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2015年9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2015年“雙11”全球狂歡節將啟動。10月17日,京東和騰訊宣布推出“京騰計劃”。10月19日,阿里公布“線上線下萬店同慶”計劃,聯合蘇寧、銀泰等千余商家、超18萬家實體店的全渠道模式開戰“雙11”。同時,蘇寧也在北京舉行2015“雙11”戰略發布活動,發起“平京戰役”, “雙11”大戰一觸即發。
作為每年下半年度最大的購物節,“雙11”不僅是天貓的狂歡,也是各大電商臨近年終的一次狂歡。為給消費者更加全面直觀地了解“雙11”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盤點了7大電商平臺“雙11”期間促銷活動對比,供參考。
相關數據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的《2015 年(上)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電子商務用戶投訴數量同比2014上半年增長2.03%,其中實物網絡購物占整體電子商務投訴33.86%,位列第一。
而網絡售假(13.65%)、信息泄露(11.78%)、發貨遲緩(8.60%)、網絡詐騙(8.23%)、退換貨難(6.11%)、退款難(5.90%)、訂單取消(5.15%)、貨不對板(5.07%)、價格欺詐(4.25%)、服務態度(3.98%),是 2015 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十大熱點被投訴問題”(括號數據為各自占比)。
另據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顯示,監測正品率僅為58.7%。國家質檢總局在去年“雙11”前針對網絡銷售的兒童玩具、服裝、鞋類、背提包和小家電開展了產品質量專項抽查,經檢驗,問題產品占到26.1%。
根據歷年用戶向我們遞交反映的欺詐侵權案例,每年618年中大促和“雙11”、“雙12”等電商年終大促之后7-15天,往往隨之而開的是用戶網購投訴維權的高峰期。我們預計,伴隨即將到來的“雙11”之后,將迎來新的投訴熱潮,隨后而來的投訴量約在平日5-10倍之間。
專家支招
為了讓消費者安全“雙11”網購,在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聚美優品、1號店、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國美在線、當當網、易迅網等平臺買到真正的實惠,減少不必要的購物煩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根據監測的案例及網購達人的經驗分享,提出“雙十一”網購“十要點”,力爭為你安全、放心、實惠體驗保駕護航:
1、先比價,后下單
對于想要購買的商品,提早了解常規銷售價格,與促銷價格進行比較,千萬不要被商家所謂的“促銷價”迷惑。
2、仔細甄別,注意網絡安全
盡量選擇大型、正規購物網站購物(B2C商城中的自營類電商和平臺類電商品牌旗艦店),從信譽度、成交記錄、評價詳情等多方面對賣家信譽進行評估;同時要選擇安全可靠的付款方式,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鏈接,更不要進行直接匯款、轉賬支付,“打死也不說出”支付密碼和驗證碼。
3、預售商品,同享受“后悔權”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網絡集中促銷組織者不得采用格式條款設置訂金不退、預售商品不適用7日無理由退貨等規定,預售商品應適用“7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
4、“手機專享”,合理利用
如果碰到有“手機專享”的商品就說明用手機買更劃算,如果此時買家正用電腦瀏覽,就可先將商品收藏,然后用手機端下單付款,可省下不少錢。
5、滿減不夠,千萬別硬湊
千萬別為了享受“滿減”湊單,而購買了一堆不需要的商品,導致浪費。
6、 無理由退貨,也有例外
根據《消法》規定,網購商品除了鮮活易腐、私人定制等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的,其他普通商品都應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對于商家明確表明“不享受無理由退貨”的商品,謹慎下單。此外,按照《產品質量法》,在網購中獲得的贈品也應享受“三包”服務。
7、假冒客服,小心上當
接到“賣家”打來退款電話的,切莫點擊不明退款鏈接,或者提供銀行卡、密碼或者相關驗證碼信息,以防落入騙子陷阱。
8、錯峰購買,避開發貨高峰
為避免商家搞活動當天交易量集中性猛增、物流壓力引發的包裹滯留問題,網購時注意避開交易高峰。對于生鮮食品或者不必要的商品,為了因物流延誤造成不好的體驗,最好錯峰購買。
9、不做“剁手族”,理性消費
“雙11”也要適度消費,不要盲目攀比。很多東西買了用不到,等到使用的時候,可能已經過了保質期或三包期,造成資源浪費。
10、遇消費欺詐,勇于維權
“雙11”期間與價格欺詐、虛假促銷、服務不到位、快遞糾紛的,應用戶向相關部門舉報維權,或向“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http://www.100ec.cn/zt/315/)尋求幫助,目前該平臺攜手央視為消費者“雙11”購物保駕護航,開啟“雙11”維權通道。
(來源:聯商網特約專欄作者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 姚建芳)
- 該帖于 2015/11/10 12:0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