為101.69億港元。
香港證監會指出,被凍結賬戶所有人涉嫌在兩項源自一筆融資貸款融通可疑交易中,串謀某些管理層人員策劃欺詐,另外,該人還是某上市公司的主席。
今年2月15日,香港證監會向長江證券經紀(香港)、海通國際(3.22,-0.21, -6.12%)證券及金利豐證券發出限制通知書,禁止它們處理在多個客戶賬戶內持有的若干資產,相關賬戶內資產價值至少有38.15億港元。
香港證監會調查發現,某在香港上市公司的兩名高管涉嫌通過在英屬處女群島(BVI)注冊成立并全資擁有及控制的公司挪用2.59億港元。公司A是其中一家收取了部分涉嫌被挪用資金的BVI公司,它在上述三家券商均開設有賬戶。
公司A在金利豐證券設有兩個保證金賬戶,截至2018年11月22日,兩個賬戶內持有合共約20.59億股該上市公司股份,香港證監會估計,這些股份約值10.91億港元。
雖然5個月內兩次被香港證監會要求凍結客戶資產,而金利豐金融只是配合證監會的調查,但被監管部門“盯上”,終歸不是好事。
在2018年1月,金利豐金融自己也被香港證監會點名,稱集團股權高度集中:大股東高度控盤,極易出現成交量小卻暴漲暴跌的情形。金利豐19名股東合共持有公司17.05%股權,連同朱李月華持股74.6%,已合計占比91.653%,也就是說,金利豐僅有8.347%股權由其他投資者持有。
金利豐金融股權結構
結果,金利豐金融股價應聲暴跌,三日累計下挫超30%,股價跌至5港元左右。
隨后金利豐金融利空不斷。FTSE Russell指數將金利豐自成分股剔除,2018年5月金利豐豐又被剔出MSCI香港指數,股價進一步下跌。
按2017年12月1日的最高點10.3港元/股計算,金利豐金融股價至今已經累計下跌了79.61%,市值蒸發了1114億港元。
在2019年2月的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中,朱李月華的財富從2018年的120億美元大幅下滑至33億美元,縮水73%,財富排名從第7位下降至第28位,也失去香港女首富的“寶座”。
圖片來源:2018年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
圖片來源:2019年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
朱李月華:從“賭廳公主”到“殼后”
昔日香港女首富朱李月華(本名“李月華”)是金利豐金融的創始人,目前是集團的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而她的身份并不僅于此。在香港,提到“賭廳公主”、“融資大亨”、“殼后”、“朱太”,人們都知道說的是朱李月華。
圖片來源:金利豐金融官方網站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朱李月華1958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廣東東莞。她的父親李惠文當年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得力助手,也是葡京賭場黃金廳廳主。因此,朱李月華很早就和香港和澳門的名流相識。
14歲那年,朱李月華前往美國舊金山念書。從美國金門大學管理學專業畢業后,1985年,她與朱沃裕結婚,并冠夫姓。朱沃裕目前是金利豐金融的董事局主席。
1992年,朱李月華回到香港發展。當時,香港房地產市場競爭激烈,朱李月華決定做金融服務。1993年,朱李月華從父親朋友手中承讓股票經紀牌,和丈夫一起創辦金利豐證券,開始試水證券業。
1998年,金融風暴后的金利豐金融不僅沒有受影響,反而日漸擴大規模,成為當時發展最快的香港本地券商之一。
2005年,是朱李月華事業的一個高峰。她成功收購出現財務問題的上市公司邁特科技后,將公司更名為黃金集團,并轉型澳門博彩業。5年之后,金利豐金融上市,也是借了黃金集團的殼。
從朱李月華進入資本市場以來,“殼”就成了她身份的標簽,不僅自己的公司兩次借殼上市,而且“殼”也成了她的買賣。因此,她也得名“殼后”。
朱李月華善于為低價股公司進行融資。當低價股無力償債時,金利豐便獲得其控制權,擁有“殼股”。緊接著,朱李月華將殼股轉售給其他企業,助其借殼上市。
朱李月華多善于“玩殼”?只看2016年就明白:據港交所披露,2016年朱李月華操作的32只股中,有23只個股股價不足0.5港元,有31只個股流通市值不足50億港元,每股收益為負數的有20只,市盈率超過100倍或為負的有22只。
也就是在這時,朱李月華身家暴增。2016年,她以49億美元的財富排行全球女富豪榜第四。2017年,金利豐金融股價從2港元漲至10港元左右,她也首次成為香港女首富。可如今,無論是公司股價還是朱李月華的個人財富,卻已回到了兩年多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 王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