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門處,往往人稠地窄,看似路好走,其實難過;窄門,恰恰相反,人跡罕至,看似難過,其實路好走
在這個消費持續升級,產品迭代劇烈,各領域各行業都競爭白熱化的年代,走寬門還是窄門?對于企業,這是一個戰略性的選擇!
顯然,對于不久前攜帶360ml、550ml兩款瓶裝水回歸市場的樂百氏,他們的選擇是走寬門。
對此,一些“善意”的專業人士表示看好,覺得樂百氏的品牌認知與消費基礎都在,從南向北推廣前途廣闊。
在糧策品牌研究院程青云看來,這是一句模棱兩可的話,如果樂百氏的意圖只是生存,賺點小錢,“專業人士”的預判可能是正確的,但如果樂百氏想如“二十七層凈化”時代一樣,重新進入行業頂級主流品牌序列,程青云則認為:如果不能重塑新場景,樂百氏瓶裝水難有新突破。
樂百氏瓶裝水面臨的三大無解難題
樂百氏創辦于1989年,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水、飲料行業,是叱咤風云的品牌。一款乳酸奶,能賣到脫銷。1997年,樂百氏推出的“二十七層凈化”廣告語,讓樂百氏從飲用水品牌中一躍而起,市場占有率排名全國第二,是唯一能與娃哈哈對抗的巨頭。其后,經歷被法國達能收購等沉浮歲月,近些年,樂百氏最核心的業務只剩下了桶裝水業務,主營北京、天津、重慶、成都以及廣東省等市場。
因為樂百氏的水業務一直在,尼爾森數據也顯示,中國瓶裝水產品市場在2017年銷售額增長高達17%,銷售量增長高達15%,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同樣顯示,2018年上半年,水產量依然保持著8.56%的增長。
大數據時代,或許正是依據行業數據的誘惑,樂百氏在4月初,攜帶兩款水,一款純凈水,一款礦泉水,重新殺回市場,單瓶售價均在2元左右,而正是這種對品類、容量和價格帶的選擇,讓樂百氏的回馬槍瞬間掉入了三大無解市場難題中。
難題一:瓶裝水市場已經是一個貼身肉搏的準寡頭壟斷市場。
數據顯示,雖然目前瓶裝水市場規模高達1900億元左右,但在2017年前后,農夫山泉、怡寶、康師傅、娃哈哈、百歲山、冰露等前六品牌已經占據了近80%的市場份額,到了2018年6月,前六品牌市場份額已經高達81.6%。
或許品類市場一直在擴容,但就如乳品行業,所有擴容力目前為止都來自前幾位巨頭品牌,水行業如是。
農夫山泉作為領導者,已經不止于占據品類,嬰兒水等細分市場同樣開始大力度布局,在這種態勢下,樂百氏攜帶稀疏平常的純凈水、礦泉水入市,除了在其桶裝水業務能完成部分消費轉化,其余市場,都需要從農夫山泉們的嘴里奪食,而這些企業幾乎都是百億級企業俱樂部成員,不可能甘心將市場拱手相讓。
恒大冰泉曾試圖虎口拔牙,無功而返,相信樂百氏的實力不可能超越恒大幾個量級,因此,競爭必將是樂百氏面臨的無解難題之一。
難題二:產品力方面,現有資料顯示,相對于農夫山泉們,樂百氏瓶裝水并沒與差異化突破賣點。
從概念本身,純凈水、礦泉水都是世紀初的主流品類,之后,天然弱堿水、小分子水、冷礦泉等大肆流過,不能說純凈水、礦泉水過時,但想大面積聚集注意力,有點難!
從容量說,樂百氏的水,無論550ml還是360ml也都是常見容量,消費上與競爭對手高度重疊。而在瓶型、文化調性上,也中規中矩,絲毫看不出樂百氏對于水市場的微妙洞察。
也許正如一個財經記者所說:樂百氏是想用“情懷”入市,可祥云是情懷,還是民族品牌是情懷,亦或“27層凈化”,樂百氏沒想明白,也沒做出來,說得不客氣點,就是一個“大路貨”。
在這個產品隨處可見的年代,大路貨或許能碰到一些對樂百氏有“記憶點”的消費者,但要說突破,成為新爆款,估計很難,這是樂百氏面臨的第二大無解難題。
難題三:價格帶。價格帶本質上是用戶群落。價格帶重疊意味著用戶的選擇重疊。
在這一點上。樂百氏既然選擇了與農夫山泉們相差不大的主流價格帶,其標示著樂百氏最大的野心可能就是在其相對優勢的南方市場,直接磕行業第一品牌,然后從局部勝利逐漸走向大面積勝利。
應該說,依靠其目前的基礎,在一小塊市場取得一點點成績,是完全可能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從點到線再到面能夠全部連接成功,畢竟無論是渠道密度或者品牌修養、品質穩定以及價格設置,農夫山泉們已經做得足夠優秀,很難給樂百氏機會,這也其面對的第三個無解難題。
基于這三個難題,樂百氏如果只是想從成都等市場,轉化一部分自己桶裝水的用戶,無可厚非;但如果想在全國市場再掀起一陣大浪,除了再造新場景,恐怕很難復制“二十七層凈化”的奇跡了。
樂百氏重塑場景化的三大可能路徑
一、格調化場景重塑,可讓樂百氏因小眾得大眾。
雖然從理論上說,場景化和客情化是對立的。但不得不承認,用戶身份、地位不同,同樣場景的調性是有巨大差異的。
在2013年前后,中國水市場殺出兩個品牌,一個恒大冰泉,一個是百歲山,恒大冰泉依然采用傳統叫賣式的格調,字里行間說的是自己比天然弱堿更牛X,相對恒大冰泉,百歲山則不同,定位水中貴族,玩的西洋調性,話很少,一舉一動頗有紳士風格,最終結果眾所周知,水中貴族成功突圍,恒大冰泉轉入“深山老林”,很少再進入大眾視野。
這就是場景調性的區別,從樂百氏來說,擺在其面前的機會很大程度就是長尾市場,畢竟消費升級時代,用戶群落圈層明顯,就算如江小白,玩青春,樂百氏依然有機會因部分人群的場景,而完成大面積突破。
二、渠道化場景重塑,可讓百歲山細流入海,洶涌澎湃。
在這方面,不說當年王老吉依靠火鍋完成“怕上火”的火爆,近年,涼露的突破同樣值得研究,其依然主攻四川,主攻餐飲渠道,只因為是“吃辣喝的酒”,從而贏得了關注、口碑,一年銷量達到8億元。
從樂百氏來說,水是白熱化了,但渠道的機會未必沒有,在汽車后備箱時代,在加油站隨處可見的當下,如何跨界整合,在小渠道完成集中突破,然后實現“星火燎原”,同樣值得深思。
三、社群場景重塑,可讓樂百氏完成從我有到我要的突破。
如前所述,其實目前離樂百氏最近的機會就是桶裝水用戶,但這種70、80后用戶流量轉化,如果只是通過優惠、試用、捆綁等手段完成,能量必然只能局限在現有用戶上,但如果能就現有用戶,通過社群,通過服務或者說價值性營銷實現心智黏貼和占位,同樣可以讓樂百氏先被自己的擁躉刮目相看,然后完成分享,最終實現大面積引爆。
當然,無論是社群場景還是渠道或格調場景,要營銷就需要系統化重塑,只有是系統的,是基于產品、場景、價格、服務全鏈條式的改變,樂百氏才可能真正上演一出從占山為王到王者歸來的大戲,如果就如預想,一回歸就想和農夫山泉們從渠道、人群、產品、價格上全面硬碰硬,借著以前的一點“威風”給后輩們一個下馬威,那么,樂百氏可能就如余華的《兄弟》一樣,終會因走了寬門,而得不到預想的好評。
一切拭目以待!
后記:
樂百氏是這樣,對于農產品也一樣。做品牌,造產品,干市場,硬碰硬固然豪氣干云,但因時造勢,讓產品贏得認可才是王道,畢竟市場既不是企業的,也不僅是消費者的,而是二者合作孕育的結果。而要實現孕育,每個產品,都需要給消費一個選擇你的理由!
作者簡介
程青云,糧策品牌研究院院長、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合伙人。5年新聞、11年品牌營銷策劃職業履歷。曾服務中糧、匯源、內蒙恒豐河套、山東東營墾利黃河口等百余家企業、政府機構,有六十余萬字營銷、管理、新聞類作品在《新食品》、《食品營銷》、《科學時報?網絡周刊》、《今日信息報?青年創業周刊》等各級專業報、刊公開發表,參與創建《品牌生命體》、《區域品牌魚骨運營理論》等多個營銷策劃作業工具,著有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欄目官方圖書、兒童文學故事集《中國名人》(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年版)。互動交流微信號:chengqingyun6688;公眾號:lanshiCH
- 該帖于 2019/4/18 10:2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