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網絡零售面對誠信關口
來源:
聯商網
2005-01-05 11:19
2004年,B2B是電子商務舞臺的主角,專業調查公司eMarketer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B2B在整個電子商務活動中占到了87%的高比例,報告估計,2004年的全球B2B電子商務將創造2.776萬億美元的利潤。在中國,隨著Internet的進一步成熟,近年來B2B電子商務都是以高達120%的速度在增長。
2005年,繼B2B之后,B2C、C2C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據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在線商場網的專家預計,到2010年網上零售將達到零售總額的15-20%。這個預測與我國的流通業改革發展綱要預訂的數字不謀而合。
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流通業改革發展綱要》中提出,2007年,商品電子商務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由2002年的11%提高到15%,2010年比重達到18%。
國內以易趣、淘寶、當當、卓越、搜易得等為代表的商務網站,正以一股有生力量,向新興業態發起猛烈沖擊。
易趣采用的是拍賣方式,為商家提供交易平臺,商家可以通過實名驗證之后在易趣開店,但目前易趣被EBAY收購后,由于和國際端口的通用,影響力有些下降,而EBAY對國內電子商務的狀況也有些不適應;淘寶網采取的是為商戶提供平臺而收取傭金的模式,但是目前來看,近兩年內都是完全免費不打算贏利的;當當則跟亞馬遜有些相似,主打書籍的銷售;卓越剛剛被亞馬遜收購;搜易得采取為高質量商戶提供銷售平臺的方式,并且將自己定位為IT門戶數碼銷售網站,徹底取消租金機制,只對線上的交易額收取3%左右的交易手續費。
“電子商務實際分為2種模式,一種是自營模式,網站就是產品經營者本身,比如亞馬遜、卓越;一種是平臺模式,只提供交易平臺,不直接進行產品經營,比如EBAY、阿里巴巴。”搜易得曾向媒體這樣介紹自己的劃分。
在電子商務快速增長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中,電子商務交易的信用危機悄然襲來,虛假交易、假冒行為、合同詐騙、網上拍賣哄抬標的、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屢屢發生。
電子商務作為虛擬經濟、非接觸經濟,如果沒有完善的信用體系作保證,生存和發展將十分困難。
2005年,B2C、C2C業態要想有所突破,必須要過誠信關。
2004年歲末,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倡導成立“中國電子商務誠信聯盟”,就是要解決這一困擾。
ebay易趣、搜易得、淘寶、一拍、卓越等作為第一批發起單位加入。“誠信聯盟”在電子商務交易者之間,電子商務經營者與其用戶之間以及國際電子商務經營者間建立權威的、第三方的資質及信用評估平臺,建立電子商務企業門戶平臺、資信平臺和服務平臺,增強電子商務的可信性、安全性和穩定性,保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
實際上,一些電子商務網站都有一些有關誠信的措施。
易趣網建立了一套專門的信用評價系統,建立了免費會員認證制度,注冊用戶需提供部分真實資料,主要通過身份證免費確認為會員,注冊用戶在易趣網或其代理點注冊成為易趣會員后,再向易趣提交會員申請表,并把自己的身份證復印件郵寄或傳真給易趣,經易趣認證后就能免費成為易趣會員。
淘寶的貨到付款非常有特色,售賣平臺參與配送。
搜易得則提出“先行賠付”概念,在消費者協會設立了60萬元的先行賠付基金,成為第一個作為在線交易平臺承擔信用責任的電子商務公司。
與易趣的信用模式相比,搜易得做得更嚴格。對每個進入搜易得進行銷售的商戶都收取產品和服務質量保證金,同一個商戶經營不同的品類,必須交納各個品類相應的保證基金。并且與多家商業保險公司進行洽談,積極商討由搜易得出資,建立每一筆搜易得網站交易的購物保險。希望消費者在商戶、企業、消費者協會以及保險公司四個端口獲得多重保障。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宋玲在出席“誠信聯盟”大會的時候也說,2005年,網絡零售在價格低、渠道暢通、促銷靈活這些基本要素的基礎上,只要過了誠信關,相信會有一個突破。
(中國經濟時報 西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