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便利店店員隱瞞失竊助長小偷氣焰 有“慣偷”向本報稱在便利店偷東西“
簡單過食生菜”
便利店盜竊案頻頻發生。不久前,廣州大學城一名女生在便利店被偷手機后反遭小偷羞辱。近日,一名自稱是便利店慣偷的男子甚至主動向本報“現身說法”,列出市內幾家容易被偷的便利店,并炫耀自己在便利店內偷東西猶如探囊取物。記者調查發現,便利店容易被
小偷光顧,除了店員不足的原因之外,也存在有的店員為了維護聲譽,隱瞞失竊情況,客觀上助長了小偷氣焰的情形。
全家便利店某分店的店員阿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所在的便利店失竊是常有的事。“有的只偷一次,有的是慣偷,能抓住的情況比較少。”阿東說,巧克力、避孕套、零食等小件商品非常容易順手拿走,平均一個月下來,店內每月因偷竊損失的金額達到數百元。他表示,每家分店會根據自己的營業額確定每月可損失額度,只要確保價值較高的貴重物品不被盜,一般每月幾百元的損失還算合理。
在多家便利店工作近五年的阿倫(化名)表示,單憑一兩名便利店員工,要阻止小偷盜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他表示,現在來便利店偷東西的小偷都非常囂張。“每間便利店都會有固定的慣偷,由于頻繁偷竊,店員都認得他們。”為什么不抓住他們?談到這個問題,阿倫相當無奈,小偷的偷竊手法相當隱蔽,他們甚至摸清了便利店內攝像頭的盲點,一點證據都不會留下。“雖然我們知道他們是小偷,但是從來沒有親眼見到他們偷東西,所以根本奈何不了他們。”
阿倫表示,“外賊”固然可惡,遇上“家賊”更麻煩。為了避免被人發現,“外賊”一般只偷便利店外圍價值不高的小東西,“這些小東西加起來平均每個月只是損失一兩百元,不算太多。”但如果是自家店員存在“三只手”,損失可就大得多。阿倫表示,某些素質差的店員會偷偷把一些貴重的酒和煙拿走,甚至會趁著晚上賬務盤點之機把放在柜臺里的現金偷走,“我自己就在一次盤賬的過程中丟了幾百元,至今我仍懷疑是內部人員所為。”
對于頻繁的偷竊行為,便利店的高層是否作出過相應的對策?阿倫表示,這些問題在高層眼里都不算大問題,“增派人手確實可以起到防小偷的作用,但無疑會加重公司的人力成本,而且便利店發生失竊事件,通常都是由當班員工分攤賠償,公司幾乎不會因此受到太大的影響。”
便利店員工有時反而會刻意隱瞞失竊情況。“公司定期對每家便利店的失竊情況進行總結,如果某間便利店失竊嚴重,會直接影響到該店員工的獎金以及評優,所以如果失竊金額不高,我們一般私底下自己掏錢把賬給平了,不會上報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小偷的氣焰。”阿倫說。
“慣偷”是如何下手的?
自稱曾經在便利店有過偷竊行為的小劉,近日主動向羊城晚報記者爆料,稱便利店人手太少,偷東西“簡單過食生菜”。
小劉自稱是廣州某商場玩具專區的售貨員,他發現廣州市內隨處可見的便利店,管理上并不像商場那樣嚴格,“特別是地鐵站內的便利店,例如一家店常常只有一個售貨員,人氣很旺的時候,顧客排長隊等結賬,店員顧著收銀,根本管不了店內的情況。”于是,小劉抱著“好玩”和“試試看”的態度,在各個便利店順手牽羊,試過五六次,每次都成功。
“有一次,我在石牌橋地鐵站內的一家便利店,把一份售價幾塊錢的周報,夾在售價一塊錢的報紙里,售貨員結賬時根本沒有發現,只收了我一塊錢,還說了感謝之類的話,”小劉說,“還有一次,我想看一份理財雜志,在一家便利店里逛了逛,望了一眼售貨員,隨手抓起那本雜志就走了,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當時店員呆呆地盯著收銀臺,店里只有我一個顧客。”
小劉表示,即使店里有監控錄像,他也不擔心,因為“廣州有很多便利店,偷完這家,可以換另一家”。
小劉稱,天河區有三家便利店最容易下手。
第一家是石牌橋地鐵站內的一家便利店。某天下午4時開始,地鐵站的進站人數激增,下班高峰期即將來到。隨著一撥撥乘客進站,小店里站了9名顧客,此時若有人直接拿商品離開,收銀員根本無暇顧及。小劉迅速將兩份報紙夾成一份,在一個遠離收銀臺的貨架上挑選了一條價值10元的巧克力,迅速塞到衣兜里,然后拿著“一份”報紙在收銀臺刷羊城通付賬,只花了一元錢,就“買”到了價值12元的商品。之后,小劉將未付賬的報紙和巧克力悄悄放回貨架。
第二家是體育中心地鐵站內的一家便利店。小劉告訴記者,由于店鋪設計不好,店員的視線被書擋住,看不到收銀臺外圍商品的情況,被盜風險很高。
第三家是財富廣場的一家便利店,這家店在寫字樓下,店鋪面積較大,上下班時間顧客很多。對于店鋪失竊的情況,店主表示“小偷太多了”。一名店員告訴記者,每天7-10時、11-14時、17-19時三個時段會有店員巡視,店主也非常強調防盜,但還是免不了有巧克力、口香糖等小件商品失竊。
(羊城晚報記者 梁爽 何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