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俊宇
常常逛B站的小伙伴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彈幕護眼!
其實想給自己增加個護眼Buff,只需要用OLED為材質的手機或電視就OK了。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OLED屏幕比LCD屏幕在健康方面有著更加顯著的優勢。
至少在現階段來看,搭載OLED的手機、電視,是對眼睛傷害最小的設備。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應該選擇OLED顯示器。
我們甚至可以這么說:選擇OLED設備就等于選擇了健康。
一
傳統屏幕傷眼原理揭秘
傳統的LCD/LED屏幕導致“眼睛受傷”的兩個因素是藍光和閃爍。
我們先從藍光說起。
藍光是一種高能量的可見光,被廣泛認為具有對眼睛不適和視網膜損害等有害影響,也是導致癌癥、糖尿病、心臟病、肥胖和失眠等疾病的一個因素。
藍光是可見光的最高能量波長。這種能量能夠通過眼睛的自然過濾器一直滲透到眼睛的后部。
我們每天通過使用數碼設備獲得的藍光曝光量迅速增加,這對我們的眼睛造成了永久性的傷害。藍光的影響是累積的,可以導致眼睛疾病,如黃斑變性。
尤其是兒童,視網膜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藍光的危害。我們從下圖就能看到,藍光對于人眼損害的波段。
研究還表明,睡前暴露在藍光下實際上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并顯著延遲深度REM睡眠。健康因此受到不利影響。從長遠來看,這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和慢性病的發展。
尤其是智能手機的藍光傷害,更是位居所有設備的榜首。因為使用手機的距離往往離其他電子設備更近,而且更傾向于在黑夜之中使用,其中的傷害往往更高。
閃爍同樣會導致“眼睛受傷”。
閃爍是在視頻顯示器上顯示的周期之間亮度的可見變化。它特別適用于陰極射線管(CRT)電視、計算機顯示器以及等離子電腦屏幕和電視的刷新間隔。
開關光源引起閃爍。切換速度越快,屏幕閃爍越快。DC調光是一種通過直接控制發光器件兩側的電流來調節亮度的技術。
液晶屏大多采用DC調光。直流調光本身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但它有明顯的缺點。由于三種原色的波長不同,直流調光會導致亮度極低時不可避免的色偏,進而導致眼睛疲勞。
傳統的LCD/LED屏幕,不管從哪個維度來看,都不是健康的最佳選擇。
二
國內外OLED護眼研究解讀
不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研究都表明,OLED其實比LCD要更為護眼。
今年3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對OLED眼健康方面做出相關測試。測試內容包括對OLED電視和QD-LCD電視進行藍光放射量測試、主觀視疲勞-視覺舒適度測試、客觀視疲勞-眼調節力檢測。
測試結果顯示,OLED電視各項損害指標都低于QD-LCD電視。
結論是,OLED電視的藍關放射量少于QD-LCD電視,同時對視疲勞的影響也更小。
因此,長時間觀看OLED電視后視疲勞程度會遠遠低于QD-LCD電視,眼健康安全性更優。
其實不僅僅是在電視上,手機上也是如此。
2018年10月,來自于臺灣清華大學的一則研究表明,蘋果最新推出的iPhone XS、XS Max的OLED顯示屏比之前iPhone機型上的液晶顯示屏更健康。
作為其《對抗LED和白光危害》研究的一部分,臺灣清華大學(簡稱“清大”)由J.H.Jou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長期以來倡導OLED照明。
2015年,J.H.Jou教授就曾發出呼吁,要求消費者了解LED的危害,各國政府應當制定新的規則,強制基于光的產品必須明示其光譜。
這項研究比較了帶LCD顯示屏的iPhone7和帶6.5英寸OLED顯示屏的最新iPhoneXS Max之間的兩個指標。
第一個是最大允許曝光(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簡稱MPE)。
這是視網膜在暴露于屏幕后到發炎之前的時間量度。測試基于100 lx的光輸出。iPhone 7的MPE為288秒,而iPhone XS Max的MPE為346秒,這就意味著OLED比LCD更加安全。
第二個指標是褪黑激素抑制敏感性(Melatonin Suppression Sensitivity,簡稱MSS)。這是一個相對測量值,用于揭示與純藍光抑制相比的百分比,100%的MSS類似于觀察純藍光。
OLED表現更好——iPhone 7液晶屏的MSS為24.6%,而iPhone XS Max AMOLED屏的MSS為20.1%。
事實上,國外研究也表明了這個問題。
美國科技媒體REWA在今年2月曾經刊載過一篇名為《Which One Is More Harmful To Eyes? OLED or LED ?》(OLED和LED哪個對眼睛傷害更大)的報道。
這篇報道給出的結論是:OLED可以減少藍光。
英國一家名為Intertek的專業獨立質量檢測公司就得出結論稱,OLED燈發出的藍光不到相同亮度和色溫的LED燈發出藍光的10%。
我們從下面這張表格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另一個問題在于色彩顯示。
我們都知道AMOLED顯示屏是由自發光有機材料制成的屏幕。它不需要液晶背光,因為當光束通過有機材料時,像素會自行發光。因此,與普通LCD屏相比,OLED具有更高的對比度等顯示優勢。
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圖之中看出兩者的差異。
最簡單的說,OLED顯示黑色是純黑,LCD其實是灰色。LCD在同一畫面明暗差異過大的情況下,都存在暗部細節不清晰、亮部畫面過曝的現象,影響視覺體驗,導致視覺疲勞。
由于采用了自發光技術,OLED可以真正顯示出“完美的黑色”,并實現無窮大的對比度。每個像素點獨立控制的能力使得OLED電視畫面上的每個細節都能夠不受整體畫面亮度的影響而充分展現。
OLED這種純粹的色彩顯示對人眼而言其實會更舒服,適合長時間使用。
三
選擇OLED就等于選擇健康
從“近視”一直都是困擾中國青少年的重大問題。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研究報告稱,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幾乎是中國總人口數量的一半。其中我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而且這個數據還在逐年攀升,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德國的近視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八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到。到2030年,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也就是要在十多年的時間內,小學生近視率下降7.7個百分點。
從這個維度來看,OLED屏幕非常適合中國家庭選擇。
隨著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擴大,人們的消費觀也隨之發生改變,眼健康也成為消費者更重視的一個購買因素。
今天越來越多的中產階層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責任心”,健身房和私人健身的熱度飆升、戶外馬拉松成為主流生活方式。
子女健康的管理之中,眼健康也成了一個重要環節。
在目前的高端電視市場,“眼健康”已經成為高端用戶的主要消費需求,更多家庭偏向選擇更具有健康護眼的電視。
奧維云網(AVC)專門針對高端電視用戶進行過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消費環境以及消費結構的變化,促使消費理念從盲目、炫耀轉向個性化、品質化,而品質則代表著高端、健康。
在電視方面,高端電視用戶家庭結構以已婚有子女為主,為孩子健康考慮新購電視的比例更是達到10%。
此外,在用戶認可度最大的高端產品中,OLED電視以8.1的評分獲得更多人的青睞,而用戶選擇OLED電視的主要原因中,“健康護眼”以20.7%的占比僅次于“畫質清晰”和“最新技術”兩個選項。
OLED電視在眼健康方面有著更顯著的優勢,也是最適合中國家庭的健康選擇。
這也正如荷蘭學者斯賓諾那句對健康所做的精辟論述:
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責任。
----------------------------------------------
作者 | 吳俊宇 公眾號 | 深幾度
作者系獨立撰稿人,微信號852405518
關注科技公司、互聯網現象的解讀
曾獲鈦媒體2015、2016、2018年度作者
新浪創事記2018年度十大作者
品途網2016年度十大作者
騰訊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