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被稱為“國民食品”的方便面陷入了失寵的尷尬境地。過去被全民食品的光環籠罩,如今也逐漸被消費者“拋棄”了。數據顯示,中國方便面產業已經連續第四年下滑。然而這并不是最悲觀的現狀!
“銷量下降、企業減少,方便面真的不行了?”
方便面市場遇冷最直接體現在產銷量的數據上,易讀財經查閱,中國方便食品大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國內方便面總產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銷售額490.91億元,較上年下跌6.75%。
除了產銷量下滑以外,方便面企業數量也在減少。《北京日報》報道,龍潭食品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程云凱介紹,上世紀90年代,北京的方便面品牌最多時達到32家,如今龍潭是碩果僅存的一家,其他品牌陸續消失了。
“市場是否走到盡頭”
是什么造成了如今方便面賣不動的窘境?存在著諸多原因。消費觀念升級無疑是被提到最多的原因。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龐大的中產階級收入大增,已不滿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消費升級也悄然發生。方便面多年來持續口味單一,而消費者的口味卻發生了變化。此外,越來越多的取代方便面的休閑食品出現,方便面還能賣座嗎?而“人口紅利”喪失也是一大原因,導致消費總需求在降低。健康也是方便面銷售的一大問題,盡管近日有專家為方便面正名,稱方便面并不是垃圾食品。但似乎在消費者心中這個意識已根深蒂固。如何才能重新獲得消費者芳心,方便面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僅中國方便面市場情況不理想,整個亞洲市場似乎也不樂觀。根據世界拉面協會介紹,2015年泰國方便面需求為30.7億包,與上年基本持平。印度尼西亞、越南和中國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亞洲(19個國家和地區)整體為822億包,同比減少7%,連續兩年出現減少。《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出,亞洲方便面市場已經走到了極限,目前各大廠商競相在新領域競爭。
因此,越來越多不符合消費者習慣的消費品會被市場淘汰,方便面企業已被逼到“懸崖”,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才能夠贏得市場。
(來源:易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