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變不離其宗,顧客的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從功能性和感受性兩方面出發,菜市蔬果陳列首要條件就是:要好看,又要方便挑揀。
二、要“面”向顧客
蔬果也是有“面、背”和“頭、尾”的,如帶商標的水果,商標要朝向顧客;莖葉類的蔬菜要葉朝上莖朝下,每次補貨要記得“翻堆”,避免擠壓舊貨,注意輕拿輕放,防止損壞。
三、分門別類進行陳列(按分類、形狀、大小等)
①比如蔬菜可以按葉菜類、花果類、根莖類、菇菌類、加工菜類等分開陳列;水果可以按瓜類、柑橘類、蘋果梨類、桃李類、熱帶水果和禮盒類分開陳列,諸如此類。
②形狀相似、大小類似的商品可以相鄰陳列。
四、巧用色彩、圖案搭配
蔬果自有的顏色就非常豐富,利用蔬果的天然色彩進行搭配陳列,甚至可以擺設出各種漂亮有趣的圖案,吸引顧客的同時促使顧客產生購買的欲望。
另外可以在大面積的陳列中點綴一些小物品,讓排面看起來更豐富活潑。
五、注意陳列的順序和面積
①優先盛產的季節性蔬果
②暢銷、周轉快的蔬果
③促銷和敏感度高的蔬果
④價位高、鮮度好的蔬果
六、同一品項垂直陳列
可以方便顧客比較挑選同一類型的商品。
七、照明要明亮以顯示鮮度
照明具有提升商品鮮度,給顧客充足、豐富感,有突出商品特色等效果。照明不足的賣場容易給顧客留下商品鮮度不足的印象。另外平臺陳列時光量不足容易產生后退感,可以局部設置聚光燈等輔助照明設備。
八、價格卡和POP牌要和陳列商品對應
不知道有沒有小伙伴在超市購物的時候有沒有半天找不著某一商品的價格卡的經歷,社長在這里特別吐槽一下價格卡凌亂高發地冰柜區……所以,價格卡和POP牌要和陳列商品對應,標注信息正確且字體美觀。
九、運用“黃金陳列線”進行陳列
顧客的視線選擇多在中層,如在擺放上中下三層的貨架,那么就可以在中層放置促銷商品。
十、時刻做好鮮度管理
隨時整理排面,把損壞的商品挑出來,為葉菜類蔬菜做好保鮮工作。
八、招解決蔬果擺放
蔬果的要怎么擺放才能使排面美觀又好用?Get以下八招!
①圓積型:適用于圓形特別是大圓形的商品,如西瓜、圓白菜、蘋果等可以平臺式大堆地陳列。
②線排型:大蔥、芹菜、韭菜等把根部并成一直線排列擺放,可以斜立或者平放。
③格子型:像蘿卜、蓮藕這樣長形和袋裝的商品可以平放和交叉陳列。
④堆積型:袋裝或者箱裝的重疊堆積。
⑤散置型:利用平臺式貨架大量散裝陳列,適用于不規則的如土豆,或是小圓形商品如柑橘、油桃等。
⑥投入型:個體小的商品如辣椒等可以直接倒進陳列框里。
⑦斜立植入型:適合葉菜類使用,斜立排放。
⑧搭配型:利用兩種以上的蔬果進行色彩搭配擺放。
說了這么多,或許有小伙伴想問社長了,社長心目中優秀的菜市陳列到底是個什么樣兒呢?社長認為,做得好的菜市陳列,一定是內外兼備的。不僅有好看的門面,還有精致的店內陳列!這里社長給大家分享兩個優秀案例,來看看別人家的菜市場是什么樣的吧!
香港本灣市場
位于香港小西灣的本灣市場是香港首個電子街市。
方便的電子購物,極致細致的場景體驗,老香港特色的裝修設計,講究的店面陳列,衛生、整潔、便捷,使本灣市場兩年來成為香港又一大新地標。
極致細節的場景體驗,注入諸多做舊的本土歷史元素,讓人仿佛身臨充滿復古風味的老香港街市。
五彩的地面和天花設計,讓人看了身心愉悅。
本灣市場還大玩科技元素,推出“i-Chicken”檔口,顧客可經視象鏡頭在雞販檔現場揀新鮮雞,便可以在半小時后領取清理好的雞,據了解雞價與在柴灣雞販的價錢一樣。
本灣市場所有的商販都裝有電子付款系統,顧客們還能自己使用自助販賣機選購產品。其實本灣市場很早就開通了facebook進行新媒體推廣,每周、每天的優惠折扣信息都痛過新媒體和商場布告欄進行宣傳,還定期舉辦各種免費派發活動。
生鮮區還提供“即買即煮”服務,讓顧客品嘗到第一時間的海鮮美味。
整齊、干凈、美觀的陳列,一目了然的產品信息,不得不為本灣的陳列豎個大拇指!
招牌上還陳列著各式美酒,把陳列深入到每個細節!
這些情景式商品陳列及售賣方式,完全響應并解決了百姓對于菜市場的需求。一打內地有名的精品超市該汗顏了,一小市場把場景體驗玩得這么成功!
美國Zupan’s市場蔬果區創意蔬果列
美國Zupan's市場的創意陳列在網上扎扎實實地火了一把,從造型到色彩搭配都6得不行。網友都紛紛表示:給擺貨的跪了!
這手藝,簡直治好了社長陳年的強迫癥啊!
最后,社長在這里要說的是:菜市其實是媽媽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如果用心的陳列能把買菜變成一件開心的事,那為了媽媽們的好心情,為什么我們不能做一些改變呢?
點贊的人明天一定會有好運遇上~
- 該帖于 2017/4/29 11:0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