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經過歐尚董事會非常認真的研究和商討,為了更好的應對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和變化,為了高鑫零售和廣大歐尚員工的未來,為了公司全球業務的平衡和完善,公司最終決定將在中國的零售業務交由兄弟公司大潤發全面托管。
----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雖然只是涉及業務托管,但也可以是代表歐尚實際已經退出了在中國大陸的零售業務。
我認為這一現象不是孤立的一個企業的問題。這幾年不只是歐尚,包括沃爾瑪、家樂福、易初蓮花等眾多企業都進入了調整周期,在不斷的關閉調整門店。這兩年走了全國多地市場,從總體看到的情況,傳統大賣場業態經營壓力都比較大,包括在多地的表現基本是一個情況。
當然,由于各地市場的巨大差異,因此企業的經營表現也有一定的差異性:經濟比較發達、零售的創新發展比較活躍的地區,大賣場的壓力尤為突出。但在一些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零售創新發展比較緩慢的地區,大賣場所受到的沖擊相對差一些。但是這種現象可能只是階段性、臨時性的問題。
實際從看到的大賣場門店情況,還有一些店基本應該歸于關店的行列,譬如沃爾瑪在山東地區的一些門店,生意已經非常差了,生鮮商品基本快要全部撤出了,熟食、烘焙產品基本已經全部停掉了。基本判斷整體門店已經處于虧損了,現在看,關店只是個時間問題。
這個現象一定不能認為是外資超市不適應中國市場的水土不符問題。
所有的外資超市都曾經是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的老師。在二十年前,上一輪中國由傳統零售向大賣場、超市、便利店等現代零售的轉型時期,大家都是通過學習沃爾瑪、家樂福、歐尚、711、羅森、全家等外資零售的經營管理模式逐步發展成長起來的。這些老師們確實為中國零售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
當前,不僅是外資零售面臨這種市場壓力,包括內資零售同樣面臨市場的壓力,也在進入相同的調整周期。這幾年,包括華潤萬家、華聯超市、北京華聯等一些零售企業也在不斷調整門店。
目前看到在這一輪零售的調整過程中,外資零售表現的比較主動一些,該關的關,該退出就退出。
當然,這幾年包括外資零售企業、本土零售企業的大多企業也都在積極變革創新。不斷從業態上進行創新,把門店由大變小,不斷的從技術上進行創新,積極進行全渠道的融合。但是,整體看目前的變革創新還在試錯過程中。
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為什么中國零售進入了一輪調整周期?聯商網的報道中有非常關鍵的一句話:為了[u1] 更好的應對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和變化。我認為這句話是造成目前零售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二十年的時間,中國的零售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二十年前的一些零售理念、模式、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變化了的中國零售環境。
這種不適應是一個行業問題,它不僅僅是外資單獨的問題。這些外資零售企業曾經是老師,老師都在迷茫,學生應該也不會特別清醒。同樣,這也不會一直是發達地區的零售企業才會遇到的問題,雖然目前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企業遇到的問題比較突出,但是其他地區只是一個傳導的時滯問題。這些問題也不會只是局限于大賣場一種業態,目前大賣場、百貨店受到的影響比較突出,但是其他業態必將也會逐步受到市場變化的影響。
所以,面對這種現象需要行業企業一定要有一個準確的判斷,特別需要根據這些現象深度分析目前行業到底要發生那些深度變化,這些變化會對不同地區、不同企業帶來哪些深刻的影響?千萬不能發生認識上和判斷上的錯誤。
----影響中國零售市場發生深刻變革的主要要素:
種種現象都在表明中國的零售市場已經發生深刻變化。總的看,影響這種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消費的變化,二是互聯網帶來的影響。特別是目前時期,這兩大要素交織在一起,在深刻影響當前的中國零售市場。
從消費市場變化來看,目前的中國市場變成一個極具分層化的市場。在分層化的市場環境下,目前的中國消費市場呈現非常突出的小眾化市場結構特點和突出的個性化需求特征。這是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的消費市場發生的深刻變化,也是中國消費市場不同于歐美市場、日韓市場的突出表現。
知名第三方機構麥卡錫的觀點:再也沒有整體劃一的中國消費者市場了。這種消費市場結構的深刻變化確實需要引起行業的高度關注。目前的這種分層化不僅是一種全國性的市場特征,也就是東部與西部、南部與北部的差異,包括每一個城市基本都是這樣的一種市場表現。
市場的分層化,包括由此延伸出來的小眾化市場特征和個性化需求特點,在打破傳統的零售理念。以往的零售特別是大賣場主要就是定位面對統一的、大眾化的市場消費需求。面對分層化的市場變化,需要變革傳統零售理念。
同時,中國分層化的市場特點與歐美市場、日本市場有較大的差異。中國的基尼系數這些年基本維持在0.4以上的水平,這與歐洲市場、日本市場所表現出來的0.2左右水平差距非常大。所以應對歐洲、日本市場的一些零售理念、零售策略與中國市場實際還是有一定的差異。
面對這種分層化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小眾化、個性化市場特征,以往的一些零售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需要做出深刻變革。
最近看到北大李飛教授的觀點:零售企業成功千古不變的規律,就是選對你的目標顧客,給你的目標顧客一個選擇和購買的理由,讓目標顧客感知到這個購買理由是真實存在的。
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目前,針對大賣場來講,你的目標顧客在發生變化,因此,你能夠給出你的目標顧客的購買理由也要發生變化。這種變化需要重構新的零售理念。
從互聯網對零售帶來的深刻影響看是鏈接。我的分析:鏈接是在改變一種新的零售商業邏輯。不論是零售還是任何的商業,最需要的是企業要與你的用戶建立鏈接,鏈接的越便利、鏈接的越隨時隨地、鏈接的越緊密商業價值越突出。沒有鏈接就沒有價值。
零售企業一直都在努力的實現與顧客的鏈接。但是在傳統時期都是采用一些對比目前的互聯網鏈接來看效率非常低的一些連接手段。
目前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正在搭建一個全新的零售環境。
在沒有這種隨時隨地鏈接的環境下,零售的核心營銷理念是靠商品去影響顧客。在這種新的移動鏈接環境下,需要變革一種新的零售理念,也就是不完全靠商品去有效影響顧客,要首先實現與顧客的鏈接,用連接的方式更有效的去影響顧客。在這種環境下,零售企業與顧客的關系在發生變化,由外部關系可以變成為內部關系,可以變成為企業有效影響、有效經營的一種資源關系。
總體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搭建一種新的零售環境,這個新的環境的核心就是鏈接。未來零售將會圍繞鏈接變革新的理念、模式。
筆者鮑躍忠微信bc7180
- 該帖于 2018/12/16 19:4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