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家電業企業的業績來看,利潤增長要高于一般的行業,行業前景值得看好。而近期二級市場上,兩市家電板塊表現出極強的抗跌性,顯示主力資金介入該板塊較深,以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等個股為代表的家電類品種出現快速上漲,春節銷售旺季的想象賦予了這些個股很大的炒作空間。
近日四川長虹和美的電器等家電股持續走強,在沉寂多年以后,家電板塊有可能王者歸來,而且基本面也為家電股的炒作造就了條件,整個家電板塊顯示了較強的聯動效應。家電行業正處于產業消費升級且進入業績大增長階段。國內上市的家電企業都是國內著名企業,如長虹、深康佳、海爾、海信等,在老百姓中早已家喻戶曉。過年旺盛的消費需求刺激,這些品牌企業必然能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
消費升級概念助推股價
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后已經進入消費升級階段,而2005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1703美元水平,預計到2010年將實現2400-3000美元的小康水平。很多市場人士認為,10年前國內企業價格戰時大量生產的家電使用壽命快結束了,目前面臨淘汰,所以家用電器將面臨較大的升級換代機會;數字電視、平板電視等新技術也使家電的大面積升級換代勢在必行。資料顯示,2006年前三季度家電行業利潤增長幅度高達22%,呈現多年少見的既增收更增利的良性盈利狀況。我國以住房、汽車、高檔家電等耐用消費品為主的消費升級階段已經到來。我國城鄉家電消費已經進入升級換代階段,換機需求占總需求85%;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龐大的農村市場正面臨著家電的升級換代,農民購買力的提高,家電在農村潛在的消費需求將更是驚人。
家電制造業前景值得期待
家電行業近幾年來已經進入大重組大并購階段,包括海信入主科龍、長虹入主美菱,而美的電器與高盛的牽手,也意味著外資在包括格力、海爾、美的在內的國內空調一線品牌的資本戰略中尋找到突破口。目前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往往會伴隨著一個或數個優勢行業在全球競爭力的提升,比如日本的電子、韓國的汽車、印度的軟件業外包業務等。伴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家電制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也隨之迅速增強,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諸多產品已占據極大的市場份額。這對我國家電制造業帶來兩大積極影響,一是市場空間與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二是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家電制造業完全有能力開拓國際市場與走出國門,標志著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經過20多年的市場開放與企業發展,中國家電業已具備了導入戰略的基本條件,并且也到了戰略規劃的關鍵期。盡管國內家電企業面臨殘酷競爭,但同時也面臨走向世界的無限機會。操作上,該板塊中短線都具有非常高的投資價值,可適當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