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歐尚無人超市。
掃碼注冊、進門、挑選商品,手機支付,出門……沒有收銀員、現場也沒有導購,這是武漢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無人超市購物場景。
無人零售蓬勃發展,吸引電商巨頭、實體零售商、互聯網創業公司等相繼進入。去年以來,掃多多、繽果盒子、中百e百購、歐尚等無人超市紛紛在漢運營。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這些無人超市經營得如何?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多數無人超市有點冷
4月3日11時,洪山區雄楚大道與民院路交會處附近。透過“中百24小時無人便利微超”的8扇落地玻璃門,室內各種食品、飲料一眼可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用手機注冊掃碼開門,選購薯片后放到智能結算臺,顯示器顯示出商品和價格。掃碼支付后,記者拎著薯片到出門識別區,約3秒鐘后,語音提示門已開啟。
記者現場觀察一小時,先后有4名男士想進店,其中3名男士掃碼后發現需要注冊掉頭離開,另外1人進入買了一瓶水。
“上午人氣最弱。銷售主要在傳統超市閉店后。”中百e百購相關負責人說,這是中百目前在漢唯一的無人超市,占地30平方米,有近200種商品,平均每天60多人進店,日銷售額800元左右,好的時候過千元,“晚上9時30分至次日早上7時的營業額約占當天近六成,八成消費者是年輕人。”
記者了解到,相同地段同等面積的傳統便利店,每天約300人進店消費。
開在小區的無人超市,又是怎樣的情形呢?
4月10日15時,記者到蔡甸區凱德悅湖小區探訪“歐尚一分鐘無人超市”,這里面粉、火鍋底料等生活用品較多。記者現場觀察1小時,有兩名顧客進入購物。
歐尚超市相關負責人祝火介紹,歐尚一分鐘在武漢開店5家,悅湖小區店每天約50人進店消費,“江灘公園店人氣旺一些,周末高峰時最高一天有300人消費。”
無人超市為何有點冷?記者了解到,市場和消費習慣都有待培育,比如有些年紀稍長的人覺得掃碼注冊很麻煩。一家無人超市負責人坦承,無人超市主要是晚上方便,白天消費者更愿意去傳統便利店,可選擇貨品多,消費場景和消費體驗更好。
商品價格有高有低
沒有收銀員、沒有現場導購,節省了人力,無人超市的商品會不會便宜一點?
4月14日,漢陽一家超市的經營者邱潔與記者一起實地比價。
逛完歐尚一分鐘后,邱潔感覺價格有高有低,“像膨化食品好多魚,這里賣4.9元,在我的店內賣5元;雀巢瓶裝咖啡,這里售價5.5元,我店里賣6元,但蒙牛酸酸乳,這里賣2.2元,我的小店賣2元。”
在中百e百購,大部分貨品比邱潔店內高0.1元至1元。
記者了解到,在漢經營的無人超市選擇的技術合作方各有不同,除中百e百購,其余無人超市多為18平方米的箱體式,箱體加上智能設備,前期投入10萬元至20萬元不等。祝火說,后期運營,除人工成本,每個月僅電費都要3000元,“談盈利尚早。”
邱潔認為,目前的無人超市,主要是用技術取代了收銀員,運營過程中,上貨、理貨、保潔仍需要人工,成本上并沒有節約多少,加上水電、房租,沒辦法大幅降低商品價格。
無人超市進入武漢一年多,很多消費者還未嘗試,這與其多選址在小區、創業園區、校園有關。最早開設無人超市的掃多多,開設的兩家直營店,一家在郵科院烽火創新谷,另一家在后湖楚邦漢界小區;繽果盒子則將無人超市開在江漢大學。
新業態仍處于成長期
無人超市興起,背后是消費變革與技術變革,有業內人士認為,其更像一個試驗場,監管、安全等方面尚需完善。
探訪過程中,記者曾遇到掃碼開不了門的情況,電話聯系客服時被告知“可能是網絡原因”。
此外,逃單讓經營者大呼頭疼。中百e百購負責人說,曾有人進店不付錢,直接拿起商品就吃。對于這樣的顧客,只得將其列入黑名單,讓其下次無法進店。祝火表示,店內也有逃單、失竊現象。
去年,有著“迷你無人超市”之稱的無人貨架,曾因逃單、配送費用高企等原因,引發大洗牌。果小美、猩便利等無人貨架企業悄然撤柜。
無人零售是曇花一現,還是發展趨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石軍偉認為,技術推動產業進步,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行為并進行相應調整改進,有助于推動零售業發展。隨著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和提取特征技術發展,傳統零售未來會和新零售逐漸融合,無人化、智能化將是發展方向。
省商務廳相關人士表示,新技術、新業態都有一個成長期,我省將繼續支持消費領域創新型企業在湖北拓展新業務。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到2022年,無人零售規模將擴大到9500億元。目前,中百e百購正在為第二家店選址,祝火表示,智能手機普及為無人零售打好了用戶基礎,只要有合適地段將會再鋪店。
(來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艾紅霞 實習生易廷靜 曾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