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蓮花北京關店長沙擴張 超市從中心區撤退
位于星沙的卜蜂蓮花超市。
2013年伊始,由于門店長期虧損,泰國正大集團旗下超市卜蜂蓮花位于北京的草橋店結束了長達7年的營業,正式關門。不過,位于長沙星沙的卜蜂蓮花生意依然紅火,還欲開新店。
此前,國際零超連鎖巨頭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也先后陷入關店潮。
國際零超商在中國一線城市接二連三“損兵折將”,卻在其它領域不斷進軍,是否在向市場釋放出“超市業態需要轉型”的信號?
【變化】
一線城市發展遇阻,城鄉接合部門店意外紅火
與北京草橋店遭遇關店的命運不同,長沙卜蜂蓮花的生意似乎挺紅火。
作為星沙為數不多的大型超市,卜蜂蓮花是附近居民購物常去的地方。3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該超市,發現超市外停車場幾乎沒有空位。“每天都到這里來買菜,品種齊全,菜也新鮮。”寧爺爺如此說,他的家就在離超市步行用不了5分鐘的未來現代城。
卜蜂蓮花星沙店助理店長袁先生告訴記者,星沙店目前經營狀況不錯,總部有在長沙增開店面的計劃,目前正在選址。他表示,長沙作為消費型城市,即使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超市還能實現盈利,與選址關系密切。“星沙處于長沙城鄉接合部發展較快的地區,未來前景十分看好。”
雖然星沙店的發展似乎順風順水,但卜蜂蓮花在國內一線城市的際遇似乎就不那么好過了。根據此前卜蜂蓮花在港交所發布的業績來看,公司2012財年營業收入為106.77億元,年度虧損金額達到約3.92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381.3萬元,期內每股虧損1.88分。記者注意到,相傳將于四五月遭遇關店命運的8家蓮花門店集中在上海、重慶、成都和武漢等城市,這是否意味著其在我國一線城市發展受阻?結果不得而知。
當然,在中國發達城市遇到難題的零超商遠不止卜蜂蓮花一家。據了解,2012年,沃爾瑪悄然關閉了其位于深圳的3家“惠選店”。家樂福也連續第3年關閉其在中國的門店,去年“中槍”的是經營了5年的浙江紹興店。另外,麥德龍也于今年初宣布公司對旗下消費電子連鎖賣場萬得城在中國為期兩年的試營業結束,并決定終止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對策】
沃爾瑪收購1號店,步步高年開200家“匯米巴”
面對自家業務頻頻受阻,零超商巨頭們似乎再也坐不住了。2012年8月,商務部網站證實批準沃爾瑪收購1號店33.6%股權的經營者申報。此次增資完成后,沃爾瑪在1號店的持股比例將達到51%,也就是說這意味著全球數一數二的零超商沃爾瑪已將1號店的控股權牢牢握在手中。眾所周知,1號店一直致力于做國內最大電商超市平臺,只是一直受資金、庫房等諸多因素所苦,一直只在有限的幾個大城市有些起色。
此次收購,對沃爾瑪在國內鋪開其電商的發展渠道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而對超市由實體向電商過渡轉型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信號。
此外,便利店也成為了商超尋找全新盈利增長點的形態之一。2011年9月,本土步步高集團旗下匯米巴便利事業部開出了第一家店“岳麓1號”。2012年,其在長沙范圍內的門店增至70余家,大多圍繞大學、醫院、寫字樓等人口密集分布區。據匯米巴便利店事業部選址開發處張部長介紹,2013年匯米巴預計將在長沙進行拉網式鋪蓋,增至200家門店。
“便利店既是實體形象店,又是一個零距離配送渠道,布局便利店一方面占據了社區市場,另一方面也為未來的O2O(線上線下)模式搭建起了物流配送平臺。這種無孔不入的便利店,能夠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確保商品在10分鐘內送貨上門。”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介紹,“未來匯米巴將與步步高廣場業態、超市賣場一起,共同實現百貨、家電、生活用品的全品類配送。這是考慮到與超市經營產生互補,也考慮到‘便民’的需求。”
事實上,社區便利店在國內已不算新鮮。無論是國外連鎖“711”,還是本土的千惠、姍姍等,都在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截至2012年底,長沙已有千惠便利店共計85家,而遍布省內高鐵站的姍姍超市也“來勢洶洶”。大型超市與便利店在相互依存的情況下形成競爭的局面,似乎也已初現端倪。
市場觀察
超市業態面臨轉型
大型超市在國內大型城市頻現關店迷局,但一些有發展潛力的二三線城市及城市周邊地區卻發展得如火如荼。這是一個悖論嗎?顯然不是,城鎮化建設的推進似乎為各種商業業態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泰國開泰研究中心學者帕提瑪認為,“新型城鎮化能夠使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得到發展,居民收入增加。二三線城市的競爭要比一線城市弱,更有利于泰國優勢企業前往投資,比如食品、餐飲、水療等。”與他的看法不謀而合的,是準備在一線城市關店的卜蜂蓮花正計劃在長沙增開新的店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位于城市成熟商業中心的大型超市一些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星沙的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一次不太愉快的購物經歷。家里的橡膠手套破了需要買一副新的,第一次,他在商場內轉了一圈,沒有找到;第二次,他向附近的營業員求助,在其含糊的指引下還是沒能找到。“超市太大了,對于我們這些不常逛超市的人來說,找到一樣特定的商品有時候確實挺困難的。”
與王先生有著同樣困惑的人不在少數,開福區李女士是個忙碌的上班族,她說:“平時工作太忙,能夠用于采購生活用品的時間極為有限,動輒數千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找到所需商品確實太費功夫。再加上擁堵的交通無形中給其增加的時間成本,總讓人覺得‘去超市’變得不太隨意了。”
記者手記
當“逛超市”變得太奢侈
對大多數人來說,有空閑時間的時候,能夠慢慢走,慢慢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去超市逛逛是件很愜意的事。但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對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只是為了添置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專程花1到2個小時去趟超市就顯得多少有些奢侈了。
誠然,超市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取代的一種商業形態。無論是與電商結合,在未來提供便利的網絡購物;又或者搭配便利店,為居民提供快速的上門服務,種種都是超市們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消費者需求做出的努力。
當“逛”超市變得有點奢侈,一直宣稱要為顧客提供便利生活的一眾超市們,是不是也應該開始著手尋找跟上社會節奏的新形象了?
(三湘都市報 記者朱蓉/攝)