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鐵1號線正式通車運營,進一步拉近了主城區與周邊三大副城的距離,尤其是一江之隔的江南副城,從此到達武林廣場的時間被縮短到了半小時內;而就個盤而言,“出地鐵進家門”,也不再是只屬于北京、上海、香港的專屬色彩,杭州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地鐵盤。
70萬方濱江綜合體塑造濱江新中心
隨著地鐵1號線的開通,更多的關于地鐵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而在濱江,地鐵上蓋綜合體——70萬方的濱康時代綜合體牽動著各方的關注。
濱江時代(濱康)綜合體位于濱江區濱康路、西興路和濱安路圍合起來的三角地帶。東臨風情大道,與地鐵濱康路站無縫對接,綜合體建設總投資約77億元,總用地面積171.27畝,總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
除了目前的地鐵一號線站點,濱江時代綜合體還是規劃中的五號線站點,并且未來汽車南站將整體搬遷至此,是“雙鐵一汽”的交匯地,更是高新區(濱江)深入挖掘地鐵資源、發展地鐵經濟的首個地鐵上蓋物業。
濱康站上蓋綜合體位于濱江區和蕭山區交界處,東臨風情大道,地塊東側為地鐵濱康站,杭州地鐵1號線、5號線將在此交匯。項目總用地面積11.4萬平方米,功能定位為住宅、寫字樓、商業、酒店,總開發面積70萬平方米。
項目建設方透露,“今后在這里還要設公交首末站,建商鋪、酒店、辦公樓、住宅小區,是杭州市首個集軌道交通、長途客運、公交、出租車、社會車輛和非機動車等交通換乘功能,及商業、辦公、酒店、居住功能于一體的地鐵零距離城市綜合體。”
2010年開工建設,預計最早將于2014年完工
據悉,濱江時代綜合體在2010年8月進入施工階段,經過了漫長的前期準備階段后,2013年以來施工進度逐漸加快,與濱江時代綜合體一路之隔的瑞立·東方花城售樓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月以來工地逐漸熱鬧了起來,大型工程車也逐漸增多了,隨著工人們逐漸回來,應該會更鬧猛了。”
而從施工圖上來看,濱江時代綜合體施工周期為3年半,預計最早將于2014年竣工。
從網上公布的施工規劃來看,濱江時代綜合體建筑形態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層層疊加的大型城市空中花園,花園之上矗立著7座流線型圍合布置的塔樓,用于商務、商業、酒店和住宅。
花園之下的裙房主要為客運中心和商業購物,一條長達400余米的內部商業峽谷就像一條彩練貫穿其間,將3大區塊有機地聯結成一個完整的建筑綜合體。
而未來搬遷至此的汽車南站也將一改傳統的平面布置為垂直疊置,并與周邊建筑緊密連接,為國內首次嘗試。地下一層是換乘、售票、托運等,一層是候車和上下客,二層是停車及后勤服務,到站車位、發車車位設計更具人性化。
70萬方體量,或打造濱江萬象城
而業內人士也十分看好濱江時代綜合體的未來,“杭州目前最大的商業綜合體是錢江新城的萬象城,體量24萬方,今年5月預計營業的杭州城西銀泰城40萬方,而濱江時代綜合體是70萬方,從體量上來說,顯然濱江時代綜合體更勝一籌,而更大的商業體量也給予了商業業態更全面的規劃空間,也將對區域和周邊有更顯著的影響。”
顯然,更直觀得到改善的應該就是周邊的樓盤了,瑞立·東方花城與濱康站一站之隔,與濱江時代綜合體的距離幾乎可以用腳步來丈量,而其“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自然也是情理之中,另外金地·天逸、中天·官河錦庭等樓盤也在綜合體一公里范圍之內。
(來源:住在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