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及時掌握市場行情,有針對性地采集對比店的商品價格信息,并使反饋的信息得到有效處理,以保證本商場定價的合理性,促進銷售,為價格策略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商場范圍內所有在銷商品價格信息的采集與處理。
三、具體規定:
1、品質分部負責組織所有在銷商品價格信息的采集工作,具體包括:營業員、臨時促銷員、兼職采價員、信息員日常采價及全體員工大采價工作。
2、全體員工大采價每月至少組織1次,所反饋的商品價格信息品質分部監管員、須在2個工作日內全部輸入到“價格對比數據庫”中;兼職采價員、臨時促銷員及營業員等日常反饋的商品價格信息須在1個工作日內輸入完畢。
3、各對比店的商品價格信息須按商圈原則一一對應準確地輸入到“價格對比數據庫”中。
4、商品價格信息輸入電腦后,監管員須及時調整自營商品售價或通知業務員調整商品售價。
5、監管員負責對進價異常商品市場零售價進行復核,并及時把情況反饋給統配中心自營業務分部,自營業務分部須在1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
6、監管員負責對顧客投訴商品價格進行核查并跟進處理,須在接到<價格投訴報告單>后1個工作日內完成核價工作,并將處理意見填寫在<價格投訴報告單>上反饋給受理部門。若經核實自營商品對比店售價低于或等于我方含稅進價,品質分部須將<價格投訴報告單>轉交或把相關信息反饋給自營業務分部,自營業務分部須在1個工作日內提出處理意見并將意見填寫在<價格投訴報告單>上反饋給受理部門或品質分部。
7、品質分部須指定專人負責對“價格對比數據庫”中失去參考價值的商品價格信息進行刪除清理,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
8、對由監管員或兼職采價員采集的專柜商品價格信息,品質分部最遲須在收到信息后的第二日上午之前下發調價通知至專柜,專柜須按調價通知規定的時間調整商品的售價;
對由本專柜營業員采集的商品價格信息,專柜須根據市場最低價在1個工作日內自行調整商品售價。
四、操作流程:
(一)自營商品
1、品質分部根據價格策略要求、市場狀況等情況組織安排采價工作;
2、采價人員根據采價通知及采價計劃進行采價,并在規定時間內把采集到的商品價格信息反饋給品質分部;
3、監管員、信息員負責把有效的商品價格信息輸入“價格對比數據庫”;
4、監管員、信息員對異常商品價格信息進行復核;
5、監管員對調整售價前各對比店的商品售價與我各商場售價對比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6、監管員、業務員參考各對比店商品價格信息、商品進價等情況對我各商場商品零售價進行調整;
7、監管員對調整售價后各對比店的商品售價與我各商場商品售價對比情況再次進行統計分析;若統計分析結果未達到“價格策略”的要求,監管員、業務員須根據數據統計情況對售價進行再調整或繼續安排采價予以跟進;
8、統計分析當月毛利率水平、進銷差率情況、結合價格水平變化情況、進價調查統計情況撰寫<價格動態報告>。
(二)專柜商品
1、品質分部根據市場狀況及專柜具體情況(不良記錄、新專柜、新品牌、促銷情況等)等擬定采價計劃并發放采價通知;
2、采價人員根據采價計劃書、采價通知進行采價,并在規定時間內把采集到的商品價格信息反饋給品質分部;
3、監管員負責把有效的商品價格信息輸入“價格對比數據庫”(單品管理專柜);
4、監管員對異常商品價格信息進行復核;
5、監管員通知專柜調價,并跟蹤落實商品售價的調整情況;
6、監管員根據商場有關規定對出現價格不良情況的專柜下發<價格不良通知單>;
7、品質分部統計、分析、匯總當月專柜商品采價情況、價格不良情況,并把相關情況寫入<質量價格簡報>。
說明:
統計分析中進銷差率、與對比店商品價格差率計算公式如下:
單品進銷差率=(售價-含稅進價)÷售價
小類進銷差率=(∑售價-∑含稅進價)÷∑售價
大類進銷差率=∑(各小類進銷差率×各小類商品個數)÷∑各小類商品個數
單品差率=(我方售價-對比店售價)÷對比店售價
小類差率=(∑我方售價-∑對比店售價)÷∑對比店售價
大類差率=∑(各小類差率×各小類商品個數)÷∑各小類商品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