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十年的連鎖,如今變成個體店主,轉換的角色就要站的新的立場來揚長避短。因為同樣是小型超市,請人與不請人都是兩回事,而個體與連鎖更是完全不同的經營管理方式。所以有不少個體店主都得意的說我的店比XX連鎖的店強多了,其實就是上面的道理,所以現在小型超市個體和加盟是一片火熱,而直營的阻力是越來越大。
我在成為個體店主之后,在經營方面基本上沒有沿用以前連鎖的經營管理方式,有些管理方式還是我自己設計的。而是盡力去發掘個體店在沒有連鎖條條款款束縛下的特色優勢,因為這些規章制度要求首先是出于安全防損堵漏的角度而設計的。而沒有請外人的個體店是不需要做單據錄入和盤存,因此在商品的運作上有更多的自由空間,所以在我這個店里,散裝、袋裝與單個之間是沒有明顯的界限的。通過他們之間的角色靈活轉換,豐富了顧客的多樣化選擇,讓商品更加有價值,使門店更有吸引力。
轉換一:袋裝與散裝
不少袋裝商品適合拆開做為散裝的商品銷售,特別是大規格包裝的,那么這些袋裝商品就有了兩重身份,一是以自身的袋裝銷售,二是作為散裝的貨源。因為后者的身份用處就大了:
1. 成功地解決大包裝的商品在小店進與不進這個難題。
2. 當散裝缺貨時,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作為救火隊員的。
3. 豐富了散裝的商品單品和類別,提升了門店的競爭力。
4. 解決袋裝的滯銷品。
轉換二:散裝與單個
當散裝商品適合以單個銷售的時候,何不讓他們以單個出現呢?前提條件:
1. 整數結算,5角、1元以此類推。
2. 適合單個銷售。
3. 銷售頻率快。
作用:
1. 豐富商品,不停輪換。
2. 提升顧客的購買量。
3. 刺激反復進店消費。
4. 推銷散裝的新品。
5. 解決散裝的滯銷品。
6. 同類別單個包裝缺貨時救火。
7. 解決散裝的滯銷品。
收銀臺零食盒11月的商品陳列
案例三:袋裝與單個
當袋裝商品里面的商品適合拆開單獨銷售的時候,就讓他們單獨存在吧。
收銀臺零食盒1月的商品陳列
作用:
1. 降低了消費門坎,變小眾為大眾。
2. 讓大包裝有雙層身份,更有存在的價值。
3. 提升顧客的購買量。
4. 刺激反復進店消費。
5. 解決袋裝的滯銷品。
轉換四:讓補零變成享受零食的過程
為什么我培養新人只有一個條件:是吃貨,而且會吃就行了。因為只有吃貨才想得出這樣的點子。無論是顧客還是門店大家都覺得補零錢麻煩,特別是補硬幣。過去十幾年一直是補糖,難道就不能換個花樣?于是就在散裝里找小的、輕的來稱,兩毛以內就留下來補零錢用,而且不停變換,顧客自然喜歡,久而久之有些顧客直接拿錢來買這些找補的零食了。但是要注意,散裝大小不標準,同一商品也要個個拿來稱重,否則可能變成貼錢的事情了。
作用:
1. 讓找補零錢變成快樂的事情。
2. 增加銷售和利潤。
3. 帶動該商品散裝的銷售。
4. 解決散裝滯銷品。
案例一:旺旺520雪餅仙貝
我們都知道旺旺的雪餅是最好賣的,其次是仙貝,最后是大米餅,那么為什么在連鎖超市的散裝區,通常都能看到散裝的旺旺大米餅,但卻看不到旺旺的雪餅、仙貝呢?原因就在于旺旺的雪餅仙貝沒有出散裝規格的,最大的就是520G大包裝,而旺旺的大米餅則有1公斤的散裝規格。而大家都知道散裝的旺旺雪餅肯定是非常暢銷能排到前幾位的,于是個體店主馬上就把520的雪餅、仙貝拆了變成散裝,在我的店了有幾個月的散裝第一名都是它,而連鎖企業只有主動去解決了系統與庫存的問題,才有望進行銷售。所以這么暢銷的商品,很多連鎖超市就是沒有,而且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賣。
案例二:600G的玫瑰十二金釵米花糖
如果沒有散裝的存在,很多超過500G規格以上的大包裝商品我可能不會進,或者只在特定時間進。一是小店主要是做快消品的,大規格除了節假日有沒有銷路?二是大包裝占用兩到三個商品的陳列面,乃至影響貨架的高度和層數,反而是拖累。比如重慶特色的中華老字號600G的玫瑰十二金釵米花糖,我確實很喜歡這個商品死活要上,但有沒有市場心里完全沒譜,所以進它的時候就想好了,一個月賣不動就拆部分賣散裝。果真如我所料,袋裝動銷低,拆散裝后跟最暢銷的旺旺雪餅擺一起,保證這個商品存在的價值,解決了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