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斷臂自救”式出售在華11家經營不佳門店后,韓國零售巨頭易買得或許又在中國市場有動作。《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從天津產權交易中心獲悉,天津泰達集團有限公司掛牌出售其所持有的天津泰達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16.67%股權,掛牌價格6292.2萬元,業界估測,以易買得在天津有5家門店計算,泰達算是低價拋售。
有知情者透露,易買得可能有意接盤泰達拋出的股權,假如韓方收購達成,則天津泰達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將成為韓方獨資公司。而股權變化的背后,韓國易買得正在華進行策略轉型。
泰達低價出售
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信息顯示,天津泰達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有兩個股東——天津泰達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6.67%,韓國株式會社易買得持股83.33%。此番天津泰達集團有限公司以6292.2萬元價格掛牌出售其所持有的16.67%股權,即中方泰達徹底退出易買得合資公司。對于接盤者的要求,泰達表示需要一次性付款。
“目前易買得在天津有5家門店,以每家門店至少價值數千萬元再加上其他附加值來計算,泰達所持有的股權應該能值上億元,如今泰達只要6292.2萬元就出售,等于打折叫賣。”知情者透露。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與當初出售的華東區11家不佳門店類似,易買得天津地區的業績也不容樂觀。2011年,天津泰達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虧損額達7237.587161萬元,截至今年10月底,虧損6173.545325萬元。或許持續虧損是泰達低價叫賣股權的原因。
作為韓國零售巨頭的易買得,在華的發展道路頗為坎坷,其原本在中國區有27家門店,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和天津,可惜經營業績卻一直不佳,無奈之下,此前易買得已將業績不良的華東區11家門店分批出售,“斷臂自救”后,目前易買得在華門店數量下降到16家,其中上海地區11家,天津地區5家。
由于外資零售商當年入中國市場必須以合資模式進行,故而易買得分別與上海九百及天津泰達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用于各所屬地區的門店擴張。由于易買得業績不佳,上海九百為減少易買得對其上市公司的不良財務影響,數年前,九百已出售了大部分其所持有的易買得合資公司股權給韓方,僅保留極小股份。
韓方或接盤
作為天津泰達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的控股方,韓國易買得有優先購買權。
知情者告訴記者,從今年年初開始,韓方就有獨資化的意愿,希望泰達將手中的合資公司股權賣給韓方,不過雙方一直沒有敲定。如今泰達公開掛牌出售其所有合資公司股權,對韓國易買得來說是個大好接盤機會。“當然,現在采取的是公開掛牌,市場的規律是價高者得,假如有其他第三方愿意給出更好條件,也可能出現變數。但假如沒有變數,那韓方收購泰達股權后獨資化合資公司的可能就很大。”
不過,不論易買得韓方想法如何,其目前在華發展受阻是事實。同業者沃爾瑪在華門店數量已達約380家,家樂福為200多家,TESCO樂購為100多家,即便是展店緩慢的歐尚在華也有40多家店,相比之下,易買得這幾年在華僅以每年約5家新店速度發展,在出售11家華東區門店后,目前其僅剩16家門店。
“從當時出售不良門店就可看出,韓方現在更看重財務和盈利,不太在意規模,目前易買得正謀劃在中國市場轉型,結合酒店、購物中心等商業項目的綜合體很可能是易買得未來在華發展的新模式。”知情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購物中心等綜合體模式似乎競爭正越發激烈。德勤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日前共同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國有276家新增購物中心,使全國開業購物中心總量達到2812家,累計商業建筑面積達1.77億平方米。預計中國購物中心將以每年300家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中國購物中心總量將達4000家。
“購物中心、綜合體現在的確是各個商家轉型和力拓的方向,但綜合體投入很大,競爭激烈,也有一定風險。”時富金融分析師廉波認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樂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