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社區團購如果只想靠規模賺價差,而不建設自身能力,不能依靠自身能力把用戶價值做大,都是走不遠的。
一、供應鏈挑戰
挑戰1——持續做到好貨不貴
短期內想要維持社區團購的發展,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是必要的。
挑戰2——持續做到服務穩定
做到服務穩定,最重要的是做到商品品質的穩定和訂單履約時效的穩定性,社區團購平臺需要時刻注重供應鏈穩定性的提升。
挑戰3——持續做到敏捷快速的響應
社區團購大部分商品都是以預售的形式來進行銷售的,因此要求供應鏈必須具有敏捷快速的響應速度。
挑戰4——跨區域供應鏈管理
全國拓展時的供應鏈,與做區域供應鏈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每進駐一個城市,服務的人群和選品都不一樣,消費習慣也不一樣,這就增加跨區域供應鏈的管理難度。
二、社群運營挑戰
社區團購平臺擁有100個社群好管理,但是當擁有1000個、10000個,甚至更多時就很難管理了。如何把團長資源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對于團購平臺來講,是至為緊要的,也是極大的挑戰。因此,做好社群運營,主要在于團長的運營,因為團長大多是兼職的,對團長進行專業的售后服務和商品推廣培訓,引導其向專業化、職業化團長發展很有必要。社區團購如果只想靠規模賺價差,而不建設自身能力,不能依靠自身能力把用戶價值做大,都是走不遠的。
三、去團長化挑戰
社區團購是基于LBS的熟人和半熟人關系,由C端驅動B端的一種銷售模式,在整個商業鏈條中,團長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每一個社區都要有一名團長負責商品的推廣銷售、配送和售后等工作,社區團購的增長和拉新,都要依賴于團長來拉動。
同時,我們通過真實數據看到,10%的頭部團長貢獻了90%左右的銷售份額,頭部效應非常明顯,但這也是社區團購模式一個特別危險的坑,一旦競爭起來就會比誰的價格更低、誰給的返傭更大,隨著競爭加劇,成本就會顯著提升,傭金也會不斷加碼,特別是頭部團長的爭奪會尤為激烈,失去一個團長,就意味著失去一整個社區。因此,去團長化成為所有社區團購平臺發展需要面臨的挑戰。
四、產品線擴張挑戰
現在的社區團購,基本是以主打爆品的形式,通過爆品進行引流、吸客、逐步養成客群習慣;但由于品類受限,很難一站式滿足用戶需求,同時選擇也比較有限。因此,經過爆品引流的初期階段后,如何真正形成用戶消費習慣,提升用戶粘性和復購率成為社區團購的一個挑戰。而從長期來看,社區團購最核心的環節還是在供應鏈和用戶體驗上,本質上是信任和溫度。因此,為了保證持續良好的產品、品類和物流,就需要考慮足夠多的選品、運營人員,以及足夠近的倉庫密度和足夠快的物流配送,而這些基礎設施和重投入一旦落地,就意味著各種成本的快速上升,最終是否有相比實體店或其他渠道具有長期的價格和便利性優勢,又成為一個重要的疑問。
五、盈利模型挑戰
社區團購本身就不是高毛利的銷售渠道,這是由團購出身所決定的。社區團購所獲得的毛利,除去給團長的返傭,剩下的要用來覆蓋市場推廣、優惠券、配送、倉儲損耗、總部人員工資等成本,所獲得的毛利能不能扛得住這些成本還得劃個問號。在競爭足夠激烈的背景下,社區團購平臺如何保證團長擁有長期不錯的分紅,同時又能持續保證團購產品的毛利和價格與品質的競爭優勢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
編后語:當前熱火朝天的社區團購存在巨大認知紅利,有很多認知問題和應用問題需要解決。筆者通過整理近兩年的研究與實戰經驗,梳理出社區團購干貨系列文章共二十余篇,其中包括:社區團購的本質、社區團購的標準打法、社區團購的無限可能、社區團購的成本效率最優解、社區團購的迭代發展全攻略等等,將獨家首發聯商網和《店長》雜志,敬請期待。
(來源: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云棲居士,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禁止轉載!)
把聯商設為主頁- 該帖于 2019/5/6 8:5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