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討論996(早9點,晚9點,一周工作6天)時,是在討論勤勞還是懶惰,是功勞、苦勞、還是疲勞?眾說紛紜。
上周,馬云兩次長談996,做出了自己的解釋。在他眼中,996不是簡單的加班,能堅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熱情之處。
要知道,真話的本質是真實,馬云所說的996,和大眾批判的996,并不是一個意思,馬云的996如果換成“為夢想奮斗”就一點誤會也不會有了。有人為攀登“自我實現”的高峰,廢寢忘食,拼盡全力,996自然是一種福報。
所以,馬云站在阿里巴巴角度,力挺996“為夢想奮斗”,真的無可厚非。因為阿里人的價值觀就是這樣。
就比如小郝子的某位好友A,2014年阿里上市后身價暴漲,實現了各種標準下的財務自由。2015年某周末,我在阿里園區開會,恰巧看到A的車停在樓下,就打電話叫他出來聊聊。
小郝子很好奇地問:“你那么有錢,為何還這么拼?”A卻淡淡地回答:“就想和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再干出點牛逼立體的事�!�
當然,對此,一開始我是不信的。但后來從別人那聽到兩件事,就不得不信了。
其一,晚上9點A陪領導開始巡樓,幫各個加班團隊解決問題,凌晨2點結束,第二天9點多,他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其二,A一天穿越杭州、上海、香港,臺風登陸也不能阻擋。中午到港,下午工作結束后,立馬奔回機場,趕在停航前飛上海,輾轉回杭州,就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安排。
熟悉的阿里人越多,越覺得這些都不算事兒。不得不承認有些人是被鬧鐘叫醒,有些人就是被夢想叫醒。問題只有一個,是什么樣的夢想,有這樣的魅力,讓他們那么孜孜不倦。
最近,天貓精靈發布會上,阿里巴巴副總裁&人工智能實驗室(AILabs)負責人陳麗娟解讀了阿里夢的一個“奧義”:通過AI技術重新定義“家”。
具體手段是:用天貓精靈做智能助手,跨場景連接生活的每個環節,數字化重構“家”,并且通過智能助手上傳到云端,從此“云端定居”,任何實體場景都能有家的感覺,開啟物質幸福到精神幸福的新篇章。
以此讓人們從房子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生活跟著人走,讓房子越來越不重要。
沒錯,阿里的AI夢現在看還有點遠,但就像馬云說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淘寶、支付寶、阿里云,哪一個不是這樣走出來的?
心要大,腳要實
阿里流行一句話:“心要大,腳要實。”按阿里巴巴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的解讀:“想的時候不妨大一點、遠一點;做的時候不妨小一點、準一點。這樣,攻下第一個山頭,才有機會攻下一個�!比绱�,日拱一卒,步步為營。
用天貓精靈就是這樣。
2年前,天貓精靈X1發布,智能音箱市場已經是“百團大戰”,各種新品層出不窮,沒做過這個品類,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混科技圈的。比如京東、小米、獵豹,一個個揚言自己是天選之子,要把智能音箱打造成家庭的“中樞”,實現對所有電器的控制,塑造家庭物聯網(IOT)的故事。
可是,到去年末,它們中的大部分要么退出競爭,要么市場份額不斷縮減。
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增長了95%,達到3850萬臺。一個季度的出貨,超過了2017年全年。
對應的,阿里智能音箱出貨量增長30%,整體出貨量約280萬臺,而今年1月其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1000萬。
反觀京東,2014年就加入戰局,早年突飛猛進,如今卻因為份額太小,已經退出競爭,被并入“其它”項。
據“全天候科技”報道,有京東員工復盤:“我們辛辛苦苦做了三年,供應鏈都跑通了,但現在沒人記住京東音箱”。京東只是把智能音箱當貨賣,沒有像阿里去塑造它的“故事”——一邊構造夢想,一邊一步步向夢想逼近。
當京東開始意識到問題的時候,整個市場的主動權都已被其他巨頭搶走。
用陳麗娟的話說:太多玩家并沒有想清楚為什么要做這件事。知之愈明,才能行之愈篤,行之愈篤,才能知之益明
在阿里看來:第一,語音交互是最簡單的交互方式,無論男女老少,任何人用智能音箱,會說話就能聯網,因此,智能手機定義移動互聯網,智能音箱定義語音互聯網。此為“廣度”。
第二,智能音箱不只是家用電器的“萬能遙控器”,它將進化成智能助手,為用戶創造一種新的生活,讓人們從產品中感受到陪伴、關愛,由它開始,人們可以在不同空間復制家的感受,重新定義“家”的含義。此為“深度”。
所以,當別人都專注模仿亞馬遜時,阿里不僅給天貓精靈加上屏幕,還添加手勢控制(收藏、播放下一個節目、暫停),讓用戶在家就能體會“黑科技”。當別人還在追求占據客廳時,阿里已經開發出連接汽車的智能音箱,復制用戶的偏好。當別人還在糾結于拓展內容時,阿里已經讓天貓精靈根據不同人的聲紋、情緒,提供個性化服務……
如此,廣度、深度兼具,占領工作之外各種場景,復制家的感覺,讓人“云端定居”,結果是:天貓精靈市占率7.3%,保持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
這就實現了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的“先做對,再做好”。即便一切只是“開始的開始”,只要市場足夠大、發展足夠快,好的開始就可以是成功的一半。
生態出“奇跡”
體育圈常說“大力出奇跡”,但如今在商業圈只有“生態出奇跡”。任何單打獨斗都不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只會讓夢想破滅的幾率居高不下。
此前,團購、O2O、網約車,無不證明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側重生態的競爭、聯盟的角逐。只有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才可以不斷卷入新用戶,留住老用戶,發展得又猛又持久。
按管理學家邁克·波特的說法:單純經營的“效率競爭”,就只有價格戰,極易在對手的追趕中喪失優勢。而“戰略競爭”下,公司用新的產品概念、新的服務、新的商業運作方法,把自己與對手區分開,就能發展出“生態出奇跡”的戲碼。
比如,天貓精靈發布第二天,支付寶便在首頁廣告位予以推薦,按照支付寶月活躍用戶6.5億的水平推算,一天的導流,至少帶來上千萬人次的關注,若用市價計算,節省費用至少數千萬元。
再比如,新出的天貓精靈“Queen”。這個直徑8寸的化妝鏡,有智能音箱的功能,同時用LED燈模仿不同光照環境,保證妝面效果。它還按天氣為女性用戶提供專業的肌膚檢測、防曬指數查詢、美膚護膚提醒、美妝知識解答等功能。
此外,電器品牌飛利浦在其中植入“隱藏關卡”,當用戶回答口腔健康等問題,還能獲得不同的獎勵。
它是阿里與14家美妝品牌合作的結果——借天貓拿下的品牌寶藏,完善產品設計,聯系供求雙方,玩轉顏值經濟與消費升級。
更重要的是,天貓精靈還和皮卡丘、王老吉、奧利奧等品牌跨界合作,推出波普藝術的“方糖R”,讓各類IP的粉絲認同感泉涌,幸福感爆棚,搶占年輕人“為愛買單”的心智。它有賴于阿里魚早早與多個品牌IP的合作,拿下衍生品授權,才能開拓出如此“新潮”的玩法。
這一切就像某分析師說的:阿里生態的打法,就是運用強大的組織能力,協同大量的資源投入,舉全員之力來將一個夢想變成現實。
轉過來再看小米智能音箱,去年最后一季度,出貨量不升反降,從之前的190萬下降到了180萬,產生了4%的負增長,“智能家居”之夢開始“啞火”。其本質是缺乏生態的擔當。
其一,小米以兜售硬件為主,硬件凈利潤率已經跌到1%,導致其創新成本、風險極高,不像阿里可用更多高毛利業務補貼天貓精靈的發展,不斷地快速試錯、迭代創新。
其二,小米雖然有生態鏈計劃,孵化的硬件眾多,但還是個封閉的IOT生態,缺乏跨品牌、跨行業的同盟軍,即便想切入更多場景做智能創新,也只能單打獨斗,不像阿里玩得起各種跨界營銷、品牌聯運、交叉銷售,不管游擊戰、陣地戰,總有辦法以戰養戰。
所以說,“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口號可以喊,究竟誰能實現“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顯而易見。
現在看來,如果說手機是人體器官的延伸,智能音箱就是陪伴新生活的必需品,它的發展進化,注定是一個“供給創造”的買方市場,其間,創新不息,腦洞不止。
在釋放個性、智力、能力的時代,這樣的夢想才值得阿里人奉為事業,為之奮斗,進而活出128T硬盤與128兆U盤的區別。
此時,996絕不是辛苦和折磨,而是識變、應變、改變,去開創一個時代的榮耀。
誰說“改變世界”的夢想只屬于喬布斯和馬云,任何有抱負的人都想做新舊世界裂變的加速器,996只是順便,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