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朋友圈曬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不少人就選擇“帶上寵物去旅游”。鏟屎官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著寵物的日常:做寵物美容,住寵物酒店,去專門的寵物游樂場所、寵物游泳池,甚至還能參加寵物婚禮與派對......
這背后反映的現實是,如今年輕人養寵物,不僅僅是“養”,他們對寵物生活品質、寵物健康以及寵物服務商家的審美時尚、用戶體驗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豐富的情感訴求驅動下,寵物婚介、寵物殯葬等之前看來難以想象的寵物服務慢慢變成了現實。
寵物經濟越來越熱,資本方自然趨之若鶩——不斷有新品牌融資的消息傳出,僅今年9月至今,寵物服務賽道就已完成至少10筆涵蓋種子輪到C輪,數額不等的融資。
只是,比起寵物消費的旺盛需求,市面上大多數寵物服務還處于監管不完善、行業分散、標準未建立等相對初級的階段,整個行業的發展才剛剛開始。
養寵,正在成為當代年輕人踐行“生活獨立”的第一步。
CBNData發布的《2021寵物食品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獨居成年群體規模將接近1億,隨著都市生活壓力加大,婚戀觀改變,新生代年輕人在工作之余越來越需要寵物所帶來的身心陪伴和精神撫慰;而在當前養寵人群中,有超40%的人群為獨居單身人群。
對于獨居的年輕人而言,寵物對他們來說有著多重含義,不僅是像家人一般的存在,能給予他們陪伴,撫慰他們的孤獨,也是他們緩解生活焦慮,解壓治愈的一劑良藥。
在此背景下,年輕人為寵物花錢的意愿也愈發強烈。對比上一代人,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一代更舍得為寵物的生活質量付費。寧愿精打細算、多方比價,購買品質更高的寵物口糧、寵物日用品,也不愿隨便湊合。
以豆瓣“愛貓生活小組”為例,僅僅成立兩年,該小組就吸引了52萬“貓奴”,小組成員除了討論科學養貓,分享養貓知識和聚眾“吸貓”,更多的是分享各種大品牌的促銷活動。
每年大大小小的電商促銷節日,都是小組成員囤貓糧貓砂的時候,“貓友”們一起計算各家的優惠活動和力度,找出最合適的組合,搭上優惠力度最大的“貓車”。(貓車:指教用戶怎么便宜購買貓糧、 貓砂等貓用品相關的優惠及團購信息)
云養寵也成為新的消費景觀。
在各類社交平臺中,與“萌寵”相關的內容往往能帶來超高流量。例如“端午”主人“回憶專用小馬甲”是最早的寵物貓博主之一,僅微博便坐擁4138萬粉絲;知名美食視頻節目《日食記》專門為出鏡的貓主子開通了微博號“酥餅大人”,目前有600萬粉絲;擁有4000萬粉絲的抖音超大V“會說話的劉二豆”,其最高一條點贊視頻超過了1000萬。
寵物直播也勢頭日猛。
2020年5月,寵物食品品牌佩妮6+1亮相羅永浩抖音直播間,開創了寵物品牌與頂流主播帶貨合作的先例,并在上線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銷量突破10萬罐。
據去年3月淘寶發布的《淘寶經濟暖報》顯示,平均每天約有100萬人在淘寶直播看寵物直播。
可以看出,隨著年輕人成為消費主體,寵物經濟的潛力得到了充分釋放。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多玩家都選擇來寵物領域“掘金”。
據企查查與社科院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企業發展數據年報》顯示,2020年寵物相關企業新注冊37.6萬家,同比增長90%,遠超2020年新增企業注冊數總增速。
新老玩家的“搶位戰”也同步打響。
一方面,寵物賽道本行業的玩家頻頻發力。
根據IT桔子“投資事件”顯示,僅自今年9月到現在一個月時間,就已有10筆融資宣布完成,領域涵蓋智能養寵硬件、寵物醫療、寵物食品等,數額從幾百萬元到2億多元不等。
在寵物日常生活用品方面,隨著寵物主年輕化、養寵行為精致化,“科技”“智能””“健康”成為內卷關鍵詞。
原本普通的貓爬架、貓砂盆顏值越來越高,常見的喂食用具被智能喂食器、智能飲水機取代,貓背包、寵物拉桿箱、健康監測設備等新品類不斷涌現。
據天貓平臺數據顯示,寵物智能家居成為2020年雙11的第一匹黑馬,銷量較去年同比增長了58倍,寵物飲水機、自動喂食器和智能貓砂盆已經成為寵物智能家居市場的“三大件”。
今年8月完成5000萬美元D輪融資的“小佩寵物”就專注于美觀且實用的“智能科技”,推出了能監測寵物心率、睡眠時長的智能掛件,可調溫寵物窩、智能寵物投喂機、智能飲水機、戶外隨心杯等諸多產品,在年輕人之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專門幫助養貓一族智能管理貓咪吃喝問題的Catlink,近日剛宣布完成首輪融資。
另一方面,不少跨行業玩家亦紛紛布局寵物賽道。
三只松鼠一年前正式推出了首個寵糧品牌“養了個毛孩”,上線一個月后月銷售額就已突破200萬元;京東也于今年5月推出了自有寵物品牌“京萌”,截至目前店鋪關注人數已從0增長至24.5萬。
家電品牌在寵物家電領域也均有所布局:美的推出了貓用飲水機、空氣凈味器和貓用航空箱等產品;萊克、小熊、怡享科技、亞都等家電企業也都有所動作。
整體來說,在資本助力下,寵物本行業傳統玩家功底日趨深厚,持續創新注入新活力,打造“新堡壘”;新玩家與跨界玩家則向內猛攻,不斷涌入和擴張。
艾媒咨詢《2021年上半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為2953億元,同比增長33.5%;預計到2023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928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在國內寵物經濟這條黃金賽道上,參賽者還未達到飽和狀態,一切皆有可能。千億級的寵物市場,蘊藏著無限商機。
在寵物“衣食住行”之外,更多情感向、人性化的寵物消費成為尚未被完全挖掘的“藍海”。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21寵物食品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寵物主為“愛寵”花錢的意愿已經越發強烈,寵物消費領域將迎來整體升級;2020年養寵單只年消費占人均可支配收入20%,從年齡代際來看,90后成為消費主力,增速最快。
相比老一輩的消費者來說,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也有更高級消費意識,希望寵物能享受到全面且優質的“人性化”服務。因此,除了滿足寵物基本生理需求之外,如何更好滿足寵物更細微的精神需求成了新的消費訴求。
如果說寵物特色食品、生活用品、細分洗護都還只是寵物基本需求的衍生項目,寵物婚介、寵物攝影、寵物醫療、寵物殯葬等寵物消費類目則在近些年紛紛崛起,這些帶有“陪伴”屬性的情感訴求成為寵物經濟首要增長點,進一步帶動了寵物經濟的繁榮。
不過,繁榮的市場景象背后,也存在諸多挑戰。
首先,一些新興行業發展勢頭迅猛,但尚處于起步階段,標準尚未建立,低水平運行的行業難以滿足不斷增長升級的市場需求。
目前已經存在的寵物游泳館,寵物旅游團、寵物攝影、寵物醫療、寵物旅館、寵物訓練、動物主題餐廳等等與寵物相關的服務項目,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噱頭大于內容、服務同質化、價格戰等發展亂象。
其次,不少商家打著“為寵物好”的名號,實則可能為智商稅。比如,有些商家抓住年輕人對寵物的寵愛以及健康焦慮,推出許多高價低效(甚至無效)的產品。
“中國新聞周刊”就曾報道過“玻尿酸寵物糧”,稱其一經上市便引發爭議:一是產品宣傳的多重功效是否真實仍需要打個問號,二是市場售價遠超多款寵物糧,實為暴利產品。
最后,也是最為關鍵的,是行業監管的不完善。
以近年興起的寵物殯葬為例,其完全基于人們的情感訴求而存在——寵物給予了人們無限的溫暖,在它們離開之際,人們也更愿意花費時間與金錢,讓它們走得更體面、更有尊嚴。
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寵物殯葬行業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
據“PIIS寵物產業創新”報道,英國每年寵物市場的產值高達35億英鎊,目前已經有300多家寵物火化場,可以提供火化、棺木、寵物墓地和慰問卡等服務。在法國、新加坡等國,也都通過立法規定,寵物尸體必須進行火化。
反觀國內,寵物殯葬行業則處于起步階段且問題重重。
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市場缺乏有力的監管,現階段寵物殯葬行業仍然處于一個亟待普及和完善的“灰色地帶”;另一方面,市面上針對寵物殯葬處理尚未有統一的既定模式,這就導致了行業標準分散化,品牌產品及服務能力魚龍混雜,很難形成頭部品牌效應。
再比如同樣承載著養寵人情感訴求的寵物醫療行業。
由愛寵iCHONG、東西部小動物臨床獸醫師大會、零點三七研究院三方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寵物醫療市場規模約為400億元,占整個寵物產業約20%。
但該報告同時指出,目前我國大約75%的寵物**為非連鎖**,且小規模**仍為主體,存在診療機構尚不足以支撐市場需求、醫療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
部分民營小診所的行醫規范、質量難有統一的保障,甚至有商家為了賺取暴利而喪失底線,利用養寵人愿意給寵物的健康掏錢的情感需求,小病大治、天價藥、醫療水平差、故意誤診騙取費用等亂象在寵物醫療中屢有發生。
總而言之,寵物產業必將不斷向細分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發展,未來市場想象空間巨大;但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寵物產業必將迎來全面升級,行業首尾效應也將愈加明顯。
對各寵物品牌來說,如何抓住消費者的情感訴求,在前景廣闊的寵物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做好“寵物經濟”這門大生意,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寵物經濟,和它背后的千億級生意》,營銷兵法
2.《“它經濟”達千億規模!102頁報告深度解讀寵物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艾媒咨詢
3.《寵物經濟靜悄悄起風》,韭菜財經
4.《喝奶茶、拍寫真、上幼兒園……孤獨的年輕人,正在重塑“寵物經濟”》,新消費觀察
5.《被稱為“灰色產業”的寵物殯葬行業,為什么被那么多人看好》,PIIS寵物產業創新
6.《寵物界的愛馬仕,玻尿酸寵物糧是智商稅嗎?》,中國新聞周刊
一味研究鄭重聲明:文中觀點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就此提出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謹慎理性作出投資決策。
作者/昔年
排版/橙默
監制/小罅
出品/一味研究
寵物,現代年輕人的精神支柱
“寵物經濟”的大生意
情感訴求下的寵物行業升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