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中國朱曉靜:中國市場依然具有強大活力和巨大潛力
12月1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在上海舉辦“2023中國零售領袖峰會”,本次大會主題為“跨周期 聚共識 再出發”。
沃爾瑪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朱曉靜女士出席大會,并發表題為《回歸顧客,創造韌性增長》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近幾年,圍繞經濟周期波動中面臨的壓力、零售企業的變革與轉型、寒冬下求索的生存之道等話題的探討,不絕于耳。我們已經談論了太多的挑戰與困難。今天,我想換個角度,聊聊在這些挑戰中,所蘊含的巨大機遇。
首先,宏觀環境下,從經濟增速、潛在消費力和生產力來看,中國市場依然具有強大的活力和巨大的潛力。
疫情后第一年的經濟恢復情況也許沒有達到很多人的預期,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經濟體量巨大,并且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2%,全年有望達成5%的增長。
另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住戶人民幣存款余額134.74萬億元,同比增長16.5%,住戶存款增加了14.42萬億元,保持著去年以來的相對高速增長[1]。這從一個側面表明老百姓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是存在的,消費更謹慎,錢包捂得更緊了;但也意味著,中國其實還是有巨大的消費潛力,需要更大的供給側驅動力來撬動。
與此同時,盡管面臨老齡化的長期挑戰,但中國依然擁有龐大的適齡勞動人口。通過合理的勞動配置、技能提升、科技助力,將釋放巨大的勞動生產力,進而帶動更多的消費需求。
再看我們的零售市場。中國零售市場已然是全球變化最快、競爭最激烈、數字化程度最高的市場,沒有之一。
關于中國零售市場的特殊性,我覺得CCFA彭建真會長十月份在CCFA自有品牌年會上的分析非常有見地。他回顧了中國現代零售的發展過程,并將中美商超市場演進歷程做了一個對比,并提出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觀點——2012年到2019年這個階段非常特殊。在此之前,1995年至2011年,中國現代商超經歷了一個快速規模擴展的階段,對應于美國1930年至1980年代高速擴張期。但是,經歷了各自的高速擴張期之后,兩國的現代商超發展軌跡就開始分野。
彭會長說得非常清晰,這里我就引用他的原文:“美國企業表現良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遇到互聯網巨頭挑戰之前,已經建立了自己在目標消費者的心智,建立了自己的護城河,成為了消費者的購物目的地。但中國零售企業顯然還沒來得及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就直接要應對來自互聯網的挑戰,中國超市還沒有來得及進入差異化階段,在經營同質化標品的情況下,直接面對線上模式競爭,同時在資本補貼下,消費者形成了免費送貨上門和線上購物的習慣,劣勢被人為拉大。這個時間段發生在2012年到2019年之間。”
彭會長的分析是從行業的角度,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九十年代之前,中國消費者的主要零售消費途徑就是傳統零售,現代商超的進入給消費者帶來了顛覆性的、全新的購物體驗——在當時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一站式購物,種類齊全、便利,質優和價廉,即多快好省的相對優勢當年幾乎都占全了。
然而,快進30年,電商的崛起和線下零售的密集化發展速度在中國是無與倫與的。供給端極其豐富、多元,讓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與幾十年前相比發生了指數型增長。也就是說在三十多年前,中國的消費者可能是世界上選擇最少的群體之一,而今天,中國的消費者一定已經成為了世界上選擇最多的群體,沒有之一。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消費者對零售商的期待。
正如彭會長所說,通過單一業態和單一定位服務提供的“一站式購齊”,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對商品品質、購物體驗的多樣化需求。他們對商品的價值感、差異化和購物便利性都有了更多元、更明確、更高的要求。
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既是從業者面臨的挑戰,更是巨大的機會。我們認為,要穿越周期,創造韌性增長,這其中變革的核心,是回歸顧客,重新把目光放回消費者身上,回到“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上,回到以對消費者需求、運營效率、企業核心能力構建等百年零售內功的修煉上。
當我們把目標聚焦在顧客上,就會發現很多定義商超的核心構建,比如一站式購物、實體門店等并沒有真正過時,它們只是在顧客需求急劇變化的背景下被重新定義,重新定義成基于目標人群的、精選的一站式全渠道購物體驗。
以顧客和會員為戰略原點,我們三年前制定了沃爾瑪中國的核心戰略,我們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受信任的全渠道零售商”,通過打造差異化的商品力,提升端到端的整體效率和全渠道體驗,為顧客和會員持續地創造價值。支撐這三個戰略重點的,是數字化升級以及人才、組織、文化的持續建設。
這幾年我們反反復復說的、千淘萬漉在持續打磨的,就是這三件事:商品力、效率、全渠道。這三件事都非常重要。
但是,我個人會毫不猶豫地說,商品力是最重要的,商品力是一切的基礎,是一切的前提。它比門店改造重要,比電商流量重要,比品牌公關重要,比配送時效重要。剛才說到的這些都是放大器,是乘數,而商品力是乘法的基礎。構建商品力的核心,就是聚焦目標人群,構建滿足他們需求的,為他們而打造的有意義的差異化。
以山姆為例,很多人把山姆的成功歸因于付費會員制,我們也看到了業內很多人對山姆云倉的關注,這些當然都很重要,但是我們認為山姆能持續獲得會員信任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我們持續在強化和強調的,是自身對精準差異化的定位,以及對定位的堅守和有力的執行。最核心的定位體現,在于獨特的商品體系,堅定不移地聚焦對品質生活有高追求的都市中產家庭,通過持續為他們提供極具價值感的差異化商品和服務,幫助會員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的目標會員群體,是山姆的戰略原點。
在沃爾瑪大賣場,我們的轉型核心,也是從強化定位開始,聚焦廣大城市中的大眾家庭、年輕人群。這些顧客群體是沃爾瑪大賣場的戰略原點。基于對目標人群的洞察,對品類寬度、深度的精細梳理,逐步建立差異化商品力,重建商品體系,清理無效促銷,提升效率,建立品牌“花得少,過得好”的心智。
查理·芒格說過: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同樣的,如果我們希望顧客再次把目光投向我們,再次回到無論線下還是線上的門店和賣場,那么最可靠的方式,是將目光投向我們的顧客。聚焦到我們的目標顧客群體,圍繞他們的需求,進行深刻的前瞻性洞察,重新構建我們的商品力與體驗,從而贏得他們的信任,配得起他們的選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