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越伊勢丹是日本大規模百貨公司,由老招牌三越、伊勢丹合并而成。該公司日前發表中期海外發展藍圖,5年內要在已有分店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增加三家分店。
《日本經濟新聞》昨日透露,三越伊勢丹的首個新分店將于今年底在新加坡設立,它還決定把在新加坡原有的5家店面擴大,把其中的日本商品種類增加2到10倍,擴充后的3萬平方米總店將用作日貨旗艦店。新加坡觀光客居多,日本零售業一直把那里當作是展示最新商品的最佳地點。
三越伊勢丹的另一計劃是進軍印尼以及越南,預定在三年后,在這兩個國家分別建設規模3萬平方米的大型百貨公司。該公司瞄準這一地區的購買力,能帶動其海外營銷額三年后上升至1000億日元(約13億7400萬新元)。
已在新加坡有著高知名度的日本百貨公司高島屋也有類似戰略,它表示將投下350億日元在越南、印尼,以及馬來西亞擴充業務。除了開設分店,也考慮通過收購,擴大業務規模。
報道指出,日本百貨公司幾年前開始進軍中國的同時,也派人調查具有發展潛能的東南亞市場。去年九月份,中日出現尖銳的領土主權紛爭,使日本零售業對在中國擴張產生顧慮。
三越伊勢丹董事長大西洋去年年底在闡述海外投資時曾表示:“中國是個大市場,今后也不能忽視。但是在現階段,我公司將優先考慮在東南亞投資新店,那里也是有潛質的市場。”
日本百貨公司向來嗅覺靈敏,設店地區往往是經濟走勢好的地點,也是日本企業一般看好的地帶。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亞洲四小龍——新加坡、臺灣、香港和韓國是它們設分店的集中地。2008年中國奧運經濟萌芽,日本百貨公司也先后在中國擴大地盤。
日本經濟產業當局出版的《通商白皮書》預估,由于面對國內人口減少,日本零售和服務業有必要向外發展。它預估,到了2018年,到中國發展的日本服務業將超越日本國內,規模是中國3萬億日元、日本2萬億日元。其他發展區域還包括東南亞和印度,將分別達到1萬億日元的規模。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