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專欄:8月10日,中國線上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和中國線下最大的實體零售商蘇寧云商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8月10日在南京臺風大作的暴雨狂風中,“阿蘇”大婚——中國線上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以143億元現金+1%新增股份收購中國線下最大的實體零售商蘇寧云商20%股權,雙方全面開展戰略合作,涉及物流和O2O全渠道等零售業關鍵節點。
或許,“阿蘇大婚”聚焦甚至全球商界目光的背后更值得中國實體零售商警醒的是愈發逼近的危機——中國零售業由于互聯網技術和資本助推帶來的高度整合或將打破傳統實體零售商本地供應鏈主導市場的舊格局,形成互聯網巨頭信息化主導的阿里VS騰訊的“雙寡頭”格局。
阿蘇超級航母的誕生意味著什么
●猶如突遭一記猛棍,面對“阿蘇大婚”,大多數的實體零售商在震驚之余,都有掩飾不住的心塞。
●阿里和蘇寧的聯姻,京東和永輝的抱團,恰恰都是印證著實體零售門店的渠道價值。“
●“阿蘇大婚”后,中國零售業的競爭模式尤其是線上線下融合的O2O全渠道的推進中正孕育拐點,即可能將出現線上線下整合合作的“阿蘇效應”。
實體零售商尚能飯否
猶如突遭一記猛棍,面對“阿蘇大婚”,大多數的實體零售商在震驚之余,都有掩飾不住的心塞。或者還有恐慌。
京東永輝聯姻之初,多數實體零售商們還在朋友圈各種轉發、評論、玩笑,不看好“京輝”者是實體零售商們的主調,包括大潤發、步步高、大商集團等當下中國實體零售市場主導互聯網轉型最積極的“快跑者”甚至從“京輝聯盟”中看到實體店商的價值。
大潤發飛牛網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京東入股永輝說明期望通過永輝來加強提升快消品的業績,這是印證家居快消品將成為未來電商增長最快品類的一致預期。
日前,步步高云猴數據科技有限公司CEO楊軍也在其朋友圈表達個人觀點稱,銀泰之后永輝繼續“叛逃”,實體店從業者不應該如此慌張和期望想走捷徑,實體店的短板在于信息化和數據控制,如果不自建自營補足短板,而是輕易地拱手讓人,43億元的“婚姻”結局如何收場難以預料,而不得不防備的是可能付出的代價是整個永輝。
但資本市場助力的“過家家”游戲變化得大而快,超出行業的預期。“秦遠交近攻,得天下。”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艷春頗有意味的一句評論點出實體零售商對“阿蘇大婚”的擔憂。一些人士認為,憑借著互聯網技術和資本的助推,向線下滲透的互聯網巨頭最終將憑借信息化能力鍛造的供應鏈勝出實體零售商的本地供應鏈。
當中國線下實體零售規模第一的蘇寧云商,并且是過去被譽為轉型互聯網最徹底的蘇寧云商也選擇“叛逃”和線上第一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抱在一起的時候,實體零售商們此前還能從嘲笑“京輝”中找到的底氣似乎頃刻間蕩然無存——多數實體零售商在朋友圈中對“阿蘇”誕生的重磅消息保持沉默或刻意的回避。
此前還是戰場上拼得刺刀見紅、勢不兩立的對手,倏然轉身抱在一起拼成的中國零售規模的“超級航母”,這難免讓堅持自建自營、走獨立轉型路的實體零售商忐忑:本就在線上弱勢的實體零售商,單槍匹馬的O2O探索能否拼得過抱成團的阿蘇、京輝們?
不過,也并不是所有實體零售商都對“超級航母”可能帶來的行業顛覆感到恐慌,堅持自建自營走通全渠道的實體零售商也不在少數。
被認為是最受“阿蘇大婚”沖擊的國美電器副總裁、國美在線CEO 李俊濤就表示,“1+1并不一定就大于2”。李俊濤說,阿蘇最終的效果還取決于未來各自的利益和整合點。
大商集團常務副總裁劉思軍也指出,大公司間的戰略合作是不是1+1就等于2也很難說。“騰百萬都合作一年了,至今也沒看到啥明顯的效果。阿蘇效果如何還需觀察。”
為什么是蘇寧永輝
作為中國實體零售商中互聯網轉型最徹底的公司,蘇寧轉投阿里懷抱的突然讓外界瞠目。包括永輝超市也一直是實體零售商中擁有生鮮供應鏈核心競爭力的“商超黑馬”,兩者的雙雙出逃是實體店不行了嗎?
實際上,在實體零售商看來的蘇寧的“叛逃”更多是蘇寧自身的“腹背受敵”——轉型互聯網上受京東壓制,線下實體店則面臨國美的牽制。業內認為,無論是阿里對蘇寧的入股,還是京東與永輝的合作,以及此前的阿里投資銀泰商業,恰恰都是證明實體門店的價值,實體零售商供應鏈的價值。
眾所周知,零售業的本質是規模和效率,是投入和產出之間的匹配。2011年到2014年,蘇寧資本開支合計約200億元,京東約50億;截至2015年中報,蘇寧25個區域配送中心,倉儲面積452萬平;京東166個大型倉庫,倉儲面積230萬平。2011年到2014年,蘇寧GMV從940億元到1090億元,京東GMV從327億元到2600億元。
廣發證券研究員洪濤表示,蘇寧在物流體系建設上投入巨大,其物流的硬件基礎比京東強,但前端銷售并沒呈現與之相匹配的太大變化,投入和產出暴露嚴重的錯位。而新增網購人群紅利逐漸消失,主要品類的用戶路徑依賴形成,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什么核心品類來集聚黏性用戶,是一個難題。如果前端銷售沒起色,后端投入又巨大,那就在和京東的比拼中始終有成本劣勢。而阿里的入駐或許會改變這種局面。
按照中國商報記者從阿里蘇寧合作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信息,首先,阿里將為蘇寧導流,帶來蘇寧前端銷售的快速放量,與后端投入匹配,重新建立成本優勢;其次,阿里充分利用蘇寧供應鏈,分攤大量的固定投資,使得蘇寧實現前后匹配。
而對于阿里而言,投資蘇寧的好處,既可以填補3C業務短板(京東靠3C起家,對阿里造成很大壓力,形勢逼人),度過未來轉型期(阿里不做倉儲、物流、自營業務,阿里百貨品類非常成功,但標準化程度高的,及大件耐用消費品類面臨瓶頸),也能在因為電商沖擊下逐步顯現線下資產的投資價值的門店中找到廣告價值,最后則是有助于支付寶的反攻,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從此前9比1的市場份額優勢已經下降到現在1比1的局面,支付寶的市場份額遭受很大壓力,與蘇寧的合作可以帶來更多支付終端。受益于阿蘇此次合作,未來螞蟻金服與蘇寧或將在多個領域達成合作。未來蘇寧線上與線下的1600多家門店,很可能都將接入支付寶,芝麻信用、網商銀行等互聯網金融業務或也將達成合作。而作為規模為本質的零售業,抱團合作增強的零售規模也有助于現金流投資收益增加和大數據業務推行。
李俊濤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蘇寧與阿里的合作更多是基于前者已經連續9個季度虧損,合作是蘇寧急需扭虧增強信心的表現。劉思軍則說,阿里發展到今天需要向線下發展,并向農村地區發展。和蘇寧合作一則可以實現彌補其線下資源不足的短板,且蘇寧的經營品類及線上的模式和京東很相似,阿里聯手蘇寧有狙擊京東的意味。
拋卻蘇寧和阿里的各有所需,海通證券研究所批發與零售貿易首席分析師汪立亭表示,阿里和蘇寧的聯姻,京東和永輝的抱團,恰恰都是印證著實體零售門店的渠道價值。“相比阿里、京東們已經不會去辛辛苦苦構建資產太重的線下渠道體系,而蘇寧、永輝們也很難去建設一個流量巨大的線上平臺,那雙方攜手,尋找和利用各自的優勢,激活各自資源,打通商品、供應商、客戶資源、售后服務、入口、物流、信息技術、互聯網金融,共同去優化產業鏈,提升商品的豐富度和品質,降低價格,改善服務,增強體驗正是互聯網+的融合本義。”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實體零售商單個推進電商轉型已經到了艱難期,B2C市場的格局初定意味著實體零售商已經不太可能憑借資本砸出一個電商品牌來,與線上互聯網企業的聯手不失為共贏的進取方式。裴亮認為,目前整個線上線下零售行業達成共識的是:O2O全渠道是未來中國零售市場的爆發點,而線下實體店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價值一環,強化自身實體店網點價值和供應鏈能力的實體零售企業能有好的未來。
線上線下整合或常態化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在“阿蘇大婚”震動整個零售業后,中國零售業的競爭模式尤其是線上線下融合的O2O全渠道的推進中正孕育拐點,即可能將出現線上線下整合合作的“阿蘇效應”——落于蘇寧和永輝先期展開戰略合作之后的其他中國實體零售商和被阿里和京東規模牽制的電子商務企業有可能展開主動或被動的重大整合動作,至少考慮借助結盟企業的優勢來補足線上或線下的短板的開放、抱團的做法將成為未來中國零售業O2O全渠道探索的常態模式。
李俊濤就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未來國美也并不排除對外的戰略合作,其會基于國美自身的發展需要作多維度的戰略考慮。李俊濤說,國美重視對手的戰略合作,但并不害怕。“我們有自己優勢,有自己的發展戰略,會按照既定的戰略方針繼續推進。”
而被線上互聯網公司視為質優的“唐僧肉”大潤發早年就被各路互聯網公司和資本的“惦記”。不愿具名的大潤發飛牛網相關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早在四年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就親自帶隊拜訪了大潤發談合作,但沒成功。而對于線上發展,飛牛網與其說與互聯網公司展開合作,不如說現階段傾向收購。
大商集團副總裁劉思軍也透露,阿里早前也找到大商集團洽談合作,但是被大商拒絕。劉思軍認為,大商占據線下稀缺資源,而且是綜合超市、百貨等綜合零售,比蘇寧的垂直、標準品業態更有價值。
而步步高董事長王填早在阿蘇、京輝定檔合作之前,就和當當網總裁李國慶眉來眼去,提出中國實體零售業轉型的出路在于O+0(線上+線下),更是聯合起家家悅、美特好等區域零售商和當當網建立“聯合艦隊”。
就在蘇寧與阿里“大婚”的當天上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和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現身蘇寧云商總部,參加蘇寧的互聯網+零售紫金峰會,兩人都在演講中提及與蘇寧合作的可能。
業內指出,阿蘇、京輝的誕生意味著中國零售業由于互聯網技術和資本助推帶來的高度整合或將打破傳統實體零售商本地供應鏈主導市場的舊格局,形成互聯網巨頭信息化主導的阿里VS騰訊的“雙寡頭”格局。
不過,類似資本助推的整合也依然面臨不確定性的風險。
業內有人士指出,互聯網公司資本優勢造就的砸錢成為洗劫市場空隙的粗蠻有效手段,但這里面也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不專注服務革命,專注耗死對手,游戲從創新變成零和,對長期行業發展不利。
而最根本的是,放棄陳見一切為了未來而做的阿蘇的抉擇,不得不說的是,雖然婚是結了,但其實阿蘇能孕育出來的新生兒究竟是否就是那個“未來新型的商業模式”?這條路說實話還很遙遠。
用馬云的話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創新。
(來源:聯商網專欄 作者系中國商報記者 顏菊陽 張濤)
- 該帖于 2015-8-13 16:1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