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首先聲明,筆者無意挑起任何的論戰。但是,看到《盒馬剎車?但5G時代又會給新零售帶來什么》一文后,無疑對該文中的觀點頗為質疑。
盒馬是成功還是失敗?于筆者而言毫無干系,至今為止筆者只在盒馬消費過一次,金額不超過50元。無他,盒馬太小,小到根本不能覆蓋筆者生活的周遭范圍。因此,本文根本不屑討論盒馬的套路與未來。筆者想要和該文作者討論的是,5G究竟會給零售帶來怎樣的影響!
5G,因貿易摩擦成為熱點
5G很早就成為了一個討論的話題,但僅僅局限在通訊領域或者互聯網技術領域,但是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隨著華為任正非的幾次表態,大眾開始關注了5G這個話題。
對于普通大眾而言,5G到底意味著什么?我想大多數還停留在下載一部電影從幾分鐘到十幾秒的巨大時間差上。當然5G 的強大遠不限于此。那么到底5G會給人們帶來怎樣的變化和影響?在前文中作者給大家做了相關描述:“5G有三大特征:大帶寬、低時延、萬物互聯。在實際條件下,5G的瀏覽和下載速度可以比4G實現快10至20倍,這還僅僅是第一代5G調制解調器就能達到的速度,未來的5G芯片,很可能會更快,可以輕松實現千兆以上的瀏覽速度。5G的超大帶寬傳輸能力,即便是看4K高清視頻、360度全景視頻以及VR虛擬現實體驗都不會出現卡頓的情況。5G帶來光纖般的“零”時延接入速率,拉近了人與萬物智能互聯的距離,最終實現“萬物觸手可及””,總之一句話,那就是快!
那么專業人士是如何表述的呢?搜索百度,看看專業人士的回答吧: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5G應用示范中,垂直行業5G應用占比超過50%,其中智能制造占20%,能源電力占15%,遠程醫療占13%。未來,或可體驗這樣的“5G生活”——
●通過VR、AR技術進入虛擬教室,通過頭戴式設備參與課程。“云上辦公”等新的工作方式將成為可能
●帶有實時語言翻譯功能的5G耳機、基于5G的智能家居服務、多視角的體育賽事或文藝演出直播
●應用于車聯網,車輛可以與紅綠燈、道路限速和危險提示標志等通信,為緊急剎車、交叉路口碰撞預警等提供智能化輔助
●攝像頭拍的視頻、圖像能夠及時傳輸,大大增加了圖像識別的準確率和識別速度。警察可快速識別犯罪嫌疑人,快速識別車牌,提高通行速度
●遠程診斷更加可靠,支持醫生遠程為病人做手術。應用5G、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機器人可提供更優質的養老服務
●5G技術將應用到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等各個環節,使得媒體內生技術屬性不斷增強,媒體形態不斷創新,傳播內容更加精準
以上文字摘自人民網《5G走進生活:帶來什么,改變什么》摘要部分。從該部分文字中可以看出,5G帶來的不僅僅是快,而且還有萬物互聯,還有更多新興的行業和生態。總之,一切都將應5G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好期待!好刺激!好可怕!
然而這個零售關系如何?與消費者真正的關聯度如何?
零售,隨技術變與不變
這些年,零售隨技術發生了諸多變化,物流變快了,商品種類變多了,購買方式靈活了,支付手段任性了。這都要歸功于技術的革新。互聯網技術讓人們懂得了送貨上門是零售商的本分而非恩賜,支付寶讓消費者明白了花錢可以不用銀行卡或現金。而這對零售行業來講最大的價值就是提高頻次,提升消費總額,總體概括就是消費在增長,在升級。這是技術為零售帶來的變化。
但是,隨著新零售、全渠道等技術流零售宗派思想的不斷演化和推進,人們越來越注重探討零售究竟往哪里去?因為純技術的嘗試,更多的是失敗,沒有失敗的未來也并不明朗,即使是盒馬和超級物種,亦或是各種生鮮,走在技術流的最前沿,但是步履依舊艱難且謹慎。這個時候更多的零售人就在反思,零售核心究竟是什么?
其實不用太多的思考,大多數人都會一致認為是服務。關鍵是這個服務在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服務究竟意味著什么?過去電商強調了“場景體驗”,事實證明這純屬扯淡,因為電商的場景體驗能比實體的場景體驗更強嗎?否則消費者還會把實體店作為試衣間嗎?直接在平臺體驗下單不更省事?電商企業創新的所謂3D、AR等技術,迄今為止也僅僅是在個別門店嘗試,并未廣泛推廣,這說明一方面可能受技術的限制,另一方面,說明這根本不是解決消費者的痛點的良方。也恰好說明,技術的變化,對于消費、對于零售的變化有限,零售參與者的需求在技術革新的當下并未發生質的變化!
5G,期待改變但不是電商的新噱頭
站在阿里陣營,總是容易掌握技術流的話語權,就在筆者發文不久前,蘇寧《全球首個5G智慧零售實驗室誕生,蘇寧全場景科技優勢升級》的報道就見諸網絡。零售商總是想找到拓寬自己視野,趕上時代潮流的步伐,這當然無可厚非。誰不想走地更快,過的更好。
但是每當一個新技術誕生之時,零售企業就宣告掌握了運用該技術的秘訣成為行業領軍這就有點不像話,至少有兩點理由說明其不可取,一是技術初現,尚未真正運用成熟,就謊稱運用嫻熟掌握趨勢顯然是不負責的,一切技術的優劣,模式的成敗都需以結果為導向,沒有試驗周期就宣告未來趨勢已在你的掌握之中,是不是大言不慚?二是開啟行業浮躁之風,這些年,零售行業最大的問題不是模式試錯不足,而是從業者浮躁,不管是從業者還是咨詢企業,基本沒有真正弄清楚市場的根本走向,就以各種大會傳播理念,結果一個又一個大會,傳播的信息卻都只有一個“新零售”,最后有沒有新,從業者自知。即便如此,大家還是蜂擁而至,這反映的就是從業者的浮躁。而掀起這股浮躁之風的,就是那些善于援用技術蠱惑人心的玩家。實屬不應該這樣!
5G,倘若真正實現萬物互聯,那對于零售業來講當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因為一切都那么精準,成本變得可控,市場變得清晰而明朗,消費者的需求被描述的那么清晰,營銷就變得那么精準,天,突然發現零售商可以躺著賺錢啦!哈哈,可笑吧!
商業永遠不會那么簡單,因為人不會被機器和技術看穿。
我們應該重視5G帶來的諸多新趨勢,但是更要看到我們技術設施建設與技術的不匹配,看到消費者鮮活生命個體的差異性,要看到廣袤市場的區域差異性。無論技術如何變化,認知人類社會發展的方法論沒有變化,價值觀沒有變化。善于利用技術是制勝的王者,而僅僅只是利用技術概念制造噱頭就是蠱惑人心。
還是那句話,期待技術帶來社會的進步,但是對于零售從業者,在充分開放認知的前提下,多保持一份冷靜,少一分盲目跟風,才會走得穩健,踏實!
(來源:聯商專欄作者靖安先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 該帖于 2019/6/14 22:2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