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項目盲目建設 汽車賣場泡沫破裂如何收尾
來源:
聯商網
2004-12-27 14:51
泡沫破裂
2003年,汽車經銷商們還是豪情滿懷,汽車銷售項目大干快上,吹出了不小的泡沫。
在北京,一下子冒出眾多汽車城,歐德寶占地26萬平方米,東方基業兩期共占地600畝,汽車基地占地300畝,新亞市占地300畝,天龍占地1200畝,北京世界汽車之窗占地133公頃。在廣州,閑置已久的賽馬場被改造成了三鷹汽車城,廣州兩大汽車銷售集團廣物汽貿和AEC紛紛開辟第二戰場,甚至有人放出話來,要在廣州白云區打造一個占地面積130多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汽車賣場——中田國際汽車城。
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北京在建的汽車城項目總投資上百億元,最多一項投資達40多億元,最少的也有4億到5億元。而廣州2003年的投資規模就已經達到了這一數字。
圈地,圈錢。似乎只要是搞汽車銷售項目,推土機一響,就意味著黃金萬兩,甚至還出現了全國幾千家經銷商去爭搶華晨寶馬的幾十個經銷名額的事,更有人為了搶奪某品牌的代理權不惜在廠家組織的資格考試中作弊。
源源不斷加入的新軍使原本利潤頗豐的汽車銷售業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尤其是在今年5月以后,汽車市場開始由“井噴”態勢轉冷,原先建立在樂觀估計上的汽車產能一下子過剩了。一些汽車廠家為了化解庫存壓力,開始向渠道壓貨。不少汽車經銷商門店內外都成了倉庫,一排排落滿灰塵的新車成了車市的新景觀。巨大的庫存不僅擠占了經銷商們的流動資金,更讓經銷商原本已經受到沖擊的利潤率再度下滑。
一些小型汽車經銷商們撐不住,轉讓的轉讓,關門的關門,原本雄心勃勃想要進來分一杯羹的業外資本更是早已打起了退堂鼓。北京市工商局此前發布公告,全市共有29家汽車銷售企業因年檢不合格而被吊銷了營業執照,這中間,絕大部分是經銷商干不下去而主動撤出的。
經銷商們不玩了,汽車城自然也就玩不下去了。不少賣場都面臨著經銷商紛紛退場后的“空城”壓力。而更大部分的汽車城項目根本就是胎死腹中,汽車城招商的廣告曾經充斥網站,現如今,不僅廣告沒了,不少過去打出招商廣告的項目也根本沒有啟動。
如何收場?
汽車城在當初興建的時候,不僅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同時也占用了大片的土地。早在國家剛開始進行宏觀調控的時候,批地就是國家首批嚴格控制的項目之一。而且,這也確實卡住了部分汽車城建設項目。
廣州中田國際汽車城就是被限批因素卡住而不能建設的項目之一。早在2002年10月,中田就向媒體發布計劃:占地面積130多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但中田準備上馬時正好碰上了國家開始嚴格控制批地,所以連項目用地都沒有批下來,更談不上開工建設和招商了。
雖然如此,更多的汽車城項目還是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了項目用地。這中間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在汽車賣場的泡沫還沒顯現之前,許多地方政府都把興建汽車賣場作為GDP的數字效益和形象工程。于是很多汽車項目都是先批上一塊土地,再向中央要政策。
等到泡沫破裂,地方政府后悔已經遲了。大量的資金中也不乏當地銀行的錢。大片土地被占用了,卻沒有經銷商愿意進駐,不少汽車銷售項目最終都變成了爛尾工程。例如,北京新開的國際汽車匯展中心和位于湖南長沙的名車港及湖南國際汽車城,現在都在品嘗泡沫破裂后的苦果。為此,一些招商困難撐不下去的汽車城開始大玩變臉,會展、娛樂、商場,改成什么都行。但是這種轉型能不能成功,誰的心里都沒底。汽車城原本是為銷售汽車設計和建設的,轉型首先就包含了資源的浪費。
不過,有些資本在開始進入時就另有算盤。打著地方政府支持的汽車銷售項目的幌子,把緊俏的土地資源拿到手之后,就放開手腳干起了別的事情。對于這部分被占用土地的處置,或許比爛尾的汽車銷售項目還要難纏。
政府的好心成了泡沫的出處
今年年初的時候,大家都還在為汽車行業是否存在投資過熱而爭執不下,最終,在國家宏觀調控列舉的幾大投資過熱行業中,汽車行業僥幸在最后時刻從“黑名單”里被剔除。但市場的變化就是這么不以人的意志轉移,5月開始出現的車市拐點,將產能急劇擴張與市場需求增幅放緩之間的矛盾無情地擺上了臺面。
市場景況好的時候,有人戲稱“賣茶葉蛋的都開始賣汽車”;市場景況不好的時候,經銷商們就選擇離開。如果這些完全是市場行為,也許并不用外人去操心擔憂,因為市場自然會有它的平衡之道。不過,有許多事往往并不是那么簡單。
聽人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在澳大利亞的海灘上,有游客發現了幾只螃蟹從沙子里鉆出來準備爬向大海,天空的海鷗準備撲食。好心的游客趕走了海鷗放生了螃蟹。正當游客以為自己做了件好事時,大批的螃蟹開始從沙子里鉆出爬向大海,而大群的海鷗也開始了它們的瘋狂屠殺。原來,剛開始鉆出來的螃蟹是試探的前哨,但是被游客破壞了蟹群的預警系統,最終導致了這場災難的發生。
我們的政府部門也常常犯這種好心辦壞事的錯誤。比如說,這一輪汽車項目圈地泡沫里面,就閃現著不少地方政府的身影。在各大汽車城的背后,都少不了地方政府的“熱心關懷”,有些項目本身就有來自政府部門的股份。汽車制造項目要國家審批,許多地方政府沒這個能耐去爭取,就退而求其次,對汽車銷售項目表現出格外的熱心,要錢幫著找地方銀行貸,要地隨報隨批,目的是為了給地方形象增光。結果,汽車城的泡沫越積越多。
這還不僅僅是一個汽車銷售環節的問題。汽車銷售作為最接近市場的環節,是各汽車制造廠家重要的信息來源和決策參考依據,汽車銷售項目大干快上,被地方政府放大了的信號到了汽車廠家那里,自然也會影響廠家的市場判斷。于是,汽車廠家也變得盲目樂觀起來,開始拼命擴產以圖搶占市場。如此傳遞下去,零部件、汽車后市場等等環節都在扭曲的信號下行動起來,一個環節的泡沫開始變成整個產業鏈的泡沫。
自然界有自然界進化的規律,市場也有市場自身的發展規律。在市場規律面前,奉勸我們的各級政府還是應該保持敬畏之心,不要輕易改變其發展進程。(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寧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