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沒有錯,企業賺錢更沒有錯,但如果將盈利目標建立在盲目投資基礎上,結果往往事與愿違。我國企業仿佛有一個通病,那便是喜歡四處“砸錢”,哪個領域熱就撲向哪個領域,嗅覺雖然靈敏,但目光卻并不“深邃”。
一個企業,在沒有穩定的主業和穩固的收入來源情況下,貿然涉足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即便能獲得短期的超額利潤,也難以得到持續增長。
李宇春再次站在了舞臺上,只不過這次的主角
不是她,而是邀她作為品牌代言人的夏新電子總裁李曉忠。7月13日,夏新電子在京高調舉行新品發布會,推出“智帥”系列智能手機。由于眾多“玉米”的到來,臺下歡呼聲一片,臺上講話的李曉忠也顯得躊躇滿志。
8月22日,夏新電子(600057)公布的半年度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00余萬元,每股收益0.02元。此前的4月30日,夏新發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14.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55%,實現凈利潤520萬元。
顯然,結束了連續兩年巨虧,李曉忠的心情不錯,面對各路媒體有問必答。李曉忠宣稱:國產手機品牌即將收復失地!夏新將大舉進軍智能手機領域,讓其成為公司徹底翻身、趕超洋品牌的突破口。
不可否認,在持續兩年低迷后,夏新的扭虧確實給國產手機品牌帶來了一縷溫暖的陽光。但是,面對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不斷下滑的現實,李曉忠能否帶領夏新殺出一條血路,現在還是未知數。智能手機能否成為夏新乃至國產手機的救命稻草?如果不在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做文章,或許在智能手機領域,夏新仍然是匆匆過客。
左右搖擺的產業追逐夏新電子新聞發言人王治全告訴《新財經》:“去年,夏新在3G和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太多,導致2005年巨虧。今年,前期巨大的技術投入已開始回報,能夠盈利主要還是靠手機業務。”夏新將手機確立為主營業務已有多年,在國產手機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夏新仍然在手機業務上努力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大有與手機共存亡之勢。可回想幾年前,夏新卻還是左右搖擺,沒有清晰的主業。
幾年前說起夏新,人們會馬上聯想到VCD.后來,夏新又相繼進入手機、電視、汽車等領域。有人戲言,夏新從來沒落后過,什么流行做什么。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錄像機、影碟機熱,還是近幾年的手機熱、汽車熱、3C熱、3G熱、液晶電視熱,夏新沒有放過任何一個轉產熱潮。
成立于1981年的夏新,最初的主業是生產錄像機,是國家定點的錄像機主要生產企業。1997年上市后不久,夏新意識到迅速崛起的VCD將是錄像機的終結者,于是成為眾多VCD淘金者中的一員。1998年,夏新成功轉型生產影碟機,該年每股收益高達1.02元。
影碟機的成功沒有持續多久,1999年興起的家庭影院、無繩電話吸引了夏新的眼球,并將2億元配股資金的大部分砸向無繩電話機、家庭影院。但這一次夏新卻沒有那么幸運。1999年夏新電子每股收益迅速下降至0.11元,并在2000年、2001年連續虧損,其股票也戴上了“ST”的帽子。
此時恰恰是李曉忠升任夏新總裁之時,連續兩年的虧損似乎讓夏新一下子從市場中銷聲匿跡。沉寂半年之后,李曉忠決定擯棄做了20余年的家電業務,向移動通訊領域轉型,從而導演了夏新A8神話。
據《新財經》了解,2001年底,作為第一款登陸中國市場的和弦手機,一家韓國企業拿著尚未成熟的A8半成品跑遍半個中國,也沒有廠家愿意冒險生產,因為該產品線路設計還存在瑕疵。但夏新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接受并生產該產品,迅速推進市場。夏新的冒險成就了夏新A8神話,成就了夏新迄今為止最為輝煌的兩年。2002年、2003年其手機業務高達48.5%的毛利率,使夏新在這兩年共賺取凈利潤11億元。
有了A8打下的良好基礎,夏新2003年的形勢明顯好轉。此后,夏新再一次將觸角伸向新產業。2003年6月,夏新宣布進軍筆記本電腦市場,同時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筆記本產品V6.2002年8月,夏新開始進入液晶電視領域。次年8月,其17英寸液晶電視進入批量生產并上市銷售。2004年,夏新宣布投資6億元在廈門新建20萬平方米液晶電視基地。夏新家用系統事業部總經理陳強表示,在影碟機、手機利潤下降后,夏新已將正在興起的液晶電視產業作為今后重點發展方向,并在兩年內使其成為公司繼手機、電腦后的第三大產業支柱。
從夏新的成長軌跡可以看出,哪個行業的行情好,夏新就會毫不猶豫地加入進來。正如夏新電子一位高管所說:夏新的戰略是尋找產業中的發展機會,哪里有利潤就往哪里鉆。但這種產業追逐的結果是:企業抗風險能力極其脆弱,所處行業一旦出現波動,其盈利能力就會出現大幅下滑。夏新影碟機和手機的發展軌跡便是明證。
夏新自主研發有名無實
夏新連續兩年(2004年和2005年)的巨額虧損讓李曉忠“痛苦不堪”。面對各方的質疑,他也只能以“整個行業都如此,我們也不能幸免”為說辭。
但自去年9月簽下李宇春作為“直帥系列手機”代言人后,夏新似乎就與好運交上了朋友。今年中報扭虧為盈后,李曉忠一下子精神了很多,逢人便說,“無法量化李宇春對夏新帶來的巨大幫助,簽下她是明智的選擇。”在眾多國內手機品牌中,夏新在營銷策劃方面確實技高一籌。據王治全說,隔一段時間,夏新就會組織李宇春與“玉米”的互動,目的就是要在年輕人心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顧峰認為,“夏新之所以在市場上表現尚可,關鍵是對國內消費者心理把握較好,營銷手段多變也是其特點之一。”很顯然,依靠營銷手段的變換尋找利潤增長點只能是暫時的,打破技術瓶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夏新對此再清楚不過,很早就打出了“自主研發”的牌子。從去年開始,夏新更是投入巨資進行產品研發。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說自己搞研發,但具體搞什么,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最終還是OEM.”就夏新來說,今年上半年之所以能夠扭虧,“軟件平臺的技術研發起到了一定作用。”在這位業內人士看來,先前投入大量資金的技術研發對今年的業績是有貢獻的,但不是扭虧的根本原因。王治全也承認,“技術投入只是剛剛見到效果”。
顧峰表示,“除技術投入見到效果外,庫存的解決也是扭虧的重要原因。去年存貨的成功銷出很關鍵,但如果今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核心技術問題,盈利只能是暫時的。”對自主研發的重要性,各路廠家都心知肚明。自主研發能力普遍不強的國內手機廠商,卻動輒就愛拿自主研發說事。夏新的自主研發口號喊得尤其響亮,不禁有人發問:到目前為止,夏新有多少業務受益于自主研發?就其賴以生存的主業──手機來說,夏新也是靠韓國機型沖鋒陷陣,其在手機領域的優勢仍然僅限于營銷與外觀設計。手機肯定仍是其今后發展的重點,夏新肯定不會放棄。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功能和即將到來的3G上下工夫。
再看筆記本。去年6月21日,夏新發布了基于英特爾Sonoma技術的三大系列5款筆記本電腦,但也是從OEM開始的。業內人士評價,“做的也是加工改造的活兒。”夏新筆記本的銷售狀況并不理想,正如李曉忠所言:筆記本賣了兩年都沒賺錢。
對當前大力推廣的液晶電視,夏新強調的是自己的系統集成能力。夏新的液晶電視LCD顯示屏主要來自韓國三星電子,系統控制芯片選擇的是美國Pixelworks公司產品,電視信號解調單元選擇美國Micronas.核心部件均非自主研發,不強調系統集成能力還能強調什么?況且,夏新液晶電視整機也是以組裝為主,做的也是“代工”。
另外,液晶電視極低的毛利率也讓夏新陷入尷尬境地。據調研,國產液晶電視一線品牌廈華2005年的毛利率不過也就4%~5%,夏新的毛利率應該更低。
不僅如此,在確立手機、筆記本、液晶電視三大主業后,夏新仍在瘋狂拓展著自己的產品線。隨意走進一家電子產品賣場,都可以看到數十種標有“AMOI”標識的夏新產品,包括手機、小靈通、筆記本電腦、DVD、家庭影院、液晶電視、MP3等。不斷尋找高利
潤產業進行投機,導致企業在其中任何一個領域都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這對夏新來說是致命的。
雖然李曉忠宣布已完成對夏新3C產業的布局,要堅定地帶領夏新走一條以3C融合為核心的多元化道路。但核心技術缺失、只靠“拿來主義”的夏新,究竟能拖著繁冗復雜的產品線走多遠,還有待時間檢驗。
夏新壓寶智能手機難翻身
在7月中旬的新品發布會上,夏新一口氣推出6款智能手機新品,產品價格集中在1500~2500元這一競爭最為激烈的區間。
李曉忠激動地表示:智能手機就是國產手機翻身的賭注!其實,早在去年6月28日,夏新電子就曾攜手微軟(中國)聯合發布了內嵌微軟軟件系統的智能手機。由于當時市場容量有限,市場增長緩慢,謹慎的李曉忠并沒有進行大規模宣傳。
隨著拍照手機、DV手機、音樂手機等產品的主流化,智能手機即將成為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李曉忠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除日前在京城召開聲勢浩大的新產品發布會外,還將在下半年投入上千萬元資金作為推廣費用。李曉忠拿智能手機博一把的決心非常堅定。
賽迪顧問高級研究員蔣利峰分析,“智能手機發展的勢頭確實好,增長非常快,已進入快速成長期,但依然存在很多發展瓶頸。”近兩年,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一直曲高和寡,昂貴的價格讓絕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據記者了解,智能手機的主要部件──主芯片+射頻,價值90~100美元。如此算來,市面上標價四五千元的智能手機確實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難怪李曉忠說,“3000元的智能手機如同搶劫,定位在2500元都會有很好的利潤。”據王治全介紹,“夏新的智帥系列手機9月初就會大量上市。”價位之所以集中在1500~2500元,王治全說:“我們認為這一價格區間是最有營養的。”李曉忠認為,定價1500元以上的手機不是智能手機很不合理。因此,他將夏新此次推出的智能手機價格集中在1500~2500元區間,面向主流消費人群。夏新希望通過擠破智能手機的價格泡沫,迅速占領市場。李曉忠說:“用不了多久,智能手機就會像現在的彩屏、拍照手機一樣,成為市場的主流。”對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李曉忠已經有了自己的預期,對于還未落入囊中的利潤,他也算得清清楚楚。夏新首先打破了智能手機的價格堅冰,未來國內外廠商在智能手機的爭奪上將會愈演愈烈。
蔣利峰認為:“業績還是要靠市場主流機型去沖,僅靠智能手機打翻身仗不太現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年底夏新業績上去了,智能手機也不是雪中送炭,只能是錦上添花。”據賽諾數據顯示,智能手機目前占整個手機市場份額不足一成,只有6%~7%,與音樂手機、DV手機等其他產品相比有很大差距。到年底,智能手機市場到底能發展到多大規模,現在還不好說。市場容量有限,國內外廠商又紛紛搶食,不知道李曉忠能不能在年底將智能手機在夏新所有產品中的比重提高到他所期望的20%~30%.雖然李曉忠對智能手機寄予厚望,但就整個國內市場環境而言,對夏新十分不利。
賽迪顧問預計,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國產手機品牌銷量份額連續第九個季度下滑,已跌破40%關口,創三年來新低,至36.9%.蔣利峰說:“今年的市場太糟糕了,不會有比今年情況更差的了。”目前,智能手機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還只是概念,在整個國內手機市場低迷情況下,夏新把盈利重擔壓在智能手機上,是否有些不理智?記得去年夏新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時,李曉忠表情復雜地對記者說,運氣好的話,夏新的IPTV、夏新的3G會如何如何……現在看來,今年下半年夏新主打的智能手機牌能否經得住市場考驗,同樣也得靠運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