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企業向政府學什么?
聯商網特約評論:如果要說企業向行政系統學點什么,我想昨天大概遇到了。
15日參加某省C部全省**活動工作會議,與會者有各市C部副部長或處長及省級部門和媒體代表,會議提前十分鐘開始,不到一小時就結束了,令人耳目一新。主持會議的省C部領導講了兩個故事,分別關于W市經濟與政治意識平衡,創新系統業務,讓人感到領導風格對組織的重大影響,不少東西對企業經營有啟發。
六點半有婚宴
W市民營經濟發達,不過今天出席的代表挨批了。只來了一位年輕的副處長,本該來的分管副部長沒到-臨時跟W市市長去調研了;但該市馬上要接待中央部委有關工作組了,樹全國重大典型人物,而省C部領導擔心五年前類似的相關工作幾乎搞砸了,這次也不放心。
五年前某日傍晚,W市晴。在酒店會議室座談會,進行到后期,略拖了點,大約下午五點時,W市C部副部長匆匆跑來,請大家馬上結束,因為六點半就有一場婚宴了。檢查組主管問,能不能延遲15分鐘,讓我把話說完。副部長說不行呀,人家六點半要舉行婚禮了。匆忙散會。
檢查組人員當晚不樂意,馬上要走。省C部領導為此費了不少功夫,居中調停,總算化險為夷,雙方達成諒解。私底下,省領導對W市政府對市場化契約精神的尊重又愛又恨,但總體持肯定態度。那屆W市領導的一貫風格,沒人拿官威去壓酒店管理者和婚宴舉辦方,因為他們的會議是預訂到五點的,不惜可能怠慢了領導,也不阻礙新人喜宴。
也只有W市干得出來。
說實話,不少零售人常說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不高,但不少零售企業內部運作遠不如Z省以及W市開明、規范吧?看看身邊的公司,比如同樣是會議室使用,很少真正重視各自的預約和實際時段,“不重要”(如客服、信息、防損)的部門讓“重要”(如運營、采購)的部門,下級讓上級,“重要”的事情隨便覆蓋(老板及高管決策隨意性強)不重要的事。關于重要的定義是武斷的,相關安排也難免掛一漏百,最后犧牲的是消費者利益和公司利益。
要講故事
省C部領導講部門的工作要推陳出新,真正了解群眾喜好,適當研究其他相關產業甚至宗教。“講故事,宗教就很會講故事,我有考察過。我們要辯證地學以致用,怎么讓相關政策與服務讓老百姓更加喜聞樂見。比如去臺灣考察,聽星云大師講佛經,那就是一個個哲理小故事,下面的人愛聽�;浇痰亩Y拜堂,詩歌朗誦會和日常聚會,也就是故事會。中國傳統文化的‘24孝’為什么能流傳下來?因為都是故事。”
他還說了在場的教育系統代表。“教育是教書育人的,但現在的學生苦呀,基本上只會做題不懂做人,因為學校沒教或者很少教他們怎么做人。你們今后要好好研究改進”。這番話令人動容。
這基本上已經屬于商場提升客戶體驗的范圍了,為群眾/消費者考慮,以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誠意推動相關事務。說到教育,似乎是題外話了,但卻是根部滴灌的宗旨和遠見,這就像那些在零售企業內外推崇精誠服務與專業尊重、快樂工作文化的企業,經管思想勝人一籌。
這個系統此時顯示出來的兼容并蓄頗為難得,對文化和宗教、社會的理解很到位。若換做零售業壟斷性企業,甚至普通企業,有多少人能做到對競爭或關聯企業真正重視、尊重,對其他業態尤其是小而美的企業有必要關心與學習?
你怎么看
會場有二十幾個人,被領導一一點名要求發言,簡單利索,其中一位市副部長略展開些就被果斷喊停。他能迅速叫出每個人的名字。
領導簡單總結,“五個字送大家,‘干好,好好干’,散會!”
留心處處皆學問,世事洞明即文章。零售最該做學習型企業,向消費者學,向員工學,也向好的政務實踐學。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林尚玉/文 博客http://blog.linkshop.com.cn/u/28134/index.html)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