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信息技術,經營管理模式,虛擬商務,傳統商業,融合演進
引進--融合--演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推進市場的全面開放,世界商業巨無霸們無不垂涎中國這塊剛剛復蘇的沃土,紛擁而入,帶來了先進的西方現代商業理念、經驗、成功案例和嫻熟的商業運作手段,還有"洋槍利器"----技術設備和手段。WALMAT 采用衛星技術的信息管理,被列入著名的管理案例,引發業者高度重視,紛紛仿效并深入研究。同時也被層層不斷傳播和放大的西方能力,對于當初還處于稚嫩的本土商業企業,有如臨大敵的壓迫感和緊迫感。在中華大地上上下下大聲疾呼"狼來了"。從此,對新技術在商業領域創新應用的重視、學習、研究與嘗試迅速開展。在中華大地演繹出許許多多由信息技術為核心能力的管理模式和新商業業態,讓世人刮目相視。
外資企業,重視技術應用、運作規范、經營管理現代有序;本土企業靈活多變,但具備很強的模仿和學習能力,他們在過程中加速補課,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經營管理中學習信息系統的建設、創新應用和提升。
伴隨外資商業企業進入中國的有國際的知名咨詢公司、IT企業和成熟的軟件產品,為其在中國的擴張提供服務;伴隨本土商業企業成長,有低調努力、奮起直追的本土信息技術學者和IT企業。
各大文明的歷史基礎和社會條件不同,各自有不同的文化和價值核心特征,西方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也在學習和適應本土商業文化和消費習慣,演繹出西方的先進與中華文化的特點。兩者并存,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西化派在中國現代商業的文明進程中起了積極作用,使得國人重視西方成就,將其推演消化成為中華文化商業體系的一部分。
內外資商業企業、IT企業幾股力量的交融與演進,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成熟。也孕育出了許多優秀的商業典范。并創新出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商業模型和經營管理模式。
記帳--節流--開源
早期信息技術在商業領域中的應用,僅僅被理解為"輔助工具",用于記賬、報表和一些事務性的文字處理。而后提升到企業的內部管理,開始應用信息技術的特點來改變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流程部署,逐漸滲透到商品、資金、人事、辦公等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面綜合管理。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短短的幾年內,從內部網絡、廣域網、互聯網、移動網絡到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相繼出現,給企業的延伸應用又提供了進一步的條件,企業的跨國、跨區域經營,從內部管理向上下游延伸,出現了現代物流配送管理、供應鏈和客戶忠誠度管理等全方位的綜合信息管理。網絡提供了經營管理數據的完備性,在海量數據中發規律、發現知識、發現規則等的商業智能研究又推進了商業的縱深發展。
相比傳統的管理模式而言,如果把有效的企業信息管理稱為"節流",那么由互聯網技術帶來電子商務的應用,就開始了新的商業革命,電子商務的數學模型"G、B、C"之關系,引發了無限的想象和創新空間,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一系列網絡商業模型的創新,將企業管理的"節流"走向了"開源",創造出全新的商業價值。
電子商務先從門戶網站以爭取"人氣"的廣告盈利模式開始,直到今天的以內容和服務為基礎的綜合盈利模式,后起之秀的搜索引擎如谷歌、百度等又直接挑戰了門戶網站的生存空間;傳統的圖書門店銷售方式,直面遭遇如亞馬遜,當當、卓越網等的威脅,不得不研究特色個性化與綜合服務的轉型;在中國大型的家電連鎖企業如國美、蘇寧,也得正視如"京東商城"、"新蛋"等專業網絡的發展勢頭和未來趨勢;Masa Maso(瑪薩瑪索)和Vancl(凡客誠品)為品牌服飾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虛擬運營商務模式;銷售鉆石飾品和服務的網站,如鉆石小鳥、九鉆網;提供母嬰用品和服務類的專業網站,如紅孩子、樂友、母嬰之家;直擊傳統超市的"一號店網上超市"……層出不窮,如火如荼。當金融風暴使得出口受阻,制造業轉向內需的當今,幾乎所有的生產商都在尋求和建立銷售網絡渠道和尋求網絡經營的突破。行業與專業細分的專業網絡商業模式,這是否預示著未來商業發展的走向和趨勢呢?傳統實體商業企業如何在網絡經濟時代,在面臨顛覆的威脅中尋求共榮或突破,值得認真研究和對待,如何應用現代商業理念和技術的創新,將是對傳統商業企業能力的挑戰。
實體商業--虛擬商務--虛實結合
B2B、B2C、B2B2C、C2C等電子商務數學模型所創新的商業模式,還僅僅開始,還有不斷的創新模式在生生死死的嘗試活動中驗證模式的可行性。電子商務引發了虛擬商務,出現了虛擬企業;傳統商業與虛擬商務的結合應用,出現了虛實結合的商業模式;實體商業、虛擬商務、虛實結合……;學者提出了新的經濟理論-----維基(Wiki)經濟理論的核心思想是"開放、對等、共享和大規模協同",這也預示著在網絡時代未來商業發展的必由方向和路徑。
馬云創造了"阿里巴巴"的網絡商業帝國,讓世人震驚、也讓世人紛紛仿效。這個模式未來是否會被區域和行業的細分所分割呢?當今所有的實體商業企業都試圖涉足網購,開展電子商務經營,根據現在的調查結果看,效果并不理想,方向對嗎?該如何思考呢?……
隨著3G手機的普及,移動網絡與互聯網絡的結合,新的管理和商務應用早已開展起來,這對您的商業創新有何聯想?當互聯網將"人"、"事"、"機構"互聯以后,產生了如此美妙的世界。如今RFID等傳感技術設備的成熟,提出了"物聯網"概念,當"人"、"事"、"機構"和每件物品,甚至每個備件都可聯系在一起,那么未來的世界又會如何呢?;谷歌提出的"云"技術(該技術已日趨成熟,國內已有不少應用采用了該技術),已不僅僅局限在技術和企業之間的爭論,已引起各政要政導人的重視。當整個世界,人們僅用接入終端(如手機),就可以方便地展開各項社會活動的時候,未來會是怎樣呢?全虛擬世界"second life 第二生命"為虛擬居民建立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在那里可以找到你的滿足與補充,你可以有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打扮、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國家、設立自己的制度、成立自己的公司、經營自己的商品、可以在虛擬世界有自己的別墅、按照自己的意愿裝修、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虛擬世界的生產生活活動,也將是現實世界創新嘗試的虛擬試驗田。當代年輕人更愿意和依賴網絡生活,當他們成為社會主流的時候,未來的商業模式走向就可以預知網絡時代的未來力量。
所有這些,攸關e商的事兒,相信都是值得一步一步深入議議的。 (發表于《國際商業技術》2010年第2期專欄“丁玉章e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