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消息,武漢首家盒馬菜市日前于凱信廣場正式開業。
據了解,盒馬菜市從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除了盒馬鮮生店內常見的“日日鮮”、“盒馬工坊”等已包裝好的標品,其也引進了散裝系列,包括蔬菜、鮮禽、調味料等。
此外,盒馬還充分考慮當地特色,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凱信廣場店引進了武漢消費者喜愛的老通城豆皮、蔡林記、德華樓、汪玉霞等老牌武漢小吃。
《電商報》注意到,盒馬菜市的的拓展步伐可謂大刀闊斧。自3月21日,盒馬CEO侯毅在一場公開活動上表示:除了盒馬鮮生之外,今年還將發展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小站四個新業態。一周后,首家盒馬菜市在上海開業;一個月時間不到,北京也開出了首家盒馬菜市。
為什么要開盒馬菜場模式店?盒馬鮮生CEO侯毅曾做過解釋:盒馬需要一個定位稍低一點的業態,讓盒馬“下沉”社區,也就是說盒馬菜市是菜場化的盒馬小店業態,以面銷為核心的菜場形式電商。
事實上,2019年開年以來,瞄準社區菜市場生意的人如過江之鯽,他們通過不同的商業運作模式來錨定同一個“菜籃子”,如主打“外賣”模式的餓了么、美團。渠道不自建,而是選擇外賣平臺進行合作,是當下不少傳統商家的轉型之路。
5月6日,餓了么宣布,截止4月底平臺買菜業務已覆蓋200個多城市,整體訂單量環比增長20%。與此同時,該平臺還與錢大媽、優鮮菜場、菜小姑、噠令買菜等全國生鮮品牌近2000家門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而美團左手開放服務,右手還入局“前置倉”模式。繼今年1月在上海啟動測試后,美團不斷加快擴張的步伐,僅三個月的時間,美團買菜開通的站已達到10個,包括在北京的三個服務站,以及在上海的7個服務站。
此外,“前置倉”模式的樸樸超市,蘇寧菜場也不甘落后。3月27日,成立于2016年的樸樸超市宣布完成5500萬美元B1輪融資;4月下旬,蘇寧小店宣布其APP平臺上線商品預售和蘇寧菜場兩大重點功能模塊。其中,預售采取先銷后采的模式,主要出售生鮮商品;蘇寧菜場則主打24小時內從原產地直發至門店。
除了在對外面對日益白熱化的競爭,盒馬對內也要接受不同的考驗。如與傳統的菜市場相比,盒馬菜市這類新零售企業在新鮮度和菜品sku上都與菜市場有差距。因此,如何更科學地控制蔬菜的損耗及豐富產品品類,這是盒馬菜市需要繼續測試和打磨的。
盒馬還面臨著食品安全及品控的考驗,尤其是對聯營的產品進行商品質量的管控,使之確保有統一的盒馬標準。
盡管盒馬面臨著重重考驗,但是生鮮市場的規模一直都極具增長潛力。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中指出,2020年生鮮電商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4690.67億元。報告中還提到,線上市場滲透率將繼續提升,到2020年達到21.7%。
而中國農產品電商聯盟發布的《2018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顯示,生鮮電商的市場滲透率僅約為3%。從3%到21.7%,令菜市場生意儼然成為又一風口。
因此,社區“菜場”生意爭奪戰或還將急劇升溫。而扎根在社區周圍的菜市場因其便利性、價格優勢以及人情味等因素,一直難以被更現代的零售模式取代,如何培育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毋庸置疑,是場持久戰。
(來源:電商報 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