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老王曾經和南方水泥剛走入工作崗位的管理培訓生有過一個交流,當時準備的時間短,感覺很多問題沒有說到。事后把準備材料又結合大家的意見整理了一下,在信息中心學習日上又講了一遍。這個節日,別人合家團聚,老王一個人正好有閑在家整理資料,特編寫了關于項目管理溝通的PPT,以及下面的文章。希望能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討論。
有效溝通的十個技巧:1、要有共同語言;2、要能善解人意;3、要先彼此尊重;4、要有正確態度;5、要能真誠贊美;6、學會接受批評;7、正確身體語言;8、學會認真聆聽;9、要有明確目標;10、要有充分準備。溝通的最關鍵點:用心,溝通的最高境界:無聲勝有聲。
第一部分 感悟
一些和大家交流討論后的言論總結如下,想到那寫到那,沒有順序,也請大家把自己的體會感受寫出來補充完善:
1、首先背下你從事的行業100個常用術語或者數據,你就有了本業務領域語言的基礎,才有了溝通的開端。
2、不同的國家、社會有不同溝通語言,不同類型的企業也同樣,文化都不同,溝通語言能同嗎?因此還要注意這種溝通障礙。
3、善解人意更強調用善意、良好的愿望去理解和解釋對方的話語。這樣你們的溝通就有了好的基礎,基礎打好了剩下的就是建設了。
4、尊重是彼此的,我們每個人好像都具備心靈感應能力,你心里如果不尊重他,他馬上就會感應到,結果你一切努力都白費。
5、我們都喜歡認真的人而不是較真的人,認真和較真的區別就是看他是不是尊重客觀實際。
6、心里總想著對方的優點去贊美他,你的贊美就會變的越來越真誠。
7、贊美可以解決的問題,批評做不到,而批評可以解決的問題,贊美也能做到。
8、感恩所有批評我們的人,因為他們,我們才能不斷進步。感恩所有歧視我們的人,因為他們,我們學會了尊重。感恩所有傷害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我們的生命變的豐富。
9、沒有感恩之心、寬容之心、欣賞之心,哪怕你說的天花亂墜,你的身體語言都會出賣你。
10、學會標準的身體語言,會讓你的溝通更容易‘言行一致’。建議多看看“非常了得”這個節目。
11、1+2原則就是:批評部下一句,就要想出兩句表揚或者鼓勵的話。發現對方一個缺點,就要尋找兩個優點。發現問題一個,就要提出解決方法兩個。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批評、不要找缺點、也別提問題。
12、許多領導講話時喜歡先表揚一通然后就是一頓批評,就如先給孩子一塊糖,再打一嘴巴,糖白給了。
13、看對方不順眼,溝通就困難,學會心里默念對方的好,慢慢就順眼了,溝通就容易了。這個話真是說易行難,老王目前還在練習中,互勉。
14、路遇領導提要求,領導說研究研究,這是避免遭遇戰。領導要準備好后再來,因為領導都喜歡打埋伏戰、包圍戰、殲滅戰,最起碼也是追擊戰。成功的溝通一定要有準備。
15、等別人說完兩句話,你才能說一句。看起來吃虧,實際你占了大便宜。因為這也是符合1+2原則。
16、學會妥協是學會溝通的重要一課,始終要明白溝通目的是為了雙贏,妥協如果能做到為什么不做呢。
17、信息化是關于溝通的學問,它提供的是人類語言外的另一種嶄新的溝通方式--流程語言描述。
18、搞信息化的人不懂溝通,不學溝通,這樣的人趕緊換行,千萬別耽誤了您大好前程。
19、新三層組織架構,高層領導當好演說家,中層領導當好指揮家,基層領導當好實干家。
20、真誠的贊美是火上澆油,員工越干越歡喜。盲目的批評是釜底抽薪,員工越干越沒勁。
21、想做一個好的項目經理,首先要學會交流溝通的技巧,合格的項目經理首先是一個合格的溝通者。
22、孩子們都是先學會聽,才學會說,難道我們現在還不如孩子了嗎?
23、如果你能花至少十次時間來認真耐心聽老父母講過去的故事,盡管有重復,你也不提醒,只是會心的微笑點頭。你的聆聽培訓課就畢業了,畢竟聽一次少一次。
24、任何自以為正確的人,自認本事很大的人,如果不能說服別人和你一起奮斗,不能讓別人接受你的觀點,都是失敗和沒本事的表現。
25、講話最怕轉彎,少用“但是”,多用'如果'。和女孩子談對象多用‘If we’開頭,她就會容易成為你的Wife。
26、如果你要鼓勵別人,少用“我希望你能做到”,多用“我相信你能做到”。絕望的時候用Hope打氣,讓別人給你干活的時候多用Believe。
27、如果你主動去和別人溝通,少用“我”開頭,多用“你”開頭,這樣你就會得到更多的信息,掌握溝通的關鍵節點。
28、不得不打斷別人的話時,要在停頓的一瞬間完成,要先說一句,“你講的真不錯”。
29、忘記了目的的溝通就是亂放箭、亂傷人,草船借箭就是這么來的,傷人不成反害己。
30、所有領導最厭煩的事情就是員工之間經常發生矛盾,鬧矛盾的人總想在領導面前證明自己對,對方錯。領導處理方法基本就是各打50大板,同時心里還嘀咕,連這么簡單的同事關系都處理不好,這樣的人怎堪大任,這證明意氣之爭無贏家。
31、簡單公式,假設:別人誤會你的次數=X,你誤會別人的次數=Y,則:X=Y,你死的時候帶入墳墓的誤會次數=X+Y=2X=2Y
32、誤會產生于溝通的不充分,屬于解題解一半的產物。其實許多誤會都是活結,耐心找到短短的繩頭一拉就解開了,但一般人都怕麻煩,沒有耐心,喜歡抓住了長長的繩尾一拉,結果都變死結了,所以這個世界上的誤會特別多,還特不容易解開。
33、我們信息中心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人了解人的需求,然后告訴計算機。另外一部分人了解計算機的需求,然后告訴人。
34、搞信息化的人生存在機器和人之間,總在半人半機器感覺中恍惚,如果再缺乏和人的交流溝通,就會進化成新的物種--電腦人。
35、你準備為自己樹一個敵人嗎,很簡單,你只要用不屑地話語全面否定他的工作成績或者能力。那么恭喜你,他將自動擁有一個終生陪伴你的敵人,人生從此不寂寞。
36、我面試了許多實施方的項目經理,只有一個人很認真地告訴我,項目經理最重要的工作是溝通。只有全面細致的溝通才能摸準用戶的需求,只有認真完備的溝通才能讓用戶接受解決方案,只有誠懇合作的溝通才能讓用戶最后接受成果,只有耐心周到的溝通才能應對好上線后出現的許多問題,也只有贊美激勵的溝通才能讓項目組始終充滿斗志。后來,她干的很成功,大家都喜歡她。
37、一個乙方項目經理阻止其成員去拔會議室投影儀的電源,他認真地說,那是甲方的人干的事情,我們要分清責任。許多類似言行使得他把甲乙方聯合開發組人為割裂,打擊了雙方合作的熱情。我因此判斷他已經缺乏了為了成功而忘我投入的激情,團隊的頭頭失去了激情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于是堅決請他走人。
38、團隊中,那個始終能夠在逆境中用他簡單的語言激發大家斗志的人,是你最需要關注的人,也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我很高興我們團隊中這樣的人至少有5個。
39、在有難度的溝通前,先努力尋找兩個人認同的東西,固化下來,然后再一點點把不同的東西互相拿出來,一一抵消,這是求同存異的進化版。
40、他和誰都自來熟,誰都當做朋友,對人沒有任何戒備心,豪邁大方。我總在告誡他,交朋友要先交流再交心。他不理不睬,我行我素,各色朋友交了許多,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不久前,他一家來杭州旅游,呆了兩周時間。結果小區周圍店鋪的很多老板都成了他朋友,他回國了,這些老板還一直念叨。這人是我弟弟,住在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整天面向大海,自然心胸開闊。
第二部分 言語實錄
下列三類話語對比,看看你喜歡說那類話。其中第一類話就是老王最近交流中聽到的相似言語整理:
案例1:
第一類話:xx部門的員工素質太差水平太低,缺乏基本的服務心態。
第二類話:xx部門的員工素質還行,夠努力了,但是他們還需要調整好他們的服務心態才行。
第三類話:xx部門的同志如果再把服務員工的意識提高一下,將會成為公司最棒的員工。
假如你是被批評的人,那句話你能接受,而且會努力去改正,結果不言而喻。
案例2:
第一類話:我越深入了解你們的工作,就發現你們的問題越多。這些問題都是…...
第二類話:你們干了不少工作也很努力,但是我在深入了解后發現問題很多。這些問題如下…….
第三類話:和大家共同交流中發現一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問題如下…..根據我對你們的了解和你們前期的工作表現,我相信你們一定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許多人喜歡說第一類話,結果溝通變成了爭論,因為你全面否定了別人的工作成績,也就是暗指別人無能。而第三類話,同樣的問題,你首先是肯定了別人的能力,就容易被接受,這些問題就肯定會得到很好解決。畢竟我們交流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為了爭個誰厲害,誰專業,誰本事大。
案例3:
第一類話:你們簡直不清楚我們公司的情況,你的方案完全是閉門造車,根本行不通,我們不接受,重來。
第二類話:你們的方案過于完美,但是太脫離實際,不符合我們公司的實際情況,我們無法接受請重新修改。
第三類話:你們的方案比較完美,是我們公司今后奮斗的方向,如果再把我們公司目前的狀況考慮進去,就更完美了。
第一句話立即就讓被批評者反感,因為你完全否定了別人的工作。第三類話可以讓對方立馬明白自己方案的不足,興高采烈加班干活去了,花了錢,更要多花點口水,不然錢就白花了。
案例4:
第一類話:xxx同志處事不公平,還亂分配工作,私心太重,簡直一無是處,我根本無法和他合作。
第二類話:xxx同志在工作上還是不錯的,但是可能由于許多個人原因,我和他一起工作非常不順心。
第三類話:xxx同志雖然工作上有些問題處理方法我不太贊同,你懂的,但我要努力學會和他合作,爭取把工作做好。
同樣是告狀,領導們愛聽最后一類話。請你來做這個工,是為了把工作做好,為領導臉上爭光的,不是讓你們爭斗的。不管對方是什么鳥,只有管他的招他進來的領導有評價權,所以先表明態度主動把自己劃到領導的陣營----好好工作幫。
根據我的經驗總結,許多人都喜歡說第一類話,因為隨性自然,簡單方便,只需要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就行。個別人說第二類話,因為他們說話前有一定思考。說第三類話的人很少,因為他們深思熟慮,是溝通的高手,這些人基本上都成為了董事長、CEO或者公司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