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賣身”,上半年虧損超7500萬
出品/聯商網
作者/夢縈
“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鋪子迎來關鍵變動。
日前,國內休閑食品龍頭良品鋪子發布公告,擬引入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交易若成行,國有資本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武漢市國資委,這一調整或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01
引入國資控股
7月17日晚間,良品鋪子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寧波漢意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動人寧波良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
寧波漢意擬向長江國貿轉讓其持有的上市公司7223.988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8.01%;良品投資擬向長江國貿轉讓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197.012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2.99%。
本次權益變動不觸及要約收購。若本次交易順利完成,長江國貿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武漢金融控股為全資股東,將成為實際控制人。公司股票將于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開市起復牌。
據良品鋪子方面表示,本次控制權轉讓系良品鋪子股東與長江國貿基于長期戰略協同的市場化選擇,交易嚴格遵循監管規則,將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確保中小股東權益。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股權交易,而是為下個十年的發展,提前布局核心競爭力。”良品鋪子認為,此次控制權變更,正是控股股東基于公司長遠發展做出的審慎選擇,通過優化股權結構,引入產業與資本資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核心動力,是良品鋪子應對行業發展新階段、主動尋求變革的戰略升級,以更好地回饋廣大消費者與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據相關方表示,創始人楊紅春并未“離場”,將留任高管并保留重要股東身份。
公開信息顯示,作為本次交易主體,長江國貿是武漢市屬大型國際貿易平臺企業。長江國貿母公司武漢金控集團是武漢國有獨資金融企業,也是武漢市唯一一級金融國資平臺。
有分析指出,長江國貿聚焦供應鏈綜合服務、國際及國內貿易、現代倉儲物流、涉外經貿交流等,通過供應鏈服務與金融工具創新深度協同,降低全鏈條運營成本,提升產業鏈綜合效能,將為良品鋪子的戰略轉型注入新動能。
02
上半年虧損超7500萬
2020年,良品鋪子在A股上市,被稱為“高端零食第一股”,市值一度超過340億元。
定位高端零食賽道的良品鋪子,在上市初期確實實現了業績增長。但好景不長,公司本計劃依托資本市場賦能,進一步擴大規模與提升行業影響力,未料上市后業績即呈現波動下行態勢。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良品鋪子分別實現營收78.94億元、93.24億元、94.40億元、80.46億元以及71.59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3.44億元、2.82億元、3.35億元、1.80億元以及-4610.45萬。
今年7月14日,良品鋪子發布最新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500萬元到1.0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1億元到1.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
數據顯示,良品鋪子上年同期利潤總額為5221.43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389.06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46.33萬元。
根據公告,本期良品鋪子虧損的原因為公司2025年持續對產品進行優化和調整,部分產品的售價下調及產品結構的調整影響了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至2025年持續優化門店結構,主動淘汰低效門店,店數下降使得銷售規模同比下降,此外受到線上渠道流量費用上升的影響,2025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規模及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同日晚間,良品鋪子還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繼續停牌的公告。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1日上午開市起停牌,因公司預計無法在2025年7月15日開市起復牌,經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將于2025年7月15日開市起繼續停牌,預計繼續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交易日。
今年以來,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良品鋪子還經歷了兩大重要變動。
3月初,公司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銀芬辭去董事長與總經理的職務,董事會選舉出新一任董事長程虹,并決議由其代行總經理職責;4月末,公司聘任楊紅春為總經理。
其中,楊紅春和楊銀芬是良品鋪子的創始人,在程虹之前曾先后擔任公司董事長六年與一年三個月,并自2017年起輪流擔任公司總經理的職務。
03
價格之爭到品質之爭
近年來,休閑零食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活力,在“量價齊升”的黃金發展期,資本紛紛涌入賽道,頭部企業加速擴張,推動市場規模突破1.5萬億元。
但在擴張的背后,“后遺癥”也隨之顯現,價格戰頻發、產品同質化嚴重、渠道布局重疊等問題,直接導致行業整體利潤下滑。
從渠道變革來看,量販渠道憑借“去中間化”和高周轉效率形成的低價優勢,占比持續提升,2024年已成為占比超40%的第一大銷售渠道,成為休閑食品零售領域的新興力量。這一變化深刻影響著企業的渠道策略,能否抓住量販渠道的增長機遇,成為存量競爭中的關鍵變量。
而面對線上增長乏力、全渠道競爭加劇的壓力,良品鋪子開始進行戰略調整。其2023年底啟動的大規模降價行動,覆蓋300余款產品,平均降幅22%,最高達45%,清晰傳遞出從“高端化”向“性價比”轉型的信號,旨在通過營收的大幅提升對沖掉毛利率的下滑。
同時,公司積極布局量販賽道,參股“零食頑家”,依托多品類覆蓋與高效供應鏈強化性價比優勢,開啟渠道變革的主動適配。
在今年3月舉行的集團戰略年會上,良品鋪子正式宣布啟動經營策略調整,一是要將產品品類由零食拓寬到食品;二是在營銷上以挖掘原料產地故事、融合地域文化等方式打造差異化敘事;三是提升以產地、經銷商為主的外部生態銷量。
業內人士認為,在零食這一典型消費行業中,企業競爭力雖多聚焦于品牌建設與渠道把控,但從消費者角度看,產品品質的體驗往往比品牌本身更受重視。尤其在理性消費趨勢日益明顯的當下,愿意為高端零食支付溢價的用戶正不斷減少。
此外,零食賽道現有渠道模式極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競爭對手常以更低價格搶占市場,迫使部分零食企業不得不加大線下門店補貼,通過頻繁促銷、折扣等方式吸引客流;線上電商領域同樣深陷促銷比拼的漩渦。在此情況下,越來越多品牌轉向性價比路線,或斥巨資投入營銷以維持品牌辨識度,這直接導致企業利潤空間持續萎縮,行業整體利潤呈下行態勢。
顯然,在經歷了渠道大戰與開店擴張的激烈角逐后,對產品質量的實際掌控能力,才是零食企業能否在市場中立足并實現長遠發展的核心要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