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物價局(市場研究所、市場價格監管處)編印
1、什么是價值?
商品的價值指凝結在商品內部的無差異的一般人類勞動,是商品價格的本質和價格形成的核心基礎,價值的多少通常用價值量來進行衡量。價值量指物化在商品內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由生產該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
2、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價值規律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和商品價值之間實行等價交換的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價值規律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2)商品必須按照其價值量進行等價交換。(3)供求關系是商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條件。
3、什么是價格?價格的基本職能是什么?
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本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的范疇很廣,不但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等有形產品有價格,而且生活服務和生產服務等無形產品也有價格;不但技術圖紙等有載體的產品有價格,而且咨詢、策劃等無載體的產品也有價格。從價格體系上說,價格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價格包括商品價格、服務價格和生產要素價格,狹義的價格是指生產要素價格之外商品價格、服務價格。
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基本職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遞信息的職能。價格是市場的晴雨表,價格的一漲一落,向生產者和消費者傳遞著市場供求信息,傳遞著人們的消費偏好的信息,傳遞著生產經營的信息。
(2)提供刺激的職能。價格的變動能夠促使人們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和效用。對消費者來說,適當的價格可以刺激其購買欲望。對生產者來說,產品價格上升可以刺激其擴大生產。
(3)分配收入的職能。價格變動的過程也就是國民收入在部門之間、地區之間的分配結構變動的過程,產品價格提高的部門,企業的收入就會增加,反之,則會降低。
(4)配置資源的職能。價格的變動決定了各部門利潤水平的變動,從而引導著企業的投資方向,調節著獎金、土地和勞動力等資源在部門之間、地區之間流動,從而調節著資源配置,這是價格的最基本職能。
(5)調節市場供求關系。價格與市場供求是一種雙向的關系,一方面,供求關系的變動決定著價格的變動,另一方面,價格的變動又調節著供給、需求,并進而使二者保持大體上的平衡關系。
4、什么是生產價格?
商品的生產價格指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加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轉換形式。
5、市場供求與價格具有什么關系?
市場供求與價格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的作用關系,對于一般商品而言,這種關系體現在兩個方面:(1)市場供求調節商品價格,即當供給大于需求時,價格下跌;當供給小于需求時,價格上漲。(2)價格的升降變化反過來引導市場供求,即當價格上升時,供給增加,需求減少;當價格下降時,供給減少,需求增加。供求與價格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是實現市場供求平衡的主要機制。
6、什么是需求?決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所謂需求,就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價格條件下,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需求的構成要素有兩個,一是消費者愿意購買,即有購買的欲望;二是消費者能夠購買,即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市場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定價格條件下和一定的市場上所有的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愿意而且能夠購買原數量。
影響需求的基本因素有:
(1)消費偏好。在市場上,即使是收入相同的消費者,由于每個人的性格和愛好不同,人們對商品與服務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消費者這種不同的愛好或偏好支配著他在使用價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間的消費選擇。
(2)消費者的個人收入。消費者收入的增減是影響需示的重要因素。時于正常品而言消費者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反之,收入減少,則會引起需求減少。
(3)替代品的價格。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間某一種商品價格提高,消費者就會把需求轉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從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減少;反之亦然。
(4)互補品的價格。在互補商品之間,其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需求量降低,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隨之降低。
(5)對價格的預期也會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如果消費者預期價格要上漲,就會刺激人們提前購買;如果預期價格將下跌,許多消費者就會推遲購買。
(6)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種、質量、廣告宣傳、地理位置、季節、國家政策等。
7、什么是供給?影響供給的因素有哪些?
所謂供給,是指某一時間內和一定的價格水平下,生產者愿意并可能為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數量。這種商品包括新生產的產品和已有的存貨。
影響供給的因素有:
(1)供給受商品或服務生產成本變化的影響,在較長的時期內,由于技術革新或由于節能技術的發展使單位生產原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下降,導致單位生產成本隨之降低。類似的變動引起成本降低,供給增加,反之,如果生產成本上升,供給則減少。
(2)供給受生產者和銷售者對未來價格預期的影響。生產者或銷售者的預期往往會引起供給的變化。使供給增加或減少。
(3)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一是供給對其他商品價格的影響。例如,同樣的資源既可以生產雞肉和雞蛋,又可以生產豬肉、牛肉和羊肉。生產哪種產品和生產多少產品,就要考慮這些可替代產品的相互比價關系和利益大小。如果牛肉的價格相對高了,生產者就會把投入生產雞肉和雞蛋的資源部分或全部投入生產牛肉,而少生產或不生產雞肉和雞蛋,這就會使牛肉的市場供給增加;雞肉和雞蛋的市場供給減少;反之亦然。二是供給者的數量也會影響供給。在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供給的企業數目增加和進口增加,會使市場供給增加。
8、什么是需求價格彈性?它有哪些類型?
需求價格彈性是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需求量變動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百分比的比率,即:
需求價格彈性系數=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價格的相對變動
如用Ed代表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用P和△P分別表示價格和價格的變動量,用Q和△Q分別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變動量,則:
△Q
Q
Ed = - △P = - △Q * P
Q P Q
由于需求規律的作用,價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變化的,價格下跌,需求量增加;價格上升,需求量減少。因此,△Q和△P符號相反,所以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總是負數。由于它的符合始終不變,為簡便起見,我們通常把負號略去采用其絕對值。
需求價格彈性有以下幾種類型
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的數值范圍是從零到無窮大。通常把需求價格彈性分為三種。
1、當需求量變動百分數大于價格變動百分數,需求彈性系數天于1時,叫做需求富有彈性或高彈性。例如,價格下降2%,使需求量增加4%。
2、當需求量變動百分數等于價格變動百分數,需求彈性系數等于1時,叫做需求單一彈性。例如,價格下降2%,需求量也會增加2%。
3、當需求量變動百分數小于價格變動百分數,需求彈性系數小于1時,叫做需求缺乏彈性或低彈性。例如,價格下跌2%,需求量只增加1%。
9、什么是價格彈性?供給價格彈性有哪些類型?
供給價格彈性通常被簡稱為供給彈性,用Es表示。它反映價格與供給量的關系,和需求彈性類似。供給彈性是價格的相對變化與所引起的供給量的相對變化之間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Es= 供給量的相對變化 = △Q ÷ △P = P . △Q
價格的相對變化 Q P Q △P
式中,Es為供給價格彈性;Q為供給量;△Q為供給變量;P為價格;△P為價格變動量。
由于供給規律的作用,價格的變化和供給的變化總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合總是為正值。
供給價格彈性具體數值被稱作供給彈性系數,不同商品的供給彈性系數是不同的。按照供給量對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大小,供給彈性可分為五種類型:當某種商品的Es>1時,則這種商品的供給彈性充足;當Es<1時,則供給彈性不充足;當Es=1時,則供給彈性為1.此外,還有兩種特殊情況,即Es=0時的“供給完全無彈性”和Es=∞時的“供給完全有彈性”。當然,這兩種情況在現實的市場供給中很少見到的。
10、什么是價格形式?我國現行價格形式有哪些?
價格形式是價格形成的方式,也稱定價形式,不同的價格形式體現了政府干預價格的程度。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以下簡稱《價格法》),我國現行的價格形式有以下三種:
(1)市場調節價,是指由經營者(即從事生產、經營商品或者提供有償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
(2)政府指導價,是指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權限和范圍規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指導經營者制定的價格。
(3)政府定價,是指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權限和范圍制定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