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售額動輒超過千萬元 網絡品牌女裝店來勢洶涌 一邊是承擔著租金、人員工資支出的傳統實體服裝店,一邊是輕裝上路的網店,兩者已經開始正面交鋒,傳統的交易形式正受到挑戰。 今年秋季新品女裝上市不打折。走在茂業、海雅、天虹女裝品牌區,剛上市的秋裝新品,除非持有會員卡,商家一律采取無折扣策略。有會員卡的也只會打到九折。然而,在淘寶網等網上商店,新上市秋裝7折比比皆是。無疑,傳統實體品牌女裝店正遭遇網店PK,在新興經濟撲面而來之時,帶給人們更多的是一種思索,未來的實體品牌女裝店將何去何從? 傳統實體女裝店鮮有折扣 最近,記者走訪了深圳多家商場,早在8月中旬,許多新品秋季女裝就擺上柜臺,然而,品牌女裝的價格也讓人望而卻步,動輒上千元,料子、式樣好一點的兩三千甚至四五千。 打折嗎?海雅的各女裝專柜售貨小姐會彬彬有禮地告訴你:“不打折,有海雅卡95折。”可是,打開淘寶網,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記者在一家代購瑪斯菲爾的網店看到原件3280元的一條裙子,標價2395元后已經成交了10件。該網店在網站上明確標注:“代購前,可在專柜試穿,記下貨號、顏色、大小、原始價格,代購前告知掌柜!本店所售均為100%正品,可接受專柜驗貨!” 網上當季服裝打折的不止瑪斯菲爾一家。記者采訪深圳某品牌女裝有關負責人了解到,有的品牌女裝已經建立了網上商店,但基本針對過季服裝和老款打折,當季新款一般鮮有折扣。該人士表示,目前來看,網上代購對于服裝品牌的銷量沒有造成影響,但特別擔心長期發展之后會影響品牌信譽度。但除了要求代理商不要隨意打折和網上售賣之外,沒有比較好的管理辦法。 網絡品牌女裝店來勢洶涌 記者聯系淘寶網了解到,目前淘寶網“服裝類目的淘品牌”已經有28個,基本都是2008年底開始進駐,目前發展得好的有裂帛、歐莎世家、后構想等原創品牌。據悉,淘品牌幾乎都是年銷量在千萬元以上的賣家,最好的年銷量已經突破億元。 一家落戶商城的實體女裝店,每年銷售收入要突破300萬都有難度,可是一家網店的年銷量為何動輒突破千萬?記者特此采訪了網絡女裝品牌店“歐莎世家”,該網店從零起步,僅僅成立兩年時間,沒有實體店,每年以7倍的增速增長,一天最低時賣1000多件女裝,最高時能賣到1萬件,今年目標銷售額8000萬。這就是網絡新經濟制造的奇跡。 “歐莎世家”最開始得到消費者好評是憑借一款半身裙子和一條7分褲。這款半身裙子是傳說中的“爆款”,成本50多元,“歐莎世家”標價69元,一個夏季就賣了近5000件;而那條7分褲由于對版型要求很高,特意從大型品牌服裝實體公司挖來打版師。依靠“單品制勝”,“歐莎世家”在網絡上一炮走紅。 走紅后,該網店迅速擴張,請來設計師設計衣服、租廠房生產,并將用戶群定為“25歲到35歲之間的白領,對衣服有品質追求,看重性價比。”記者留意到,這里的衣服一般價位都不高,有幾十元一條的打底褲,有200元左右一件的裙子,而且質量摸上去手感不錯,基本像商場銷售500、600元一件的裙子,有的衣服質量看上去甚至很高檔。此外,該公司非常重視售后服務。 服裝實體店應該另辟蹊徑 記者采訪時,業內專家一再表示,深圳女裝做到現在不容易,政府部門也在全力支持,但網上低價售賣當季女裝,的確對實體店影響很大,而且就目前情況來說,監管難度較大。在網絡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網購只會更加普遍,在此情況下,企業應該如何應對?這是一個新課題,相關部門應予以重視。 實體店應如何應對網店的崛起?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竇志銘教授認為,實體店與網店不應該去比價格,這不是競爭方向。 竇志銘建議,實體店應該走個性化服務的道路,增加品牌服務的含金量。目前網店的缺點是購物體驗不如實體店。但隨著網絡的發展,顧客的體驗會越來越好,因此,實體店要從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服務上去做文章。他舉例說,盡管目前現代工業發達,但手工定制衣服的業務也很發達,因為這代表了一種文化。因此,實體店有實體店的優勢和存在價值,只是企業要善于去挖掘。 另有專業人士建議,實體女裝店還應解決價貴、款式雷同、品牌影響力不夠的問題,未來的消費趨勢會越來越個性化,應盯緊追求時尚也追求品位的消費群體做文章。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 每天為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